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六四章 渡江北上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二六四章 渡江北上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在唐宁推行君主立宪,组建内阁,稳固南方政权时,清廷也遇到了入主中原以来最大的麻烦。

阿济格惨败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京师,清廷大为震动。

此次南征,出动的兵力以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兵力为主,这两旗是多尔衮手中掌握的核心力量,由他的两兄弟率领。

多铎在攻打扬州时,其部镶白旗就损失了超过七千人,而镶白旗的总兵力才两万多人,这一下就损失了近三成。

不过,这并没有伤筋动骨。

可是没想到,刚攻灭大顺政权不久,势头正盛的英亲王阿济格部,会遭逢大败,还败得如此之惨。

其所率正白旗精锐,损失超过一万八千人,连他本人还落在了新军手中。

正白旗总兵力也只有两万余人,阿济格这一下,直接葬送了近七成。

如果将多铎损失的加起来,多尔衮直接掌握的两白旗,几近损失一旗啊。

大清总共才八旗,损失一旗,绝对是惨败了。

更关键的是,这一旗,还是摄政王多尔衮手中直接掌握的。

现在谁不知道,摄政王有如今的地位,除了他的功绩,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手中掌握的实力。

此番他手中实力大损,原本对他掌权不满的人,自然蠢蠢欲动了起来。

不过,那些能够左右权利分配的旗主也不傻,知道现在最大的对手是新军,虽然他们中也有不少人不喜多尔衮的跋扈,但今时不同往日。

大清好不容易稳定,如果对多尔衮动手,大清必乱。

毕竟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也是通过各种上手段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其掌握的实力已经比之争夺皇位时更强了不少。

即便现在手中的两白旗损失不小,但通过一年多的时间,他在其他各旗中也拉拢了不少势力,依然不容小觑。

所以,即便豪格再撺掇,代善、济尔哈朗等更加亲近皇派的实权人物,也变得非常谨慎,不为所动。

现在,大清最关键的问题,不是争权夺利,而是如何应对南方的威胁。

多尔衮自然也知道大清和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他第一时间以防止新军北上为由,将镶黄旗和镶红旗主力调出去,南下支援多铎。

此举分化了京师周围皇权势力对自己的威胁。

接下来,他又主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计划与新军协商划江而治,另一件事是拉拢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这两件事,只要成功了一件,就可以给大清争取到喘息和调整的时间,所以得到了大部分当权者的支持。

清廷的使者还没有抵达应天府,唐宁便已经派出兵力北上,从镇江府渡江,到江对岸的扬州府瓜州镇登陆。

主力是左梦庚部的左军和高一功、李过等投诚过来的大顺军,兵力超过二十五万。

但真正的新军在施琅的率领下,只出兵一个师,万人左右。

当然,新军还有在扬州城抵御清军几个月的黄海如部。

不过,两支新军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但他们不是进攻清军的主力,新军的总兵力比之清军满八旗还要少很多,自然不会一直在前面消耗,在后面压阵就可以了。

反正新军的威名现在也打出来了,是时候让其他投诚过来的军队多出出力。

不然的话,新军消耗太大,可能就压制不住某些人了。

当然,新军在火器上会给予最大的支持,还有后勤物资等等,即便不是亲的,唐宁也不会让那些军队饿着肚子打仗,空着手打仗。

相比于左军,大顺军的战斗意志还是要强上不少,毕竟他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是要找清军报仇的。

现在有了新军做为后盾,他们的底气也更足了。

新军这么大动静,自然瞒不过多铎,他虽然不想让新军渡江,但是无能为力,新军死守扬州不失,恐怕也就是为了今天。

扬州城就是一颗钉子,钉下去了,清军布置的江防就是一个笑话,根本拦不住新军。

在援军就位,大量物资运抵扬州城后,援军加上扬州城中的军队,超过了三十万,但依然没有多铎率领的清军数量多。

多铎其部虽然在进攻扬州城中损失不少,但又收拢了阿济格留在江北的残部,现在兵力加起来,也有四十多万。

但形势对多铎来说,依然不是很乐观,因为他清楚,这四十多万的主力,都是汉军。

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真的不敢恭维,特别是江北四镇的军队,空有庞大的数字,战斗力真的比一般的山匪强不到哪里去。

打顺风仗可以,现在打逆风仗,经常一触即溃,多铎想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改变过来。

现在新军的援军抵达,应该会主动出城作战,不知道在野战中,这些乌合之众能不能稍微有些长进。

部队整顿完备之后,施琅和黄海如各率一部出了扬州城,从两个方向对清军发起了进攻。

而多铎,立即做出应对,他自己和贝勒尼堪各率一部应对。

当然,他也有了和唐宁同样的心思,他所部的镶白旗不再出战,而是命令耿仲明部和孔有德部,还有江北四镇的叛军阻击。

双方在凤阳府、应天府江北段多次发生大战,互有胜负,但战果上,还是新军这一方占据着明显上风。

一方面是新军携大胜之威,士气正盛,另一方面,也与那些叛军心不齐有关,都想保存实力,不想与新军决战。

有的,可能还起着其他心思,现在他们被清军看管得很严,以防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吴三桂。

但清军的做法无法杜绝他们心中的念头,不想把新军得罪得太狠,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再加上新军在火器上占着不小的优势,他们败多胜少太正常不过了。

既然吃的败仗多了,自然要让出一些地盘,新军先后占领了应天府江北地区、凤阳府东南部和滁州大部。

聪明的多铎自然知道问题所在,心中愤懑不已,烂泥扶不上墙,一时之间他也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黄海如与这些败军在扬州城下作战了几个月,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分析出了一些,他觉得还是清军没有及时的整合好那些叛军。

投降得比较久的孔有德部和耿仲明部还稍微好些,那江北四镇的叛军投降才几个月时间,这几个月也都是在扬州与新军作战,损失不小,士气本就低落。

而且,进攻扬州城时,清军多次动用比较过激的手段逼着他们进攻,底下士兵对清军早有不满。

此番连阿济格都惨败,更加对新军产生了畏惧,所以江北四镇的军队对上同样是投诚军队的左军和大顺军,也几乎是十战九败。

新军,也喜欢先向战斗力最弱的江北四镇军队下手,这样可以一步步的消耗敌军士气和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