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栽种红薯

明末小进士 第二百六十五章 栽种红薯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送走王之臣不久,袁方接到京城送来的消息,原司礼监秉笔大监王体乾,把三联地产的份额全数转给了袁方,三联地产是袁方和张之极以及王体乾三人共同拥有的公司。

在京城的袁枢代表袁方签收了这笔财产的交接文件。

王体乾回家养老去了。

他是个当之无愧的阉党,本身就是个太监,为何能够全身而退,轻轻松松地回家养老?朱由俭不是对阉党大开杀戒吗?

他不被朱由俭问罪,还要感谢袁方,当年是袁方将他秘密引荐给朱由俭的,他替朱由俭办过几件差事,相当于弃暗投明,所以朱由俭放了他一马。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王体乾做了阉党的内鬼,给朱由俭提供了铲除魏忠贤的有利情报。

虽然为朱由俭立了一功,但是他也不便在宫里继续呆下去了,回乡养老是他的最佳选择。

王体乾跟袁方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他有这样的结局,袁方也心慰了。

天气越来越热,转眼就到了五月份,修城墙的工程遇到了大麻烦,南段的工程在施工的时侯,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坍塌。

这部分的坍塌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要修膳这段城墙,势必会超出南段工程的时间和预算,由于坍塌的面积很大,大约有七八丈宽,这超出的预算可不是一点点的问题了。

茅元仪马上禀报了袁方,袁方去现场查看了一番,原因是新塌的墙,其内部的泥土早已被雨水掏空,只是没有被发现,由于施工中的振动,导致了坍塌。

“这是好事呀!”袁方看过以后对茅元仪道,“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避免了今后战斗中的被动。你一定要保证质量把这段城墙修好。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如果超出三万的开支,我会补齐的。”

茅元仪跟了袁方不是一天二天,对于“质量”这个新名词,他早已熟知其内涵。

袁方的财大气粗,更是让茅元仪把纠着的心放了下来。他深深地体会到,跟着有钱的老板干活就是爽,什么事都可以摆得平。

处理完了南城墙的事,袁方决定去一次庄园看看。

这一天,他坐上马车,在张从、宋献策的陪同下,来到了自己的农庄。

这个农庄现在有一千亩耕地,一座仓库,二所宅院。

三十六门红夷大炮就存放在这里的仓库。

这里有七十三户农家,他们都是袁方的佃户,在这里种地不用向朝庭纳税,只要交组给袁方。

袁方来这里是查看农户种红薯的情况的。

这第一批红薯袁方只发放给了其中的十户农户,他在这十户农户家走了一圈,他们还没有开始栽种,他便在此做起了农艺师的角色,亲自指导农民们选种和栽种。

选好薯种就把它们埋在地里,埋的时候不能太深,上面铺上一层松土,然后再淋上水。

袁方告诉这些农户,等红薯长出了绿绿的藤叶,就可以将藤叶剪下来进行大面积的栽种了。

红薯大约在九月份就可以有收获。

袁方在这里等到十户农户把红薯全种下地里,才放心地离开这里。

毕竟是第一次栽种,他要把好质量关。

回到城里,袁方就接了一份圣旨,其内客是要从遵化的银库中,拿出三万两备边银调往辽东。

袁方骂道:“这是哪个王八蛋给皇上出的主意?朝庭没有钱就来找下面要。”

话音刚落,有人出来应声道:“这是下官向皇上进的言。”

还有人前来认帐,袁方看着来人并不认识,于是问道:“你是哪位?”

一旁的杜应芳连忙介绍:“这位是皇上派出督办银两的,兵部武库司督学主事李埏。”

袁方想起来了,这位就是向朱由俭献七款之计的李督学。

“李督学是吧?”袁方问。

“正是在下。”

袁方又问:“你进城时难道没有看到正在修膳城墙吗?”

“看到了,这又如何?”

袁方提高了声调:“王八蛋,看到了还来找老子要钱?老子现在还缺银子呢,正准备上疏皇上,拨三五万银子下来用用。”

李埏阴笑道:“我可听说了,遵化可是存有**万两银子的备边银。”

袁方反击道:“道听途说的东西你也信。我说你家中藏有百万斤私盐,现在本府就上奏皇上,让锦衣卫去你家搜一搜。”

这个年代文官家里谁不藏点什么,要不然靠那点死薪水,家人都养不活,还怎么可能妻妾成群?就拿袁方来说,他的农庄里面藏有那么多的红夷大炮,你这是想造反吗?但是,如果没人查也没人问,那就一点事都没有。

袁方说要去查李埏家,这话可把这位督学吓得不轻,就算你家没有私盐,查出你有来历不明的收入,这也够你喝一壶的。所以他急忙改口:“在下的确是听了他人之言,才妄自猜测,还请袁大人恕罪!”

袁方冷若冰霜道:“既然如此,还不快滚!”

“我滚,我滚。”

打发走这个讨钱的货,袁方总算舒了口气。

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还不是很畅通,特别是朱由俭才刚上位不久,对于哪里有钱,有多少钱,他心里面还没有底,特别是具体到一个府的银库还剩余多少,更是没有人向他去说清,谁也不会冒傻去告诉他自己有多少库存,天启年间全靠太监替朱由校监管,现在朱由俭严厉地打击了阉党,文官集团只会蒙骗朱由俭,比如历史上的袁崇焕,怎会对你说实话。

只有那些言官,为了个人的利益才会在朱由俭那里说三道四。

所以袁方敢回绝这位李督学,是因为李埏也不知道遵化的银库里到底有没有钱。

李埏一走,杜应芳又向袁方禀报,赵率教来了。

赵率教这么快就到了,袁方惊喜万分,忙问:“他现在何处?”

杜应芳答:“他在三屯营,明日便可来遵化。”

……

第二天一早,袁方刚用过早膳,张从就来禀报赵率教求见。

“快请他进来!”

赵率教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袁方跟前行礼:“末将赵率教拜见袁大人!”

袁方连忙让座:“快快请坐!我没经你同意就把你调到遵化来,你可有意见?”

赵率教再次起身拱手:“袁大人此话严重了,只要袁大人一声令下,你要末将上哪里末将绝不含糊,哪怕是火海刀山,也会挺身而往!“

袁方满意地颔首道:“走,随我去开防务会议!”

袁方立即召开顺天防务会议,他重新调整了军事布局,调总兵朱国彦去三屯营,接管原副总兵朱来同的防务,赵率教留在遵化,协助袁方防卫池城。

目前,袁方所掌握的军队约有三万余众,其中有一万五千人马防守边关要塞,七千人在三屯营布防,遵化城有八千人守卫,袁方的家兵有五百人,他现在正着手准备在河南招募五百家兵过来,以加强遵化的防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