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七三章 兵临盛京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二七三章 兵临盛京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唐监国元年三月四日,唐宁率领五百余艘的庞大船队,六万兵力进辽东湾抵辽河口岸。

随即,唐宁亲率四万兵力登陆,然后北上。

余者两万兵力,以吴三桂关宁军一万两千人为主体,另附三千新军,五千白杆兵调头南下。

为什么不先在山海关背后登陆,反而舍近求远的在辽河口岸登陆四万人,再让另两万人南下呢?

原因很简单,为了出其不意。

唐宁此行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山海关,另一个自然是清廷所谓的龙兴之地,陪都盛京。

相比于山海关,盛京的地位自然更加重要。

如果先让吴三桂在山海关背后登陆再发起袭击,唐宁自己所率领的主力肯定还在海上。

山海关先一步遇袭,清军很可能会第一时间通知盛京守军做好防御,还有沿途的清军各据点,必然会带来很大麻烦。

何况山海关的防御主要是防御北方南下之敌,如果从背后发起攻击,就算不是突袭,也不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所以在出发之前,参谋部就认为要想出其不意的攻占盛京,这个时间差就很重要,要让清军来不及反应。

先从辽河登陆,再顺势拿下盖州卫、再北上攻取海州卫、东宁卫,直逼原沈阳卫,就是现如今的盛京。

如果顺利的话,等吴三桂向山海关发起攻击的时候,唐宁部主力恐怕已经打到了盛京城下。

因为清廷入关之后,为了尽快的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大明残余势力等反抗力量,将八旗主力全部带走了。

多尔衮之所以敢如此做,是因为周边的势力早已经被八旗军打服了,没了威胁,保留一两万兵力驻守一些重要卫所,即可保辽东安全无虞。

就算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从京师再调兵北上支援,也完全来得及,因为没有人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将辽东的八旗军打垮。

当初在入关之时,新军的名头甚至都没人听说过,所以也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在两年之后,会突然有这样一支军队千里迢迢率领那么庞大的船队北上。

哪怕后来在新军声名逐渐鹊起时,也没人往这方面想。

因为远征辽东,不是靠一两万人就能够做到的,当时唐宁手上能够抽调的精锐也顶多只有两万人。

那么点人,唐宁怎么敢几千里北上,不怕后路被人端了?所以那时的唐宁也只是以陆路进攻为主。

但是,唐宁率军从福建北上之后,形势变化得太快了,先是击败阿济格部,又陆续收复吴三桂、明安达礼、大部闯军。

甚至还借来了能征善战的白杆兵、狼兵。

可即便如此,也没人想到,唐宁聚集这些精锐的目标是辽东。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唐宁很可能是准备从山东登陆,对多铎、满达海、济尔哈朗等部实行包抄。

另一种可能是在北直隶登陆,直接威胁京师,但可能性相对前一种情况要小很多。

毕竟京师的防御太严了,凭几万兵力想要攻下防守严密的京师,很难。

当初先帝率十万精兵绕过锦州、宁远分三路突入关内,直逼京师,最终也没能成功攻下京师,随后多次入关也依旧没有攻破京师。

而当时的守城明军,怎么能与如今的大清精锐相比?

现在新军只在部分战场占据主动,只要唐宁不傻,就不会冒这般大的风险,一旦失败,那后果就非常严重。

也许有的人心中可能闪过唐宁会不会北上辽东的念头,但即便有这种念头,也会立即闪过去。

原因很简单,现在对大清来说,关内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大清不可能因为唐宁有去辽东的可能,就提前一步将为数不多的兵力派往辽东。

万一将兵力抽走了,唐宁的目标就是迂回包抄或者直逼京师,那就坏了。

可事实就是,唐宁的目标一开始就是冲着辽东去的,不为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而是攻下其龙兴之地,动摇整个八旗军的军心。

一旦攻占盛京,控制辽东,新军在很多方面就占据更大的优势。

当然,说来说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清军的水师力量与新军相差太大了。

新军跑到海上去,旱鸭子的清军没有丝毫办法,所以也就没办法追踪新军的踪迹。

为了达到更佳的突袭效果,唐宁很奢侈的一上来对付盖州卫、海州卫、自在州几个据点时就动用德式火炮。

由于条件原因,这些据点一没有护城河,二没有瓮城,城墙也不高。

88毫米高射炮几炮就可以将城墙轰塌,然后以狼兵为先,迅速的从缺口处发起进攻。

沿途的这几个稍大些的据点,没有一个正规军兵力超过一千的,但是,清军的反抗出奇的激烈。

原因无他,女真人从小就在白山黑水中长大,大部分人拿上武器就是一名不错的士兵。

所以,在看到城池被成千上万的人攻击时,城内的很多女真百姓也自告奋勇的拿起武器反抗。

女真能够迅速的崛起,当真不是没有道理的。

敌人的激烈反抗,给新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唐宁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小据点上,突入城内之后,他迅速的派出了真正的新军与敌人进行巷战。

唐宁带来的新军,每一营都有一个排的士兵配备德式武器,巷战之中,武器的作用更大的发挥了出来。

再在新军的优势兵力之下,清军即便反抗再激烈,也只能不甘的被镇压下去。

然后,唐宁留下少部分兵力稳固占领的卫所,自己再亲率主力继续北上。

花了二十几天,才一路从盖州卫进击到了盛京城下,这比预想的时间足足多了一倍。

从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在五天前,吴三桂部终于攻下了只有几千人驻守的山海关,山海关正式落入新军之手。

唐宁没有命令吴三桂抽出兵力支援,不管清军的援军经不经过山海关北上,山海关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真的等清军的援军出现在辽东,吴三桂再抽出兵力支援也不迟。

此时,唐宁亲率的兵力已经不足三万人,除了战损之外,剩下的被安置在沿途占领的卫所,以保障后路的安全。

但即便如此,唐宁手中的兵力,也是盛京城中清军的四倍。

不过,唐宁却不敢小瞧只有六七千兵力的盛京,城中居民全民皆兵都不是不可能。

而且盛京作为清廷的陪都,各方面的防御措施自然不是沿途的那些卫所可以比的。

从观察到的敌人情况可以看出,盛京守军很可能在几天前就知道新军打过来了,那些卫所虽然被新军攻占,但也成功的拖延了一些时间,让他们多了一些准备。

新军原本的突袭计划,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