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有财大家发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有财大家发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袁方摆摆手,让两位争执不下的属官坐下。

“广东市井繁荣全赖商舶贸易,闭关绝市是行不通的,开放引入才是势所必然。因此,驱逐番人一事窒疑难行,唯有严饬番人遵守大明法度,才是长治久安之上策。而且,我们广东有很多从事商贸的臣民,如若断绝广东商民与番人的通商之路,势必将他们赶入绝路,一旦他们无路可走,铤而走险,转为盗贼,行内讧外勾之事。若如此,更不利于广东的安定。

“所以,番人的存在于我们来说是利大于弊。只要我们加强军事管制,严密监督,他们必不敢胡作非为。何况,番人的日食所需,全依赖我大明提供,他稍有变乱之举,只要我官兵断其食物,便可至其死路。”

袁方的这番话给了在座的几位官员增强了信心,只要掐准了番人的咽喉,他敢乱动,一招就可收其老命。

为了加强香山澳的兵力,袁方当即下令,调广海水寨五百水师驻防前山寨,再调罗定的四百官兵前来驻防,这新增的九百水路军队,全归入李元功参将的麾下。

用过午膳,袁方便到了后衙休息,这里庖、湢、井、厕俱全,规制宏备。

庖指的是厨房,湢是浴室,井是天井,而厕就是茅房。

……

第二天,袁方把李元庆和李元功请了过来。

“现在香山澳有多少番人?”袁方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李元庆告诉袁方,早年间,只有商人来香山澳做生意,那时候也就几百人,多的时候一二千人,由于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而且所获的利润非常高,导致了葡萄牙人大规模的涌入香山澳,高峰期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扶老携幼渡船而来。所以现在在澳门定居的人数在万人以上。

“每年抽税多少?”

李元庆答道:“回禀制军大人,每年均有两万多两进账。”

“两万两?”袁方非常的不满,他摇头道,“一万人规模的香山澳,一年才收两万两白银,平均一个人才二两白银,太少了。这说明关税方面有很大的漏洞。”

李元庆解释:“我在香山澳不是一年二年,我们一直都是这样收番人钱的,哪来的漏洞呢?”

袁方肯定道:“这里面一定有漏洞,你们两个给我用心地去查,特别是注意有没有走私的现象。”

“走私?”李元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袁方给这两兄弟做了简单的解释,然后问:“参将府一年的开销是多少?”

李元功答道:“回禀制军大人,目前来说,一年需要一万七千两银子,如果再加上将要调入的兵士,我们明年可能会突破二万五千两。”

袁方道:“一年的关税才二万两,就你们参将府已经不够用了,还有香山澳的府衙,还有市舶提举司,这都是要用钱来养住的衙门。所以明年必须给我收回十万两白银!”

“十万两!?”兄弟二人异口同声惊呼。

袁方沉默了一阵,等两人平静下来才道:“单靠市舶提举司去收钱,当然是收不到十万两银子的。所以要发挥参军府的作用。”

李元功不相信地问:“让我的参军府去收钱?”

袁方道:“是的。参军府要建立两支执法队,一是海上缉私队,一是陆路缉私队。只要你们认真地去做,就一定能够收到十万两。如果你们能够完成十万两的数额,你们将可以得到五万两留作自用。”

两兄弟又是惊呼:“五万两!”

袁方给予二人自信的微笑:“如何?愿意做吗?”

李元庆小心翼翼地问:“我们真能够收到十万两?”

“不用怀疑,一定能够收到。”袁方一边给他们信心,一边给予指导,“本督已经给你们增加了人手,你们要把每个人的作用都发挥出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你们的人一个个都想着如何多收关税,你们就坐等十万两银子的收成。”

李元功明白过来,他抢先向袁方表态:“制军大人,只要有银子,我们可以加大巡查力度,现在是每天派出两班设卡,今后可以每天派出十班人马,除了固定设卡,还在容易走漏的地界巡查,特别对水面船只的巡查。”

袁方点头赞同,并提议:“你们还要善于使用以夷制夷的手段,进行执法。”

“以夷制夷?”李元庆没有明白,不禁问,“制军大人,如何以夷制夷?”

袁方道:“你们可以招募二百至三百个彪悍的番人,然后进行必要的训练,再让他们去收番人的关税,他们本身就是番人,了解番人的品性和习性,想耍滑头的番人是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由他们来执法将会事半功倍。”

李元庆担心地问:“以夷制夷就不怕夷人向着夷人?”

袁方道:“只要你们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就是夷人也能为我所用。你没发现吗?我的随从当中也有不少的夷人,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我的忠实奴仆。”

对于如何使用番人,李元庆是十分佩服袁方的,因为他亲眼目睹过袁方手下的番人,这些番人对主子的忠诚是无须质疑的。他点头认同袁方的说法,然后又提出:“制军大人,我们香山澳的关闸开放时间太短,番人出关有限,这不利于我们收取管税。能不能延长关闸开放的时问?“

袁方问:“目前关闸是何时开放的?”

李元功答:“回禀制军大人,每月只开放四五天,逢一、逢六开放一天。”

香山澳的关闸袁方去看过,地处莲花径,地势险要。

他问:“关闸上有多少兵士?”

李元功答“关闸上我布有把总一名,兵士六百。”

袁方道:“你们在关卡上布兵六百实无必要,这样做太浪费兵力,平时布一百名兵士就可以了,多了就人浮于事,看起来豪华,其实毫无用处。你们要把节省下来的兵力组成巡逻队,在关卡四周巡查,以防逃税的番人。”

李元庆回应:“我们马上整改。只是——”

“有话直说。”

李元庆接着道:“只是关税向来都是市舶提举司去收的,我们插一杠子他们能同意吗?”

袁方解释:“你们刚才可能是误会我说的了,我让你们去收关税不是让你们越俎代庖,你们与市舶提举司是一个整体,组建海上缉私队和陆路缉私队是加强执法力度,你们所收取的银两都要汇总到市舶提举司,我所说的五万两白银,是给你们香山澳整个府衙留用的,当然也包括了市舶提举司。”

李元庆道:“如此甚好,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去干了!”

李元功也提议:“制军大人,关闸可否多开放几天?这里的番人多次提出关闸开放的时间大短,如果延长时间他们愿意多交关税。”

袁方道:“本督已经注意到了,通过关卡出香山澳的不仅仅是番人,也有我们许多的大明臣民,我们多开放几天不仅方便番人贸易,也方便了我大明的臣民进出,所以再增加两天也无妨,本督决定每月逢八也可以开放。八对我们来说就是发的意思,让我们的商家百姓都发起来不是坏事。”

李元庆笑道:“一个发字,代表了我们百姓的心愿,希望开放日人人发财。”

李元功有点不知足:“希望天天发财!”

袁方打趣道:“你就不让财神爷歇两天?”

哈哈哈……

三人都笑了。

第二天,袁方在李元庆的陪同下,离开了前山寨。

袁方乘坐轿子一路往山下走,经过天妃宫,然后就到了香山澳的关闸,闸门有城楼一座,楼高三层,门楣刻有“关闸门”三个字。

这座关闸相当于香山澳的城门,因为过了关闸不远,就是香山澳的街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