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六七章 大举北伐(一)

广西狼兵战斗力很强,但是军纪不是很好,此番征调狼兵,稍微费了一番周折,但也从几家大土司手中借来近两万兵力。

唐宁也派人给他们共送去了百万两白银,被允许新军可以到广西招募新兵。

广西兵绝对是最好的兵源之一,唐宁自然也想从这里挖掘出一些优质的新兵出来。

至于军纪不是很好,这是当地土司惯出来的,他更重视的是当地人的彪悍。

军纪问题,放在新军军营中好好练一练,再用军纪约束,根本不是多大的问题了。

毕竟军队的军纪败坏,并不是天生的。

与此同时,在白杆兵和狼兵向应天府方向行进的时候,两支庞大的船队也从广东、福建向着应天府的方向驶来。

唐宁又调集整编好的大顺军郝永忠部、刘体仁部十万,还有整编原大明总兵方国安五万,合兵十五万入武昌府,然后渡江北上进攻黄州府。

吴六奇抽出一个团的新军督战的同时,也尽力保持与前方的联系。

唐宁随又派出整编好的大顺军刘芳亮部,李来亨部八万,原大明总兵王仁之部四万,合计十二万经镇江府北上入扬州府,再继续北上,目标直指山东。

届时,渡江北上的大明军力近六十万,分成三路。

其中中路以施琅、黄海如率领的新军精锐和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为主,兵力最雄厚,实力最强。

此时正和清军三十余万兵力在南直隶西部和西北部进行连番大战,也拖住了多铎部精锐。

西路则以郝永忠和刘体仁的原大顺军为主导,主要目标是攻占湖广北部,再进入河南、山西。

而东路,则以刘芳亮和李来亨部为主导,目标是山东。

如果顺利的话,这东西两路大军就可以直接威胁到北直隶,也就是清廷的统治核心。

为什么唐宁敢将这些本在半年前才败给清军,被清军一路赶到长江以南的军队再派往北方,还给他们定下这么个宏大的目标呢?

要知道,当初李自成百万大军都不是清军的对手啊,被一路打得狼狈而逃,丢掉了已经抓在手上的江山。

现在再用这些败军,是不是很不明智?

其实不然,这是唐宁和参谋部共同协商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今时不同往日了。

当初清军是聚集清军精锐,联合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大批降军对其穷追猛打。

由于兵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差距,大顺军不敌也很正常。

但如今,阿济格一部惨败,精锐损失良多。

原本跟随清军对大顺军围攻的吴三桂、尚可喜,甚至是蒙军一部都投到新军这边了,且此时在南直隶拖住了多铎的精锐部队。

湖广北部、河南、山东,甚至是陕西等地,虽然被清军占领,但由于兵力有限,防守相对空虚。

不少地方甚至是清军指派的降臣自主招募的临时军队对地方进行统治。

之所以如此,还是由于清廷占领这些地方的时间太短了。

没有消灭大顺军、大西军和新军这些对手,他们也没有时间、精力和足够的兵力对这些地方加强防守。

如果没有唐宁派出部队北伐,清廷在这些地方的统治本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因为敢反抗的人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或者被赶到长江以南了,没有什么势力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了。

正是考虑到这些原因,唐宁才不赞同与清廷划江而治,哪怕是暂时的缓兵之计都不用,因为他和参谋部觉得清廷更需要时间。

如果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等清廷腾出手来,肯定会加强这些地区的防卫,到时候再想攻占,花费的代价和精力就太大了。

果然,渡江队伍的第一站黄州府,就占领得非常顺利,守军只有三四千人,其中满八旗还不足一千,怎么是十多万大军的对手。

为了给这些军队更大的信心,唐宁还特意给他们配了两门德式火炮,一门88毫米高射炮,一门105毫米榴弹炮。

当然,这两门炮是掌握在随军的新军手上,只在关键的时刻使用,平时遇到点小麻烦,用配备的红衣大炮就可以解决了。

占领黄州府之后,又先后下汉阳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

这些地方,除了府城,大多连一个真正的满八旗都没有,都是投降的汉臣在治理,听闻新军打过来了,不是立即投降,就是望风而逃。

一路之上,甚至都没有遇到几次像样的战斗。

东路军的战果同样不错,先占领淮安府,然后再拿下徐州府,随进入山东,攻占兖州府。

当多铎听闻唐宁派出的西路军和东路军的连番战绩之后,大骇不已。

但是,他又不敢轻易抽兵去支援。如果派遣孔有德、耿仲明甚至是江北四镇的军队前往,他是真的不放心。

一旦这些人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谁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万一直接举旗向新军投降,那真是直接送上门给新军吞并了。

如果抽调满八旗精锐前去阻击,他同样不放心,因为这边那么多降军,需要足够的力量进行威慑。

否则的话,这些人不但有可能会投降新军,甚至是直接反噬他多铎,将他多铎灭了去邀功,都不是不可能。

无奈之下,多铎只得将情况加急向京师汇报。

其实,在多铎发出求援信息之后,在湖广、山东等地,已经发出了多封救援信息。

多尔衮收到这些救援信息,并在上朝时通报出来后,众大臣皆是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谈判的使者刚回来不久,唐宁就有这么大的动作。

但事情已经发生,须尽快找出对策。

“汉军果然不可信,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大多是汉军或汉臣留守。此番贼军大举北犯,如不派遣精锐支援,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恐皆不保啊。”

“说得轻巧,我八旗军,已有四旗在外,如果要阻拦敌东西路两军,至少要派出两旗精锐主力。”

“如果再派出两旗,留守京师周边便只剩两旗,近在咫尺的山西可有不少汉军,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趁京师防守空虚起什么其他心思?”

“那就把山西总兵姜瓖的人也调出去……”

清廷第一次遇到了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最大的难题:防守。

努尔哈赤成势之后,几乎一直处在进攻方,充分的发挥出了游牧民族的骑射能力,不用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防守那是明军需要考虑的事情,所以清军的作战自由性非常高。

可现在,入主中原之后,他们就在占领和统治广阔的地域。

要尽力保住陕西、河南、山东,以拱卫京师的防御,维护他们的统治。

所以他们也不得不开始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