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一八六章 活捉郑芝龙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一八六章 活捉郑芝龙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砰砰砰”的一阵枪响从城楼处传来,郑芝魁身边的亲兵身体一震,一个接一个的倒下。那原本和这些亲兵对峙的几十人,仿佛触电一般,惊恐的将手中武器一扔,然后连忙跑向城墙处站立。

接下来,胆敢阻止别人逃跑的,会第一时间被射杀,直到再也没有人敢阻止。

即便是郑芝魁,虽然很愤怒,但也不敢再举刀劈砍投降的士兵了。没有多久,郑芝龙和郑芝魁身边,只剩下寥寥十几人。

郑芝龙将这些还想保护自己的士兵推开,向前走了几步,狂笑起来,“哈哈哈哈……”

这狂笑声中,透出无尽的落寞、无奈和悲凉。

“吱呀”一声,主城门再度被打开,一队整装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涌入瓮城内,立即将郑芝龙十多人包围起来。最终,郑芝龙没有拔刀自刎的勇气,包括他和郑芝魁在内,十几人全部被缴械活捉。

进入主城内的郑军被包围后也迅速放下武器投降了,还有被隔在瓮城外的,除了少部分逃脱之外,皆被在城外埋伏的新军给俘虏了。

唐宁能够出现在德化,自然不是巧合,在吴六奇公然出福州进军兴化府时,他就混在军中。在侯官县外,唐宁带领所部警卫营还有千余兵力脱离吴六奇所部,冒充郑军一路向西南方向行进。

一路之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战斗,即便偶遇小股匪贼,也根本不是全副武装的德械警卫营的对手。

唐宁的目标很明确,直指德化。之所以能够这么早就确定德化,是因为在泉州府城东北方向有吴六奇,西路有施琅,南路有黄海如。

如果郑芝龙不想与泉州府城共存亡,就必须出逃。

唯有西北这条路最近,所以德化是郑芝龙的必经之路。

即便真的有什么偏差,郑芝龙出现了绕道的情况,唐宁也有时间出兵截击。所以只要提前将德化占领,郑芝龙就几乎无路可逃了。

正因为如此,唐宁提前两前天兵至德化城下,知县和守将直接开城门迎入。

倒不是他们认不出这是新军冒充的,而是在新军情报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已经投诚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大家一起演了一出戏。

为了让这出戏更逼真,唐宁还故意让人再三确认郑芝龙等人的身份,让他们能够放心的入城。瓮城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而唐宁的首要目标是郑芝龙。

等郑芝龙进入瓮城中央处,行动立即开始,两个集束手榴弹往瓮城城门和主城门一扔,顿时将城门清开。

再将两门一封,郑芝龙自然就成了瓮中之鳖。

就这样,一代闽海王终是没能逃出生天,最终失去一切,成了俘虏。

纵观郑军与新军交恶和战斗的过程,可以看出,郑芝龙虽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

他可以耍小聪明把唐宁抓住,但却无法指挥千军万马将新军挡在福建门外,反而一次次的吃了大亏。

手上空有千艘船,十多万兵力,却屡屡在新军这股新崛起的势力面前失败。

其中一个原因是郑芝龙这些年对军力的发展不够,空追求数量,没有追求质量。

当然,这应该与大明的军事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

如果单拿郑军的实力与其他各股势力相比,绝对可以排在前列,所以郑芝龙也容易满足。

可唐宁的眼界完全不一样,他比较的对象是西方军队,是后世的一些军队,所以这就注定双方在理念上的根本性不同。

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双方的指挥方式完全不同。

郑军的所有战术、策略、指挥权等等几乎全部掌握在郑家人手中。

而这些郑家人的个人能力,显然称不上良才,更没有独到的指挥能力。

但新军不同,新军的战术、战略的制定,都是参谋部一手策划的。

整支军队有总参谋部,每师之中还有若干参谋人员组成参谋部随军作战,按照战场的情形随时给主将提供作战意见。

即便是唐宁这个新军第一人,都没有刻意去干涉参谋部的计划,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并非什么战术家、战略家。

所以他自己率军作战时,也往往会听取参谋部的意见。

参谋部这些参谋,可都是精挑细选有专业能力的人,他们群策群力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自然不是某一人的能力比得上的。

何况郑家的那些主将,也不是什么旷古烁今的良将。

再加上新军在福建情报机构的作用,提供大量的有效情报,以及策反郑军人员,这也无疑为新军的行动增添了一大助力。

在这种情景下,郑家那些平庸之才,在新军手上屡屡吃亏,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这不只是郑氏集团的问题,而是整个大明军政的通病。

明军能不能战,往往系于主将一人,主将善战有良才,这支军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卢象升、袁崇焕、孙传庭等。

但是,这样的名将又能有多少,更多的军队还是掌握在军事能力平庸,但身居高位的人手中。

这些人能力平庸,但对军队的指挥又说一不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参谋部这种机构存在。

恐怕就算是有,也只是形同虚设,这就注定了他们带不出一支善战的军队,甚至还经常犯一些可笑的低级错误。

在活捉郑芝龙后,新军并没有整军再北进,而是将郑芝龙被活捉的消息通过等途径迅速的传播开来。

一时间,整个福建的残余郑军人心惶惶,漳州府、泉州府、兴化府、福州府、福宁府这些沿海州府,未等新军进至,直接递出降表出降。

暂避在闽中延平府的郑芝豹和郑彩部两余万人,也有些手足无措,不知何去何从,直到郑芝龙的亲笔劝降信送到他们面前。

是的,被俘虏的郑芝龙似乎也认命了,没多久便同意投降,并愿意写信劝降那些同宗兄弟和后辈。

这也在唐宁的意料之中。

但是,郑芝豹和郑彩、郑联两兄弟的意见却不一样。

郑芝豹赞同投降,但郑彩和郑联两兄弟却不愿意向新军投降,他们的意见是北上,宁愿投降弘光朝廷。

原因无他,他们舍不得手中的权利,他们很清楚,一旦向新军投降,手中的权利很可能被唐宁分解掉。

反观弘光朝廷却不同,正是用人之际,率军北上还可以将闽北的一些军队收拢,聚集几万人抵达应天府,应该能够得到重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