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三百零九章 回睢州丁忧

明末小进士 第三百零九章 回睢州丁忧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袁方在南京绸缎市场这么一搅和,就有三家绸缎庄支撑不下去了,袁方趁火打劫,收购了这三家绸缎庄。

江南方薇纺织厂很快就生产出了新的绸缎产品,他们所生产的绸缎,无论是花样和鲜艳度都远胜于现有市场上的绸缎,袁方将第一批绸缎以夏季大酬宾的方式推向了市场,其旗下的四间绸缎庄同时上市新品种,而且价格卖到了十钱一匹的新低价。

张拱薇又来找袁方。

“袁公子,我们这样搞,不是在做亏本的买卖吗?我们先是提高了进货价,现在又压低出货价,我们何时才能赚钱呀?”

“张公子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挤垮同行,垄断市场。我们提高蚕茧的进货价格,是为了堵死其他绸缎商人的蚕茧来源,并与他们争抢江南有限的蚕源,这件事我们已经做得非常的圆满了,我们不但获得了大量的蚕茧,还使其他的绸缎庄没有蚕茧可用,甚至还有三家被迫关门。现在我们主动降低价格,一是为了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二是与其他绸缎庄争夺客源。“

张拱薇问:“我们的收益怎样保证?”

袁方道:“今年是我们的产品上市的第一年,为了我们的长久的利益,割舍出一点利益作为诱饵,等到来年,我们垄断了市场,就是我们财源滚滚的时候了。再说,我们现在虽然降低了价格,但也并不是没有利润,现在我们是薄利多销,同样是可以赚钱的,还有,我已经与宫里面的公公联系好了,从今年开始,宫里面的绸缎都由我们绸缎庄供给,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价格也已经谈好了,十八钱一匹。“

张拱薇笑道:“我倒是忘了,袁公子是礼部尚书,与宫里面的公公素有往来。“

袁方道:“公公能够帮我们也是图利,我答应在红利里面给他分两成。这件事我事先没有与你商量就自作主张了。”

张拱薇道:“宫里面的那些事我也是知道的,公公们分两成很正常。我们能够拿下这笔买卖是很不容易的,分两成给公公不多。“

袁方道:“我们的纺织厂正式投产后,光靠生产绸缎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棉布也纳入到我们的生产计划中来,今后的几年,我们不但要垄断绸缎市场,还要垄断江南所有的布匹市场。“

张拱薇道:“我知道袁公子是个有志向的人,只要能够发财,一切都按照袁公子的主意办。”

……

袁方正在忙着自己的商务,孔贞运却找上门来了。上一次他向袁方提议正民风禁游女的事,袁方还没给人家答复。

袁方这段时间忙,早把这事忘到忘到了爪哇国去了。

他在礼部尚书房的抽屉里取出孔贞运的文牒。

“可以办,可以办,待本官签字即可办。”

袁方提起毛笔在孔贞运的文牒上刷刷刷地批了一行字。

“正民风则国风正,国风正则国力强,禁游女正民风,可办。”

孔贞运高高兴兴地取回了他的文牒。

此时的明朝,特别是留都,官僚作风盛行,官员办事拖沓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孔贞运等了这么久也不生气,是因为官场上的办事效率就是如此,没啥好生气的。

何为游女?游女乃妓女也。

袁方没有在禁游女这方面的事情多加关心,这段时间他常常去崇文书院讲学。

崇文书院经过一年多的修整和扩建,现在的书院可不是一般的阔气,书院内有四海堂、抱忠堂、德馨堂、贞义院、三省斋、御书楼等楼堂,以及达观、敬一、曝书、荣恩、九梅、万竹、半山、观荷、静思等九座书亭。

袁方的抗倭英雄事迹,在江南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特别是江南的士族对袁方更是敬佩有加,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进崇文书院学习,一时间,崇文书院人满为患,所以崇文书院不得不扩建。

崇文书院还得到了社会上捐赠,现在,崇文书院不但扩大了,而且,在其附近还有进三十亩的田地可供耕种。

崇文学子平暇之时,充当农夫下田耕种,以自耕自足。

袁方在崇文书院的课,很受崇文学子们的欢迎,他主讲的有两大部分:一部分以笼络人心为主,袁方以导师自居,教授他的学子们以崇文书院为荣,身怀集体主义荣誉感,为崇文书院的光荣使命而努力奋斗;一部分以科学为主导,教授他的学子天文、地理,以及初级的物理、化学知识。

有时候会插讲一些军事知识,因为崇文学院不是以军事为主,所以他只是向那些对军事着迷的学子,对于军事上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展开相互的讨论。

……

之后,袁方一直担任南京礼部尚书,而他的崇文学院在后来的两年中,在江南地区,由两所发展到了五所,崇文在读的学子也从原来的二百多人,一下子猛增至八百多人。使得袁方的崇文书院在江南影响深远。

有人害怕袁方势力的发展,所以在朱由检面前编造了一个江南出了一个新东林党的谎言,他们还给这个新东林党安了一个名词,叫做“文党”。

袁方自然成了文党的党魁。

由于这两年朱由检被农民军和鞑子闹得焦头烂额,根本就没有精力来理会江南的事情,加之在崇祯六年十一月,袁可立去世,袁方回家丁忧,所谓的“文党”的传言,也逐渐地没有人在朝堂上再提。

何为丁忧?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三年,这叫丁忧。

丁忧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袁方在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接到噩耗,第二天便办理了所有的丁忧手续,返回老家睢州为父守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