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南下(感谢大满月票)

袁方一行出了东便门,就一直向东而行。

他的轿子在前头走,张之极的马车行在后面,张之极所带的随从比袁方还要多,有骑马的,也有步行跟随的,所以行走的速度也不快。

就这样一路地鸣锣开道,虽然有百姓回避让行,还是在寅时末才赶到了中途的驿站,好在这个时候运河还未开冻,北京天津之间的来往商贾不是很多,路上不会有多少的阻塞,否则天黑都走不到驿站。

袁方坐在轿子里面很舒服,轿夫一路小跑,使得轿子一摇一晃好似摇篮,他闭目养神,竟然睡了一个回笼觉。

等他睁眼醒来,询问轿夫,才知道走了二十多里,他觉得这样的行进速度太慢了,决定第二天换乘马车,到了第一个驿站,他对张之极一说,张之极当然高兴,马上邀请袁方与自己同乘一辆马车。

因为有步行的随从,虽然坐马车比坐轿子快很多,但也苦了那些步行的随从,他们必须跑步才能跟上马车。

由于要照顾到步行随从的速度,袁方一行来到达天津卫的时候,天就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因为在路上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袁方只是在天津卫待了一天,就继续启程了。

在天津卫的一整天,袁方备足了马匹,又把身边不会骑马的轿夫、杂役等人打发回京城,又增加了三辆马车,一辆自己乘坐,两辆给不会骑马的丫鬟和女佣乘坐,他又把官样摆谱的东西全都免了,这样一来,行走的速度一定会加快。

……

这一天,袁方一行来到一个叫甲马营的驿站,这个驿站是水馆驿,由于现在运河还未行船,所以这里的来往官吏和客商少了很多,这个驿站归武城县管辖,距离县城大约三十里,这个驿站离县城远,驿站显得更为冷清。

原本袁方这队人马是一路畅行无阻的,眼看就要走近驿站了,却被堵在了一个十字路口的街道前。

“为何停了下来?”袁方撩开车帘问张从,张从骑在马背上,一直跟在马车旁。

“回禀少爷,前面太乱了,不知发生何事。”

袁方向远处望去,只见前面人头涌涌,有官兵也有百姓,看样子好像是百姓被官兵拦住了去路。

“你过去打探一下!”袁方下令。

张从下了马,徒步走向前面的十字路口。

不一会他就回来了。

“回禀袁少爷,是天津巡抚毕自严大人途径此地,前面的百姓正在避让毕大人。”

“既然如此,我们就等一等吧!”袁方摆摆手,就坐回马车里面去了。

对于毕自严这个人,袁方还是很尊重他的,他担任天津巡抚这几年,负责整顿海防,与登莱巡抚袁可立互为犄角,协防辽东,同时负责登莱粮饷供给,事情办得很是出色,是袁可立的有力的支持者。

甲马营现在也是个小镇的规模了,虽然驿站冷清,街道还是有行人的,而且商铺林立,南北货物应有尽有。

如果袁方也向毕自严那样鸣锣开道,百姓也不敢堵在他的前面,但是他不愿意在这里耍官威。

约莫半个时辰,道路才回复正常,袁方一行这才向驿站而去。

甲马营虽然是个小镇,却是个运河重镇和军事重地,朝廷在此设了三个衙门,一个是递运所,一个是水馆驿,还有一个是巡检司。

递运所是明初所设置,由于京杭运河在明初时期还未完全畅通,济宁以南的粮草辎重多由陆路运至临清、甲马营、德州等卫运河港口,然后通过卫河和南运河河道运到通州。为此而设立了递运所。

甲马营水馆驿,设立于明永乐九年。袁方也询问过了,这个驿站大约有一二百人的夫役,有一个驿丞负责管理。

这里的巡检司隶属于武德兵备道,职责是在鲁西运河关防要处护卫漕船、提督盘诘、稽查奸盗、保障漕运、税课及商旅安全和地方治安。

袁方因为是路过此地,除了水馆驿没有必要与另两个衙门打交道。所以他们直接就来到了水馆驿,也就是此地的驿站。

进了驿站袁方才发现,这个驿站几乎都住满了,驿丞是临时为袁方腾出一间独院,这间独院离毕自严的住所很近。

安顿下来后,袁方便上门拜访了毕自严,原来这位毕大人跟袁方一样,也是去南京赴任的,他这是从天津巡抚的任上调往南京都察院的,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也是个三品官。

“毕大人打算何时启程呀?”礼毕之后袁方问。

五十多岁的毕自严捋了捋他那灰白的胡子道:“我们已经到此地有两天,车马劳顿,老朽都有点吃不消了,现在只等河面上的冰解冻,改走水路。袁大人也与老朽一同走水路如何?”

袁方微笑道:“现在这个鬼天,也不知冰何时能化。我明日就要赶路,咱们南京见!”

“南京见。”

告别了毕自严,袁方便回了自己的独院。

在袁方的记忆里,这位毕自严应该升任户部尚书才对,怎么也跟自己一样发配去了南京?

不对不对,袁方心里想到,毕自严不是从天津巡抚任上直接升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从现在的情形看,应该是先去南京然后再升迁户部尚书。

袁方暗喜,如此说来,我也很有机会再回京城,跟毕自严一样,也弄个什么尚书来做做。

……

在南京的宫殿,是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的,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

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到承天门中间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桥,这五座石桥统称为“外五龙桥”,桥下就是外御河。

在洪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就是南京朝廷的中央官署区:御道的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

兵部紧挨着工部,其对门就是宗人府,兵部与宗人府中间有一通道,通道的一头通向承天门,一头通向正阳门。

袁方从正阳门进入紫禁城,来到了兵部报到。在兵部接待袁方的是他的老领导王在晋。

王在晋现在是南京兵部尚书,在这里他是个实权派人物,因为他不但是南京兵部尚书,而且还挂了参赞机务的头衔,参赞机务可以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这个守备只能是由勋贵来担当),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一般情况下,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也不管事,都是兵部尚书拿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