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袁方厉声道:“把闹饷银的都给我叫出来!”

不一会儿,四个高矮不一的兵士被推了出来。

袁方问他们:“你们闹什么闹呀?又不是说没有饭给你们吃,吃饱了撑的吧?”

其中一个高个子道:“我吃饱饭管啥用呀?我老婆孩子吃饱饭那才是吃饱饭。今年的粮饷有两个月没有发了,家里人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哪有心思在此当兵。”

袁方问:“户部不是拿出了三十五万两银子,给你们每人补助了二金了吗?我顺天府还出了一万两真金白银呢!”

“二金能顶两个月的粮饷吗?”高个子说着,一指看热闹的其他兵士,“你问问他们,今年的粮食升到了多少银子一石,我们的粮饷还够买几石粮食?”

看热闹的一个个争先往后退,没有一个人搭话。

袁方的目的还是拖延时间,并没有真的要跟他们争辩什么,现在天色越来越晚了,袁方估计杨寰已经挣脱藤条走出不少的路。

他转身对马世龙道:“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先回宁远住一晚。我看这几个闹饷的也没有不可饶恕的罪过,但他们也的确有点可恶,你让其他人把这四个人看好,不要让他们四处走动,过了明天他们不闹了,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尊令!”马世龙说完,转身对墩堡的总旗下令,“今晚你们谁都别睡觉,也不许离开驻地,给我看好了这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你去告诉那四个家伙,只要他们乖乖听话,明天就恕他们无罪!”

这样的安排袁方很满意,只要这里的兵士不出去,就不会发现杨寰已经不在大树下面了,等过了一两天再发现,人早跑得无影无踪了。

……

袁方一回到山海关,立马派人通知蒋建良。此时的蒋建良正在为袁方管理铁矿经营。

他在山海关只待了一天,紧接着就返回了遵化。

到了遵化的南城门,刚刚下马,前来迎接的同知高兴地告诉袁方,户部批复了三万银两的申请。

“那么,我们的备边银还有五万五千两。对吗?”袁方一边问,一边把缰绳交给身边的马倌孙维仁。

同知答:“非也。我们的备边银还剩四万五千两。”

“如何少了一万两?”

同知又答:“户部从我们的备边银中划走了一万两为边军登极恩赉之用。”

袁方问:“不是从税契等项中支付的吗,怎就改备边银了?”

“税银的钱不够。难呀!”同知叹口气道,“皇上为了节省开支,开始裁撤各地的驿站,现在朝廷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但是皇上还坚持办这件事,这件事由兵科给事中刘懋具体承办,现在刘懋成了众所矢之的人物。“

朱由检开始裁撤驿站,那么李自成也将成为推翻大明朝的掘墓人之一了。这种思绪在袁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认为自己的体制应该更加具体完善地建立起来,特别是要加快后备力量的建设。

他没有就刘懋之事加以评论,当务之急是要加固城墙。

袁方请茅元仪负责督办城墙的加固,自己又去了一趟密云。

此时徐光启还在密云,他虽然是礼部右侍郎,却在密云编练新军。

袁方见了徐光启,告诉他自己在遵化有三十六门红夷大炮,另外还有十余门铜炮,袁方要在修缮遵化城门的时候,把这些炮全都放在城墙上,他请徐光启设计遵化的城防火炮系统,使得袁方的火炮与遵化城墙合为一体。

徐光启一听说要设计一套火炮防御系统,他的兴致马上就来了,当即答应袁方的请求。

因为时间紧迫,加上此时徐骥不在密云,他还留在天津卫袁方的船厂,所以袁方没有在密云多住,第二天就与徐光启一同乘坐马车返回遵化。

回到遵化,眼前的一片景象让袁方很是吃惊。

城门口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百姓们在城外宽阔的草坪上,站成了一排排……

一开始袁方还以为这个场景是欢迎徐光启的,当他看清那些站成一排排的人,全都身背着行李肩上扛着劳动的工具,他这才知道,这些人是来修城墙的民工。

袁方在城门口就下了马车,正在忙碌的茅元仪看到袁方回来了,连忙迎上来。

“袁公子你快看,这些都是从各县招来修城墙的百姓!”茅元仪第一句话不是问候,而是兴奋地向袁方报喜。

“这些人都是你招来的?”

“是呀!他们都是来修城墙的。”茅元仪指着不远处的群人道,“你看,就连他们的县令都来了,我正好在给他们分派任务你就回来了。”

“走,领我们看看去!”

袁方也颇感兴趣,他和徐光启跟着茅元仪向那群人走去。

袁方还没走近人群,茅元仪就双手高高举起拍着掌提醒大家。

“大家都安静一下,你们看谁回来了!”

“巡抚大人,是巡抚大人回来了!”

“巡抚大人回来了!”

……

这群人一个个都上前来向袁方问候。

原来他们都是各县的县令,有几个袁方事先已经见过,不认识的,茅元仪逐个地向袁方做了介绍。

他们是:

宝坻令史应聘,永清令王像云,昌黎令左应选,固安令刘伸,漷县令沈城,还有良乡令、香河令、张湾令、滦州府尹……一共有二十多人。

面对这么多人袁方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

“诸位都各县的父母官,你们能够为遵化建设倾力相助,本府深感荣幸,谢谢诸位的鼎力相助!”

其实袁方知道,这些县太爷们来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钱,修城墙有三万两银子,那个不想来分一杯羹?

但是这种积极的态度还是感动了袁方。

袁方说完话,茅元仪就开始给他们分派任务,他手上有一张城墙图,他一段一段地把划分出了二十多段,分派给从各县来的县令。

分配完毕,就有县令问:“我们能拿多少工钱?”

茅元仪道:“工程款项都标注在了这份图纸上,你们可以一个个地来我这里咨询,每一段的钱是固定的,我会按照完成的时间和质量付钱,所以你们不但要赶时间,而且还要抓质量,质量不好是要扣钱的,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也是要扣钱的。”

有人问:“我们提前完工,是不是要多发钱呀?”

茅元仪强调:“图纸上有时间规定,你提前完成任务而质量不受影响你就是个有本事的人,钱是不可能多给的,我们就那么多钱,多给你了,其他人还要不要了?”

袁方站在一个土坡上说道:“如果你们质量没问题,又提前完工,我可以从本府的银库里拿出钱来给你们额外的嘉奖,不过,这个嘉奖只有一份,你们谁做得最好本府就给他。”

有钱能使鬼推磨,古今有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