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九十一章 文书房提督太监

明末小进士 第九十一章 文书房提督太监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文震孟是文天祥的后裔,文徵明的曾孙,博通经史。只听他慷慨激扬地说道:

“如今国家多事,强敌进犯,攻城陷池,覆军杀将,正是臣子卧薪尝胆之日。但是,有些人却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祖宗创下的基业将被强敌蚕食。陛下若不改弦更张,激励豪杰奋力进取,后果将不堪设想。陛下清旦临朝,不避寒暑,不能说不辛勤。但是,鸿胪寺官员引导大臣朝见皇上,跪拜起立,如傀儡登场。臣敬请按祖宗立下的制度,宣唱六部六科上朝奏事,六部六科依次陈奏,纠劾失误,陈白建议;陛下与大臣当场裁决。如此,则皇上更加圣明,百官皆有进取之心。若仅执揭帖一纸,长跪一诺,北向一揖,还要那些蟒袍玉带、冠冕朝笏的大臣干什么?经筵日讲,定期举行。然而,侍臣进讲,铺叙文辞而已,就象教导孩童的蒙师诵说一样。祖宗的朝廷,君臣相对,如同家人父子。皇上向大臣咨访军国大事,间里隐情,对国政民事了如指掌,奸诈之徒难以妄为,左右亲近之人也不能蒙蔽。若皇上仅仅尊严如神,上下拱手,军国大政都因循成制,无所作为,又何必要那些公卿大臣?况且皇上既与群臣疏远,朝夕侍奉身边的都是太监,岂知帝王的宏谋远略?于是,势危如金人称雄辽东,而阁臣出师,保命偷安;惨败如镇压贵州土司安邦彦的反叛,而督抚大臣坐视,致敌肆横,也没听说受什么责罚。近来的举动,尤为令人惊异。邹元标去职,冯从吾杜门,首辅大臣相率求退。空虚国家以营私窟,如同朱全忠杀裴枢等朝士而投尸于黄河,骂道学以逐名士,比禁学之祸还要厉害。唐、宋末季,可为前车之鉴……”

文震孟这是要弹劾魏忠贤,虽然言语中未有提及魏忠贤,但是都能听出话中所指。

袁方从高攀龙那里听说,东林党人周宗建弹劾魏忠贤已经被迫引退,周宗建的被引退激怒了东林党人,一时间东林党对魏忠贤群起而攻之,文震孟就是其中之一。

袁方一直都不愿意参合到党争里面去,目前他的任务还是以赚钱为主,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寸步都难行。

他草草地吃完桌前的酒菜,就和卢象升离开了这里。

与卢象升分开后,袁方来到了勖勤宫,这里是他正常办公之地,他几乎每天都要来一次,但是在这里待的时间很短,有时候一个时辰,有时候也就一炷香的时间。

对于忽悠朱由检他已经不抱希望了,因为他每次见到这位小朱由检,他都是带着王承恩躲的远远的,不让袁方靠近他,好像袁方是魏忠贤派来害他似的。

袁方在勖勤宫打了个转,就去了司礼监找魏忠贤禀报,他是不可能把朱由检的真实情况向魏忠贤禀报的,只是拿朱由检的日常生活来敷衍魏忠贤,魏忠贤也不怀疑袁方的忠诚,因为具体负责向魏忠贤禀报的是杨寰,杨寰的禀报具体到了勖勤宫里面的每一个人。

见过魏忠贤之后,袁方正要离开司礼监衙门,从文书房里走出一个太监叫住了袁方,袁方停住脚一看,原来是文书房的提督太监刘荣,他微笑地问道:

“刘公公,有何事?”

刘荣走到袁方身边附耳道:“李公公让你去他府上一趟。”

袁方颔首道:“请你转告李公公,我今晚就过去。”

刘荣是李永贞的心腹,袁方是知道的。这个刘荣原是玉熙宫近侍出身,健讼通文理,是李永贞的心腹掌班,如今李永贞升为系笔太监,赐坐蟒橙杌,刘荣也被提拔到了文书房,做了文书房的提督太监。

袁方还听说这个刘荣耳目甚广,如果能把他拉过来为己所用,自己在朝中就多了一双眼睛。

刘荣对袁方眯笑道:“一定转告。袁千户不坐一会儿再走?”

“坐一会儿?”

“坐一会儿!”

“好,坐一会儿。”

袁方跟着刘荣进了文书房,文书房是机密要地,不是说谁想进就进的,袁方也不能例外,刘荣只是带他来到文书房的外厅,内室是万万进不得的,内室并非一间,而是从云台右门之北,至隆宗门之南,坐东朝西的好多间房子。

袁方刚坐下来喝了一口茶,就见到二名散本官从六部取了奏本回来,袁方与这二人点点头,二人还了礼就进入内室去了。

袁方知道,文书房虽是机要重地,却没有多少自肥之计,跟御马监、内宫监等管事衙门相比,收入少得可怜。

他曾听高攀龙说过一件事,文书房有一位叫杨恩的散本官,托大学士刘一燝代转一封人情书给兵部,被兵部郎中余大成告发,状告到了皇帝朱由校那里,朱由校找刘一燝问话,刘一燝辩解道:

“转书事尚有因,盖文书房各官清苦,灯烛纸札从来仰给徵资,该部亦有旧例。”

刘一燝说文书房的官员都很清苦,灯烛纸札都要靠别人来供给,所谓的灯烛纸札就是日常的办公用品。

朱由校对文书房的清廉也有所耳闻,他笑了笑轻描淡写道:

“卿公清端慎,朕所鉴知。这种琐事(指代转人情书之事),心迹自明,不必介意,也不必深究。”

看,就连朱由校都知道文书房的官员清苦,所以刘荣利用职权捞一些外快,也不会有谁去告发,因为告也没用。

二位散本官进了内室之后,袁方问刘荣:“刘公公,我想托你办件事,不知刘公公愿意否?”

刘荣眼睛一亮,问:“袁千户有何难办的事?不妨道来听听。”

袁方低声道:“在廊坊四条有一家盛宝隆米行,我有心要把这家米行盘下来,就是摸不准这家米行的背景以及米行经营的渠道。”

刘荣摇头晃脑道:“盛宝隆呀!咱家倒是略有所知,好像他的背后是王化贞。袁千户不是咱家不提醒你,王化贞虽然被关在大牢里面,现在有很多人都不想他死呀,所以,事情难办。”

袁方知道王化贞必死无疑,他也不点破,只是微微一笑,问:“这个忙你帮不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