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五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明末小进士 第五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袁方接受了宋献策的提议,让张从先把拳头放下来。

“现在你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

宋献策拿起了鹅毛扇轻轻地摇了起来,道:“本人精通‘术数’,并以‘术士’为生,天南地北,云游四方。什么地方我没有去过?京城人多,我来此算命难道很奇怪吗?”

“好好回答问题!”张从又要举起拳头,被袁方制止。

阻止了张从后,袁方向宋献策拱手道:“我知你也是个学识渊博之人,你这样漂泊四方,不如跟我做个师爷如何?”

宋献策眼珠上下提溜,道:“我又不知你姓甚名谁,跟着你我有何好处?”

张从两手叉腰道:“你这个矮胖子狗眼看人低,我家公子可是朝廷命官,你看清楚了,六品大员!”

袁方是有心要把宋献策收在帐下的,他再次拱手:“在下姓袁名方字仲南,家父乃登莱巡抚袁可立。”

历史上,袁可立是明末重要的政治人物,因负责抵御建虏以及主张讨逆朝鲜而被满清所忌,故正史当中鲜有记载。

此时袁可立刚刚指挥辽东水师收复旅顺,声名远扬,京城已是家喻户晓,宋献策岂有不知?

宋献策拱手还礼:“失敬失敬!原来是袁公子。我听说袁公子在山海关,今儿怎么回京城了?”

张从喝道:“军中机密也是你能打听的?”

袁方用眼是示意张从退后,问宋献策:“做我的师爷如何?”

宋献策犹豫道:“这个,容我考虑考虑。”

袁方叹口气:“我原以为你也是个志向远大之人,现在观之不过尔尔,罢了罢了!”

他说完掉头就走。

宋献策从后面紧追了上来问:“袁公子如何这般说?”

袁方停下脚步回头瞄了宋献策一眼,反问:“你是不是听说我在山海关跟鞑子交战,心有所惧呀?”

宋献策个子虽矮,胸脯却挺得高高的:“杀鞑子有啥可怕的,头掉了也就碗大个疤!宋某敬佩袁公子在山海关之所为,袁公子肯收留宋某,我宋献策甚感荣幸!”

“有志气,收东西跟我回客栈。”

宋献策在袁方的后面喊道:“你们别就这样走呀,帮我收拾一下东西不行吗?”

袁方站住回身道:“看你这么有诚意,张从帮帮他去!”

……

第二天袁方早早地出了隆安寺,他走到崇文大街,向北过崇文门,来到崇文门里街,在街边他吃了一碗芝麻糊,然后顾了一辆马车,来到了兵部衙门。

兵部衙门是个深宅大院,抱厦回廊,清一色的庙堂式建筑。

袁方在兵部职方司交付公文及办理备档手续,接待他的是职方司的一个五品郎中,这个人一脸的高冷,很不好说话,袁方公事公办,他把兵部召他回京的公文上交,然后办理了签到备档手续,就走出了职方司。

来到院子里,他碰到了冤家杨吉雄,杨吉雄是魏忠贤的四十孙之一,现在是兵部武库司的五品郎中。

袁方不想跟他打招呼,低着头往尚书房走去。杨吉雄把他拦住了,尖嘴猴腮的杨吉雄讪笑道:“这不是在登莱跟我抢女人的袁佥事吗?怎么样?那个女人很野吧?哈哈哈……!”

袁方礼节性的拱了拱手,冷冷道:“你别高兴得太早,有人会来找你算账的。”

此时,一个声音喊道:“袁方,孙大人正在尚书房等你,你还不快去?”

说话的是袁方的三舅子髙世宁,昨天袁方已经跟髙世宁提起要来兵部的事,所以髙世宁特别留意袁方的到来,现在看到妹夫被人堵在院子里,他便出来解围。

杨吉雄不敢再拦住袁方,惺惺而走。

袁方来到尚书房,房间内摆设的都是紫檀木家具,雕镂古朴,式样端庄,堂中一块匾额,上书“平正堂”,上联“善居须得子荆遗意”;下联“容物宜存师德流风”。

孙承宗正坐在匾额下的案台前看塘报,他见袁方进来了,放下塘报站起身笑道:“你这么快就赶到了!”

袁方施礼道:“学生拜见恩师!”

孙承宗一指旁边的椅子:“请坐吧!我先问你个事,不久前兵部职方司有一个主事叫袁崇焕的失踪了,你在山海关有没有见过此人?”

袁方淡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他现在冷静多了,昨天高攀龙给他透了底,知道孙承宗召他回京不是袁崇焕的事,他很淡定地回禀道:“学生从未见过此人,王大人也曾问过学生这个问题,这个袁崇焕何许人也?”

孙承宗摇头叹了口气:“不提他了,此人擅离职守,不知所踪。你来的正好,先给你看看这个。”

孙承宗拿起一份奏折来,袁方连忙起身去接。

孙承宗接着道:“这是不久前王在晋递上来的奏折,你对此事如何看?”

袁方打开奏折看了起来,这是王在晋关于在八里铺建一座城池的奏折:

……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

袁方不看内容也知道奏折上面写的是什么,当中着孙承宗的面这样敷衍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他还是认认真真的地把奏折看完了。

袁方看完奏折之后,孙承宗问:“你在山海关时日不短了,你对山海关的防御有何见解呀?”

袁方起身将王在晋的奏折放回在孙承宗的案几上,然后向孙承宗拱手道:“学生斗胆胡说。依学生之见,修建宁远城好过在八里铺修一座新城。”

孙承宗点点头,鼓励袁方:“请你说下去!”

袁方看到孙承宗期待的目光,他理了一下思路,道:“我先说说在八里铺修建新城的弊端。按照王大人认为,辽西已是守无可守,须在八里铺修建新城抵御建虏,表面上看,山海关坚不可摧,建虏打不进来,这是以放弃数百里辽西走廊为代价的,这种主动放弃国土就是无能的表现,是在向建虏示弱。恩师,您知道这会给我大明带来什么后果吗?”

“什么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