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管造船厂

明末小进士 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管造船厂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袁方和张之极各自在钱庄办了二万两银子的会票,便一起前往天津卫与苏晔会合,苏晔是前一天赶到天津卫的,三人在“北帮号商”集中。

这一次来到天津卫是要具体接管“北帮号商”的,所以三个人都带了不少的随从过来。

跟着袁方一起来的有王良逸、宋献策、张从、沈智,徐骥也一起跟过来了。

徐骥听说袁方要去天津卫,他死活都要跟着,因为他在天津卫住过很长的日子,对天津卫十分的熟悉,袁方跟他是结拜兄弟,也没有瞒他天津卫之行的目的,把他也带到了天津卫。

袁方与张之极、苏晔走进“北帮号商”的大堂,他们身边还跟着几位保人,天津巡抚李邦华的公子——李若山也在保人之列,这些保人都是天津卫有头有脸的人。

“北帮号商”的大掌柜的已经在此恭候,因为前期苏晔已经与大掌柜的谈妥了所有的条件,所以这一次的交接变得非常的简单了。

三人把六万两会票拿给“北帮号商”的大掌柜的过目,并且有保人在场见证,然后买卖双方在契约上面签字画押,保人也要在契约上签字画押,接下来就是正式的财、物交换。

六万两会票和“北帮号商”的所有产权证件都传到了几位保人的手上,然后通过保人把财、物分别交给了买卖双方,双方拿到了财、物,再次核对无误,整场交易就完成了。

原大掌柜的把会票揣在怀里,在十几名家丁的护卫下离开了大堂,现在这里的主人属于袁方三人的了。

按照苏晔事先谈好的,“北帮号商”的大部分伙计必须留用,所以在这交接的过程中,“北帮号商”,不,现在应该叫“三联船运”的各种业务,都在正常的运转中。

在袁方的建议下,十三处的宅院先拿出三处最大的分给三人使用,而另外十处宅院则作为三联船运的财产,分配给属下的业务骨干。

张之极和苏晔都不明白业务骨干为何物,袁方向他们做了解释说明,比如,造船厂的厂长、仓库的总监、船队的船老大,都属于业务骨干。

三个人对三联船运也做了明确的分工,袁方负责造船厂运作,张之极负责仓库存储,苏晔负责船队运输。

虽然有着明确的分工,但是重大的事件是需要三人一起决定的。

中午,大家在聚仙楼庆贺之后,便各自返回自己的宅院。

袁方所分到的宅院地处运河边上的北码头附近,因为他们的造船厂也在北码头,所以袁方就选了靠近北码头的这所宅院。

这所宅院虽然不是三处宅院最大的,但是也足够袁方他们居住了,这也是一座三进的院子,这所院子可以容纳二百多人,它不但离码头近,而且出了后院还有一块很大的空地,这块空地也属于三联船运,目前空地上堆放着许多的木料,只要袁方愿意,完全可以将其充分地利用,甚至可以盖上房子。

沈智带了十名家兵过来,这十名家兵可以作为看家护院的来使用。

袁方之所以称他们为家兵,是因为他们是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的,上了战场就可以打战。而一般的家丁充其量就是看家护院的打手而已,不能与袁方手下的家兵相提并论。

目前袁方手下只有二百名家兵,他准备扩充这这支私人武装,他已经计划好了,就在朱家龙和王辅他们带来的人当中选出五十名。

现在袁方的家底阔了起来,在京城有一所宅院,在遵化有一所宅院和五千亩田产,在山海关也有一所宅院和一座铁矿,现在在天津卫也有了一所宅院和一个造船厂,这四处都需要家兵看护。

山海关那边他暂时不需要操心,因为有他的外甥蒋建良在那里,还有两名蒙古将领布仁夫和永日布,这两位蒙古将领带来的是一百名近卫军在看护着铁厂和宅院。

而遵化那边却是董祖和在代管,过完年袁方就要调一些家兵过去了,因为五千亩田产是要收租的,没有一支武装单压,租是没那么好收上来的。

当然,如果农人抗租是可以请县衙出面干预的,可是人家县衙也是有税收任务的,如果完全靠县衙里的老爷,很有可能是要喝西北风的。

天津卫这里的业务袁方也有考虑,他已经写信让他的大哥袁枢来天津卫,毕竟这里要与张之极和苏晔打交道,有自己的大哥在天津卫坐镇,袁方才能放心。

在宅院里休息了半个时辰,袁方就决定去造船厂看一看。

这所宅院的前门临街,后门临运河,从后门去造船厂,几步路就到了,连轿子都不用坐。

造船厂占地面积大约十五公顷,整个厂区呈长方形,长占地一百五十八丈,宽占地八十三丈,就建在运河边上,没有围墙。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造船厂,天津卫这样的造船厂有五六家之多。

厂头听说新上任的大掌柜来视察,连忙领着四个厢长在厂区路口迎候袁方的到来。

这位厂头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从事造船业三十多年,是一位富有造船经验的厂头,苏晔对这位厂头很熟悉,是他向原大掌柜提出留下这位厂头的。

造船厂下设四厢,每厢五甲,每甲十户,厢长就是他们的头。

这四个厢是各有分工的,一厢管理索匠,二厢管理铁匠和缆匠,三厢管理艌匠,四厢管理棕蓬匠。

“欢迎大掌柜的前来视察!”站在最前面的厂头首先欢呼,后面的四个厢长也跟着一起欢呼。

袁方来到他们面前一一问了姓名,然后对他们道:“以后不要叫我大掌柜的,叫我袁少爷就行了。”

“是,袁少爷!”厂头恭恭敬敬地说道。

袁方问:“厂里面一共有多少人?”

厂头答道:“因为现在没有造船任务,每厢的人丁都不足一半,四厢加起来只有八十九户。请袁少爷到厂衙里歇息,那里还有我们三十几个大小作头,等候袁少爷您训话。”

厂头所说的作头就是工头,作头是厢长的下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