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六二章 唐监国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二六二章 唐监国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朱常淓被排除,就只剩下朱聿键和朱以海了,这两人都是远支,但恰恰在南明的几位皇帝和监国中,两人的能力和意志是最突出的。

最终失败,朱聿键完全是被郑芝龙祸害了,朱以海又被郑芝龙的侄子郑彩祸害了。

这两人,各有各的优点,唐宁也有些难以取舍。

正史中,朱聿键当皇帝后的几项为政举措还是比较对唐宁的胃口,也显得比较开明。

他力举消除党争,心系百姓,个人生活也非常简朴,赞同联寇抗清等等。

但也有一些唐宁不喜的地方,比如在用人方面,居然连马士英这种人他都想用。

当然,这可能与他想建立自己的权力有关,毕竟马士英的影响力在那里,而他又如同一个傀儡皇帝,被郑芝龙制约得死死的,什么都做不了主。

不过总体来说,唐宁对朱聿键还是很佩服的,此人可以说是所有藩王中,生命最坎坷的了。

十二岁时,被亲爷爷不喜,与他亲生父亲一同被关进囚房中。

这一关就是十多年,在快熬出头时,又差点儿被想继承唐王王位的弟弟毒死。

刚继承唐王王位没几年,又因起兵勤王,犯了崇祯的忌讳,不但被剥夺王位,还被关进监狱,受尽折磨。

这一关,又是上十年。

可以说,朱聿键在人生最重要的时间段里,几乎都在监牢中度过,还要忍受各种折磨。

这种苦,一般普通人都吃不了,但身为皇室子孙的朱聿键却生生的忍受了下来。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静下心来钻研苦读,没有在牢中虚度光阴。

可即便受到那么长时间的磨难,他的心性并没有变得扭曲、残暴。

在机缘巧合当上皇帝之后,非常勤俭,心系百姓,没有像朱由崧那般只知享乐,不思进取。

只可惜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以郑芝龙为首的郑氏集团不和他一条心,根本没心思协助他北伐收复疆土,最终因郑芝龙的投降而功亏一篑。

被清军俘虏后,没有丝毫畏惧,几次自尽无果,最终绝食而亡。

这种决然,让绝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汗颜,唐宁是当真佩服。

如今有了他唐宁,有了新军,后面的悲惨事情自然不会再发生。

而朱以海,虽然这几年吃了一些苦,也经历过死里逃生,但相对来说,之前都过得比较安逸。

没有朱聿键的勤俭,也没有朱聿键的治国之能,总体来说,就是没有朱聿键那般优秀。

其对于唐宁来说,反而更好控制。

所以对唐宁来说,是愿意选择一个更有能力的人,还是去选择一个更容易控制的人。

在确定要在朱聿键和朱以海两人之中选一个时,唐宁还特意的带着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一起与朱聿键和朱以海分别谈了谈。

之所以要带上黄宗羲和王夫之这些人,一方面是作一个见证和记录,另一个更重要原因,便是因为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很开明。

唐宁还没有真正的提出过君主立宪制的问题,这些思想家就提出了反对封建**的思想。

特别是黄宗羲,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这就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啊,只是黄宗羲手中没有权利,无法将这些主张实施出来,所以大明的君主立宪制也不可能出现。

但是,现在有了唐宁,唐宁在确定要推动君主立宪之后,自然就要重用这样的思想家,让君主立宪制有生存的土壤,而不是靠他一人强行推动。

毕竟封建**运行了近两千年,可谓根深蒂固,不是那么轻易就推翻的。

正史中,清末那么多强大的列强作为样板摆在面前进行改革,都没能将封建制度给推翻,直到将清廷彻底推翻后才出现了所谓的共和制。

何况现在谁都无法证明这是一种更先进的制度,或许是唐宁自己的私心才想要推行这种制度。

恐怕很多人首先想的是唐宁限制君权的目的,就是为了壮大自己的权利,想做另一个多尔衮。

即便唐宁依然是借着成祖的名义,声称是成祖知道这种先进的制度必将代替封建**,让大明有机会复苏,变得强大。

但那些既得利益者,不管信不信,他们可不在意这些,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利益,大明复不复苏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如果大明复苏,变得强大是以损失他们的利益为代价,他们宁愿大明继续衰落下去。

所以这些人势必会成为一股巨大的阻力。

正是想到了这些原因,唐宁才决定破而后立,所以干脆让弘光朝廷灭亡掉,借清军之手重创一下这些封建顽固和那些既得利益者。

清末的时候,就是革命军将清朝打烂、推翻了,才能再造共和。

如果清廷那些老顽固还掌权的话,共和就是空中楼阁,很难实现。

现在好了,借清军灭掉弘光朝廷的契机,将那些顽固势力摧毁了一批,随后他唐宁又处置了一批。

那些喜欢拉帮结派的党派受到了重创,让其短时间之内无法形成体系的与他唐宁对抗。

趁这个时候,开始推动君主立宪,阻力自然要小不少。

通过与朱聿键和朱以海的交谈,唐宁和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感受到朱聿键比之朱以海更能接受君主立宪制。

毕竟朱聿键是过惯了苦日子,对权利的享受和**没有朱以海那般强烈,更聪明的他也更愿意从各方面去思考。

因为他非常清楚,作为远支藩王,如果不借助唐宁的力量,他根本不可能上位。

只要唐宁愿意支持他上位,同时又支持他收复故土,在其他方面他可以做出让步。

不管朱聿键是不是口是心非,在君主立宪制开始推动起来后,他再想像袁世凯那般返回去当独裁皇帝,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何况他手上也没有那种实力。

而且,唐宁不打算直接立谁为皇帝,而是推举其为监国,就是代理皇帝的意思。

正史中,朱以海就当了十八年的鲁监国,他之所以没能当上真正的皇帝,还是因为支持他的势力太少了。

如果有唐宁支持,监国就和皇帝差不多了,至于最终能不能扶正,自然由唐宁看其表现决定。

既然已经决定扶朱聿键上位,唐宁便不再耽搁,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为朱聿键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然后昭告天下。

今年依然以弘光元年纪年,改明年为唐监国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