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七零章 大举北伐(四)

济尔哈朗收拢匆匆返回的骑兵后,连忙下令后撤,但他第一时间派出几千骑严密监视着追来的新军骑兵。

而新军骑兵一改追击敌骑兵,开始冲击行动迟缓的步兵。

虽然敌步兵有着几万兵力,但此时的军心涣散,加上连满八旗都战败选择退却,更是无心恋战。

济尔哈朗自然知道新军的用意,大骇的同时,连忙派骑兵阻击。

但新军骑兵却不与其骑兵多做纠缠,反而分成几支从几个方向不停的袭扰步兵,让清军疲于奔命。

更要命的是,新军的步兵也大举推进,快速冲来,一旦被追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不是姜瓖等汉八旗士兵有些作用,齐尔哈郎恨不得丢下他们算了。

“汉军将士们,鞑子已经不行了,此时不反了他们建功立业,还待何时?难道要与他们一起陪葬吗?”

“鞑子拿你们的命不当命,就因为你们是汉人。现在我们汉家的江山,我们要拿回来了,你们还要当国贼吗?”

“唐大人有令,反正起义者,可以既往不咎,否则格杀勿论。”

新军骑兵一边袭扰,一边大声的对汉八旗进行劝降。

其实,不用归劝,中下层士兵早就意动了,只是没人带头。

能带头的姜瓖等人,又被清军直接控制着。

其实姜瓖也是个有反骨的人,李自成打到山西时,他投降了大顺军。

在清军打到山西时,他又迅速的投降了清军。

正史中,由于清廷对汉将的歧视,再加上手握重兵为清廷所忌惮,在金声桓、李成栋等反正之后,他也跟着反了。

总之,他前前后后反了几次,是个见风使舵之人。

此刻,他自然能够看出清军不敌了,在清军最擅长的野战中,连曾经的手下败军大顺军都打不过了,这以后还怎么与新军争夺天下?

所以,习惯了见风使舵的姜瓖,心中也是想要率军反正的。

但无奈,他被清军看管得死死的,不敢轻举妄动。

他无法轻举妄动,不等于所有人都不敢,他麾下的将领和士兵也不是百分百的听他命令。

“弟兄们,现在新军追得紧,鞑子管不了我们了。现在不反,以后就没机会了……”有军官在军中大喝,其麾下的士兵立即响应。

“反了他们,不反了鞑子,我们就要死在新军手上,投靠新军才是唯一的活路,反了……”

有人带头,就立即有不少人纷纷响应。

济尔哈朗大惊,急令亲兵押着姜瓖去阻止叛乱。

但显然,这个时候姜瓖的命令也不好使了。几万人一乱,除非血腥镇压,否则很难通过命令平息的。

现在能够镇压的,自然只有骑兵了。

可是,这还在打仗呢,齐尔哈郎怎么敢派出骑兵去镇压叛乱,这不是等着新军来收拾残局吗?

无奈之下,他只能派人尽力的收拢还没有反叛的步兵向济南府的方向退去,已经反叛的,只能任由他们而去,还要防止这些人反咬一口。

而新军留下配备冷兵器的步兵收拢那些降军,骑兵和火枪兵则衔尾急追,不给清军喘息的时间。

曾经,清军一路将大顺军从京师驱赶到了湖广,让大顺军损失惨重,闯王李自成和大将刘宗敏双双战死,大顺政权灭亡,经受过莫大的耻辱。

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风水轮流转,现在是大顺军将鞑子追得一路奔逃了。

东路军大顺军主将刘芳亮、李来亨很是振奋,对新军的指挥也越发敬畏。

在追击的几次接战中,新军又取得了几次小胜,主要是由骑兵取得的,其中的原因还是由于济尔哈朗不敢停下来与新军进行更大规模的战斗。

而清军还有着上万步兵随行,拖慢了速度,所以才被新军一次次得手,济尔哈朗既愤恨,又无奈。

一路逃到了济南府城,据城而守,才暂时摆脱了一路急逃的命运。

直到此刻,济尔哈朗才静下心来好好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他觉得自己一开始就错了,不应该选择与新军野战。

不能用原来的想法再去看待大顺军了,投靠新军的大顺军已经完全变了样,不是大清精锐再通过野战就能轻松战胜的了。

多铎、阿济格的例子已然在前,大清精锐在野战中已经不占优势了,骑兵已经无法轻易破开步兵方阵了,特别是新军的空心方阵。

投靠新军的大顺军,显然也学会了这种战术,并及时运用了出来,所以才有如今一败。

幸亏还是他齐尔哈郎行事果决,觉得很难取胜,战斗下去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之后,便毫不犹豫的停止进攻,然后撤退,这才避免更大的损失。

但即便如此,步兵已然损失了十之**,只剩下了不足七千人,主要是汉八旗。

而满八旗和蒙八旗骑兵也损失了不少,超过了六千人,其中满八旗有近三千人。

三千人虽然不算很多,但现在对于大清来说,三千精锐已然是重大损失了,还不知道满达海那边的情况如何,希望情况会好一些。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年轻气盛的满达海可没有济尔哈朗这般冷静和沉得住气。

在新军走出坚守的阵地,摆出空心方阵发起进攻时,他一口气派出万骑冲阵,在战斗陷入胶着时,他又迅速的派出五千援军支援。

双方一度陷入混战,而随军的新军嫡系部队见此情景,也迅速的投入战斗。

真正的新军自然比之大顺军更熟悉的掌握空心方阵,加入战斗后,迅速的改变了战场形势,也让大顺军近距离的见识了新军对空心方阵的运用。

看到己方骑兵伤亡惨重,满达海像是一个输急了的赌徒一般,恨不得将剩下的预备队全部投入进去,被副将死死的拉住才作罢。

于是,承受不住重大伤亡的清军选择了撤退,新军骑兵同样选择了衔尾急追。

真正决定撤退之后,满达海又比济尔哈朗果决了很多,他见识到了汉八旗步兵的军心涣散,不堪大用,于是直接将其抛弃,只带着骑兵匆匆撤到汝州。

由于没有步兵的拖累,满达海的撤离速度自然要快上不少。

其部后一步与新军接战,但却先一步撤到就近的大城中。

当然,这结果就是付出更大的代价,近五万步兵几乎全部损失,骑兵损失超过万人,满八旗损失超过六千,是济尔哈朗的两倍有余。

两旗加起来,损失了近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旗总兵力的近四成,绝对是重大损失。

不知道消息传回京师后,已经习惯取得各种胜利的老将会作何感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