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十七章 有个女子在喊救命

明末小进士 第二十七章 有个女子在喊救命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平定金乡白莲教叛乱之后,袁方随军来到登州就任七品推官,掌理登莱刑名、赞计典;叶廷桂作为登莱户部主事也在登州走马上任。

袁可立上任登莱巡抚之初,也是千头万绪,各种的忙。

这一年是辽东十分危急的一年,辽阳、广宁相继失陷,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在此危机关头,天启皇帝朱由校加袁可立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

袁可立给袁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收残兵。

收残兵是袁可立七条方略中的第一条。辽阳、广宁失陷之后,有数万之众的明军散落在关外,这些散兵游勇若据之不纳,势必被建虏所用。

袁方初来乍到,不熟地理,更不谙水性,派去执行收残兵的任务,必定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做不成。袁可立考虑到了这一层,所以他把熟悉水战的忠勇校尉沈寿峣调给了袁方。

在剿灭白莲教的战斗中,沈寿峣与袁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这次把他调到袁方麾下,他是欣然前往。

袁可立没有拨给袁方多少兵马,只给了袁方二十名骁勇的家丁,加上袁方身边的几个随从,袁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支小部队。

现在袁方身边有张从、袁福、袁二宝、蒋建良和沈智五个随从,这五个人中除了二十八岁的沈智,全都跟袁方差不多大,沈智虽然只有二十八岁,但是看上去十分的老成,加上体格健壮,又是个黑脸汉子,外表看上去足有三十五六岁。

沈智是个尚武之人,他是相信加入白莲教可以练就刀枪不入的神功,才误入歧途的,入了白莲教之后他才知道上当受骗,白莲教根本就没有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功,所谓的“刀枪不入”只是诱骗人们加入白莲教的一个宣传。

当他发现的确有一位刀枪不入的神人之后,他立即相信这个拥有金刚护体神功的袁方就是自己精神上的宗主,也就是神宗,这也是他决定追随袁方的唯一原因。

袁方作为登莱推官,在登州也有他的推官府,他的推官府就设在登莱府的大院内。

当天,得到将令的沈寿峣就来到袁方的推官府,对袁方拱手道:“袁方兄弟,寿峣受袁抚台指令,前来报到!”

“沈大哥,有你前来助我,这次收残兵的任务必定能够完成。”袁方高兴道。

沈寿峣只比袁方大一岁,他今年一十八,是陈有容最小的儿子,他腼腆地对袁方道:“袁方,我们虽为兄弟,但你毕竟才是我们的头,在这里我们直名字就好,莫要大哥大哥的叫。”

“好兄弟,就听你的。”

……

招收兵马对袁方来说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次招收与在家乡募兵又有区别,在家乡的时候,由于袁家的声望,把募兵的大旗一树,就会有很对乡亲前来应招;而此地却是难民和残兵的集散地,袁方要在此地招募他们,事先没有好处拿出来是得不到他们的响应的。

这天天蒙蒙亮,袁方就领着他的二十几多名家丁在东城门与沈寿峣的兵马汇合,沈寿峣带来了一百多名精兵,两队人马合兵一处开出了东城门。

出了城便是一片凄凉的景象,城门外上百上千户的难民生活在这里,他们都是因为战乱而从辽东逃到这里来的,这里的难民多都是辽民,当然其中也不乏残兵游勇。

由于吃不饱,平时难民们一个个很晚才起床,这些难民所谓的“床”,大都是用干草席地铺就的,许多家庭依着墙根搭起一个草棚子,就是他们临时的家了。

今天难民们一反常态,早早地就起来了,因为他们闻到了诱人的牛骨汤的香味。

袁方在城门口架起了二十口大锅,十八口大锅熬小米粥,两口大锅熬牛骨汤,并在现场拉起了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要想吃饱,就打回老家去!”

牛骨汤的肉香味吸引了难民的围观,正在难民们热烈议论的时候,袁方向他们宣布,只要报名当兵就可以喝上牛骨汤和小米粥。

袁方刚宣布完,就有好几百围观的青壮要求当兵,场面一下就热闹了起来,由于人数太多,家丁和兵士全都出来维持次序。

这次招兵门槛降低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门槛,只要是符合年龄的统统都要,袁方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在登州为袁可立筹得兵员二万。

有了二万人袁方还不满足,他决定把招兵的范围扩大,沿着海岸去几个沿海县招募水军。

说干就干,袁方得到袁可立准许后,于次日上午,领着家将家丁坐上了沈寿峣的一艘小船,袁方打算先前往蓬莱。

沈寿峣的这艘小船名叫苍山船,吃水五尺,船上配有佛郎机二门,碗口铳三个,鸟枪四把,喷筒四十个,烟筒六十个,火砖三十块,火箭一百支,药弩四张,弩箭一百支。

沈寿峣带来的二十几名家兵全都是火器手,船上的火器装备让袁方看的眼热。

“有如此强大的火器,打建虏应该没问题吧?”

沈寿峣无奈地笑了笑:“建虏在水上打不过我们,我们在陆地打不过建虏。”

袁方眺望蓝蓝的大海:“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所致,假如我们的战船能够在陆地上航行,对付建虏的骑兵就不成问题了。”

沈寿峣还是笑,没有回应袁方,但是这笑声有点嘲笑袁方天方夜谭的感觉。

袁方没有与他计较,他认为船在陆地上航行是不可能的,这是他对兵器认识的局限性所致,袁方有两世的记忆,坦克取代骑兵的常识,这个时代的人又怎能懂得?

虽然这个时候造不出坦克,但是移动的佛郎机应该没问题,也就是说战车,把佛郎机安装在战车上面,火炮的机动性就会大大地提高。

海面上无风三尺浪,摇摇晃晃的苍山船把袁方的家兵摇的是东倒西歪,袁方在后世虽然有过乘船的经历,但是没有如今这般的颠簸,虽然他不晕船,却也不是很适应这样的摇曳。

沈寿峣邀请袁方进入船舱,两人坐定之后,沈寿峣关心地问:

“之前没有坐过船吧?”

“呃……,是的,摇的我头有点晕。”

沈寿峣安慰道:“没关系,坐一会适应了就好了。”

“不容易呀!你们在这样的海浪中既要行船又要打仗。”袁方一边说一边拉开窗口的竹帘子,一缕阳光撒入船舱,船舱内顿时明亮了许多,他从行囊中取出一本书,摆在案几上。

沈寿峣眼睛盯着摆在案几上的书,问:“袁方你要看书呀?”

“是的,这是徐光启大人写的书,叫《兵机要诀》。”

沈寿峣兴高采烈道:“这本书我知道,是徐大人所写的兵书。袁方你看书吧,我不打扰你,我上甲板去看看兄弟们去!”

沈寿峣离开后,袁方端坐在案几前,小心翼翼地翻开书的扉页,上面有毛笔正楷书写着徐光启的大名,而目录上则列有《兵法选练百字诀》、《火攻要略》、《制药》、《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和《形名条格》等子目。

他首先翻到《火攻要略》这一目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他看的是那么的如饥似渴,已经忘记自己是在一艘颠簸摇曳的船上……

不知过了多久,甲板上传来一阵嘈杂之声,正在看书的袁方不得不停止了看书。

张从由甲板上跑了进来,袁方问:“外面什么情况?”

“回禀少爷,有个女子在喊救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