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接风洗尘 一)

明末小进士 第三百六十一章 接风洗尘 一)

作者:楚人十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9:48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清廷派了汉奸洪承畴前来四夷馆。

使团成员惊呼:“见鬼了!见鬼了!洪督师不是在松山殉国了吗,先帝还为其赐祭九坛,怎就又跑出了个洪督师了?”

洪承畴露出惭愧之色,道:“那都是谣传,其实我还活着。”

顾锡畴瞪了他一眼:“活着不如死了好!”

洪承畴厚着脸皮道:“你们的南京朝廷就不是个合法的朝廷。你们来的目的不是要把袁方的信递给皇上吗?这封信由你们自己递给皇上和让我来转交,这没有多少差别,你们还是把信交给我,这样你们就可以马上回南京。”

已经被鞑子收买的陈洪范帮腔道:“洪督师也是为我们着想,我看我们还是尽早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免夜长梦多。我在来之前,大元帅亲自告诉我,让我们来京城之后,不要意气用事,以达到讲和的目的为重,而且我们来送信也是目的之一,我们可不能辜负了大元帅对我们的期望,连一封信都送不到,你们说是不是呀?”

顾锡畴认为陈洪范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他自己在离开南京之时,袁方也对他说过以和谈为重的话,所以他决定将袁方的信交给了洪承畴来转交。

洪承畴笑眯眯地接过顾锡畴递过来的信后,假惺惺地解释道:“不是我朝要有意为难你们几个,怪就怪你们的南京朝廷太不讲道义了,一面要与我朝议和,一面又派军队占据山东河北,并且滥杀我朝官员。如果你们是真诚的议和,回去告诉你们的大元帅,立即退出山东河北的军队,唯有如此,才有议和的基础。”

过了一日,鞑子官员刚林再次来到鸿胪寺,他向顾锡畴等人传达鞑子皇帝的命令:“你们明早即行。”

顾锡畴要求赴昌平祭告陵寝,议葬崇祯皇帝。

刚林冷笑道:“我朝已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什么,祭什么,葬什么?先帝活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

他说完随即取出一道檄文,当场宣读,声讨南京诸臣三大罪:

一,尔南方诸臣当明国崇祯皇帝遭流贼之难,陵阙焚毁,国破家亡,不遣一兵,不发一矢,如鼠藏穴。此不救先帝之罪也;

二,我兵进剿,流贼西奔,南方尚不知京师确信,没有遗诏,擅立惠王。此擅立皇帝之罪也;

三,不讨敌报仇,拥兵自重,扰害良民。此拥兵虐民之罪也。

最后,使团于十一月二十日离开京城。

这个时间点于历史上的事件基本吻合。

这次的使团之行,除了送了一封信,就没有任何实际上的谈判成果。

……

袁方听完了使团成员的汇报,他是不会相信这些官员场面上的文章的,所以,他没让使团成员休息,分别把顾锡畴、陈洪范和马绍愉叫到盛宝隆大酒店,名义上是为他们接风洗尘,实质上是了解他们这次北上的更多细节。

袁方的盛宝隆大酒店坐落在南京最繁华的街区,现在虽然已经是冬季,闹市区还是非常的热闹,车马行人川流不息。

盛宝隆的二楼风雅阁,袁方已经早早地来到了这里,现在是正午时刻,他一边坐在八仙桌前看着汤祖契送来的塘报,一边在等今天的客人陈洪范。

因为是冬天,临街的木窗不但被关得严严实实,还用了一块棉布封起来了,所以房间里面全靠灯火来照明。

不一会,张从来报,陈洪范已经到了大门口,袁方让张从去把人领上来。

陈洪范在张从的引领下,快步来到二楼风雅阁。

“镇江都督同知陈洪范拜见大元帅!”陈洪范一边行礼一边道。

袁方微微抬了抬头,道:“来了,坐吧!”

陈洪范没有见到其他宾客,他不敢坐,立在八仙桌旁。

袁方道:“今天没有请旁人,本帅专门为你一人接风洗尘。”

“多谢大元帅的抬爱!”

陈洪范说完,这次坐在了袁方的对面。

袁方拍了拍掌,店小二开始上菜,菜很简单,但是很丰富,一碟青椒炒猪肝、一碟爆炒大肠、一碟清蒸桂鱼、一碟炒三丝,还有一碗虾仁豆腐汤。

等菜上完后,袁方让所有的无关人员都下楼去,他自己拿起筷子招呼陈洪范:

“来来来!起筷吃菜。”他说完先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之后道,“这鱼滑嫩鲜美,你也尝一块!”

陈洪范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中,一边吃一边赞美厨师的烹调技术。

袁方放下筷子,端起了茶杯道:“今天只是粗茶淡饭,没有酒,喝茶吧!”

陈洪范哪敢不听,他连忙端起茶杯道:“大元帅,请!”

袁方喝下一杯茶,表情认真道:“今天请你来是想听听你一路上的见闻呀!你们到了京城吃得还好吧?”

陈洪范把喝了一半的茶杯放在八仙桌上,道:“还好,还好。”

“这么说,你吃的一定比今天的还丰盛啰!”

“没有,没有。只是粗茶淡饭而已。”

陈洪范心里不禁紧张起来,因为他在京城吃的的确是比其他人要好,他早就投降了鞑子,鞑子专门给他开了小灶。他虽然心里紧张,表面却没有露出痕迹,说完马上端起杯子喝茶,以掩饰自己紧张的状态。

袁方紧接着问:“你认为鞑子会不会与我们和谈?”

“会!很有可能会。”

“何以见得?”

“清虏深德我神宗皇帝,意似可和。”

“可和?”

“可和。”

袁方为自己斟满了一杯茶,道:“如此说来,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陈洪范道:“清虏说得明白,只要我们放弃山东和河北,他们愿意与我们议和。”

袁方问:“如果我们把山东和河北拱手让给了鞑子,鞑子又向我们索要河南怎么办?”

陈洪范打包票道:“绝对不可能,清虏说了,他们进我中原是为了替我们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流寇的。”

袁方微微笑了笑,似乎赞同陈洪范的说辞,然后招呼眼前这位客人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