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风起代北 > 第二十二章 初露峥嵘(二)

风起代北 第二十二章 初露峥嵘(二)

作者:锦鲤跳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4:02:35 来源:笔趣阁

山谷内,拓跋珪听着远处的厮杀声,不断猜测着战况进展,当他看到山顶斥候用旗语传来信号之后,心下大定。

这是长孙肥诱敌成功的信号。

不久,长孙肥部经过小山谷。

追兵紧随其后,一名靠前的骑士余光扫见埋伏的兵马,心中大骇,疾呼一声:“有埋伏!”

周围几人听见他的示敌警示,连忙停止向前冲锋,纷纷勒停马匹。

这几人突兀的停止冲锋,令其身后骑士来不及反应,于是后马撞前马,一时间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

粗略估计,人马踩踏致死者近百。

那名出声示警的骑士更是直接被失控的马匹踏成了肉泥。

此刻,刘显部军心彻底崩溃,士气降低至冰点,刘显眼睛通红,眼中充满血丝,他咬牙切齿的看着远处的惨状,恨不得将对方千刀万剐。

如此天赐良机,拓跋珪自然不会放过,拔剑出鞘,面色冷峻:“杀!”

拓跋珪一声令下,枕戈待旦的千余骑如同一支离弦之箭杀向刘显部,于栗磾更是一马当先,杀入敌阵,手中长槊挥舞,连挑十八骑,如同虎入羊群,所向披靡。

敌阵,竟是被他以一人之力生生凿穿。

“他不会真的要直取刘显?”

当拓跋珪看到于栗磾单骑直取刘显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热血,挺戟而出,杀向敌阵。

燕凤见到拓跋珪杀向敌阵,毫不示弱,拔剑紧随其后。

此时,于栗磾已经杀到刘显大旗前三百步,在见识到他的勇武之后,无人敢阻拦这个杀神。

于栗磾见到刘显身边士卒阵列严密,自知无可乘之机,调转马头,凿穿刘显军阵而出,随即,拓跋珪亲率千余骑顺着于栗磾开辟的通道杀向刘显。

一时间,战骑交错而过,鲜血横飞,哀嚎遍野,刘显军开始全线溃退。

刘显遥望见己方溃退,急令大将上前督战,在斩杀数十溃卒之后,堪堪稳住了阵线。

另一边,在全旭百余骁果的冷冽目光下,长孙肥也重新组织起诱敌的两千多人,兵分两路,从两翼进攻刘显。

刹那间,堪堪稳住阵线的刘显部被彻底分割开来,乱作一团,处于中军的刘显清晰的感觉到无数骑兵如同一**海潮涌向自己。

刘显部三面受敌,大军彻底陷入绝望,纷纷丢盔弃甲,亡命奔逃。

刘显见状,不由面若死灰,悲愤交加道:“刘眷老贼!我与汝势不两立!”

“刘眷早有预谋,袭杀我父,诱我南下,环环相扣,我败得不冤”望着己方亡命奔逃的大军,刘显绝望道。

自始至终,他从来没有看清他的对手;又或许,他早就忘了那个名叫拓跋珪的小子。

“正因如此,将军更应当存有用之身,为父报仇,在天下人面前揭露刘眷弑兄谋侄的恶行”。

“留待有用之身,方为上策”。

“将军!”

“将军,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眼见拓跋珪大军逼近,刘显身边的亲近之臣纷纷劝说。

“不!我不能死在这里,我要为父报仇!我要在天下人的面前揭露刘眷的狼子野心!”刘显闻言,眼神逐渐转变成决然之色。

他环视一眼,拔剑砍倒大旗,打马咆哮:“走”。

拓跋珪见到刘显逃走,心中涌起一股不真实之感“四千破一万,莫非我真有名将之姿?”

“主公,眼下应当追击刘显,收降敌众”燕凤见拓跋珪愣神,连忙提醒道。

拓跋珪听闻此话,猛然惊醒,“传我将令,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在众军厉声呵斥下,刘显部将士大多丢掉兵刃,乖乖下马受缚。

负隅顽抗者,则被尽数斩杀。

随着刘显余部投降,战场视野重新开阔起来,拓跋珪望着刘显逃走的方向下令:“于栗磾率部追击刘显”。

至此,大战结束,各部将佐纷纷聚集在拓跋珪身侧待命。

“向后军通传战果,令其火速赶至白登山与我汇合”。

此时全军上下皆已疲惫不堪,许多士卒甚至瘫坐在死尸上,拓跋珪急需后军的人力物资补充,至于其他都是次要。

“各部清点战损,救治伤员”。

“军师清点降卒马匹”。

“诸位将士杀敌有功,明日论功行赏”。

“全旭率骁果弹压降卒,若有人闹事,立斩”。

下达完命令之后,拓跋珪一阵心悸,浑身没有一丝余力,只觉得眼皮极沉,似乎随时都要睡去,但他不能倒下,更不能倒在众目睽睽之下,强撑着站直了身体。

“主公!”拓跋珪勉强睁开双眼,只见燕凤满脸担忧的站在身旁,他知道燕凤要说什么,轻摇着头,示意他不必多言。

燕凤见状,只得闭口不言,默默的守在拓跋珪身边,为他拭去额头上的汗珠。

沉吟良久,燕凤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劝谏,他不但是拓跋珪的臣子,也是拓跋珪的老师,他有他的坚守。

“自古以来,未有人主冲锋陷阵之理,孙坚、孙策父子何等英雄,惧遭流矢而亡,万望主公再勿以身犯险,臣之顽愚,诚不足采,苻坚之事,犹在眼前”。

拓跋珪闻言,苦笑一声,“国家艰难,我岂能坐视士卒为我前驱,孟子有言‘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吾岂能悖道逆理”。

“臣亦闻‘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主之责在于赏罚分明,臣子之责在于破敌献策,若君臣皆恪守其道,国家焉有不兴之理?”

语毕,燕凤跪地叩首,接着道:“秦王扫平六国,何曾亲临前线;汉王底定天下,皆赖功狗鹰犬;光武复兴汉室,决胜千里之外;今主公身负天下重任,岂能行轻佻之事,臣昧死进言,伏惟主公三思!”

拓跋珪闻言,心中一阵动容,扶起燕凤郑重道:“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燕师可随意进言,无需顾忌”。

“既如此,臣有一言”。

“讲”。

“如今我部势力初成,主公应当纳女充实后宫,安定人心”。

“好!”

作为一个生长在四世纪的穿越者,拓跋珪知道纳女意味着什么,没有拒绝。

燕凤闻言,欣慰一笑,拱手退下。

……

时太祖年十三,亲征刘显,大破其军,显遁武周川,仅以身免。

——《魏书》帝纪一.太祖本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