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九一章 狙击张献忠(下)

张献忠、孙可望等人,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街道两边的百姓跪在地上恭敬的模样,甚是意气风发。

其人不知,在若六十丈距离的一层小阁楼上,正有几双眼睛在死死的盯着他们。

“目标距离五十五丈,射击条件良好……”微瘦青年左侧的狙击手说道。

“目标距离五十四丈左右,射击条件良好。”右侧的狙击手也轻声道。

微瘦青年目光微凝,依然没有下令,因为他清楚,目标离得越近,就会越大,射击的角度也越好,精度也就越高。

但是,离得越近,暴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过,要暴露也是射击之后暴露。

但是,为了百分百的完成任务,他觉得哪怕暴露的机会大一些,也是值得的。

所以,他宁愿再等等。

张献忠和孙可望都不知道,有两个黑洞洞的枪口各锁定了他们。

他们的前面是一大队步兵,而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高高在上,前面根本就没有阻挡物,所以非常的显眼。

终于,目标进入到了四十丈内,都已经进入到了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更别说98k了。

“汇报射击条件。”微瘦青年终于出声道。

“射击条件良好。”

“射击条件良好。”

两个狙击手连忙轻声答道。

微瘦青年点点头,又继续道“好,你们锁定目标,现在听我命令,然后同时开火。”

“预备,三,二,一,开火……”

“砰”听起来只有一声枪响,实际上是两枪,因为两个狙击手几乎是同时扣动了扳机。

三十几丈的距离,百来米左右,对98k来说,真的是非常俱佳的射击距离,何况还配备了狙击镜。

几乎是同时的,完全暴露在枪口的张献忠和孙可望的身体同时一震,然后双双一歪,从马上摔下来。

这突然的一幕,让整个场面似乎都凝固了一瞬,然后才听到各种喊叫声。

“有刺客,保护陛下……”张献忠的亲卫立即从马上跳下来,将摔落马下的张献忠保护起来。

前面的步兵立即一停,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戒备的看着四周。

“啊……”这突然的一幕,自然不是谁都能够承受的,特别是没经过训练的普通百姓,立即有不少人尖叫着要逃离这片恐怖之地。

大西军现在只想好好控制住这一块区域,以防有刺客再杀进来,所以也没办法将那么多乱跑的百姓控制住。

他们没有发现,大部分人是逃离这片区域的,但有两人好像是慌不择路,居然冲到了这边。

两人对视一眼,转过身去,从怀间掏出一物,猛的一拉,然后转身毫不犹豫的丢向了人群。

他们这一扔,自然一下子暴露了,十多个看到他们两人扔东西的大西军顿时七嘴八舌的暴喝,“什么人,给我拿下。”

正在这时,“轰轰”的两声惊天爆响,火光、烟雾冲天,本是围在一起保护张献忠和孙可望的将领、亲卫,顿时被掀飞一片,惨叫声响起一片。

原来,新军情报局的行动队为了多一层保障,在狙击之后,又趁机扔了两枚手榴弹。

如果这还不死,那也只能说张献忠和孙可望的命太大了。

这两声爆炸,一下子让场面更加混乱,两名行动队的队员,迅速的混进人群中,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身血污的张献忠和孙可望被紧急的抬到所谓的皇宫中,几个御医第一时间被召唤过来。

看到两具血污的身躯,其中一个根本认不出是平东王孙可望,一个个心惊胆颤的。

经过诊治,确认那个已经认不出来是平东王孙可望的身体,都已经彻底凉了,显然早就死了。

而他们的大西王张献忠,居然神奇的还没有断气,几个御医几乎是被刀架在脖子上,使出浑身解数,花了几个时辰,才将张献忠救醒。

当然,只是救醒,并非是救活。

安西王李定国、抚南王刘文秀、定北王艾能奇三人都是张献忠义子,此刻也都在成都府整军。

听闻消息后陆续赶来,生怕耽搁御医救治,所以三人一直在外面等候,没有进来。

张献忠醒来之后,意识还算清醒,得知孙可望已死后,没有多说什么,立即下令召见李定国几人。

在外面等候的三人连忙涌入,来到张献忠榻前。

张献忠似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声音虚弱的叹息一身,对榻前的三人道“我张献忠一英雄,却这般丢得性命,天意也。”

“实不该鬼迷了心窍,与鞑子牵扯。”

“唐宁小儿乃不世枭雄,这天下,恐怕迟早是他的。我等起兵,实为痛恨这天下不公,痛恨这昏庸朝廷。”

“但如今,我们早已经把最开始的念想忘掉了,开始争权夺利。李自成也一样,所以他死了。如今,我也要死了。”

“我们没做到的事,唐宁小儿做到了,他能让江南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你们不用想着为我报仇了,你们不是唐宁小儿的对手,此番他只杀我与可望,就是警告。为了天下太平,还是归顺应天府吧。”

“就算你们想为我报仇,也不要再与鞑子牵扯,实为不义。我这一生中,最后悔,就是此事。”

“就算你们想与唐宁争一争这天下,也要先灭了鞑子,切不可再犯李自成一样的错误。”

张献忠断断续续的说了很多,越说精神越好,李定国几人知道,这是回光反照的迹象。

张献忠乃一枭雄,杀人如麻,但从其言语中,没有丝毫提及自己手上沾染的无辜性命,显然没有悔意。

但其却多次提到不该与清廷有所牵扯,更劝诫李定国等人不要再与清廷有所联系,甚至愿意让他们放弃报仇。

可见,其对自己在人生最后关头选择为了利益与清廷暗中媾合,是颇为后悔的。

此前,在李自成被杀之际,清廷有劝他投降,并威胁不投降即讨之。

随后,在新军刚北伐之际,清廷又多番与他有联系,改以重大利益劝其进攻新军。

都被其不屑一顾,因为他八大王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底线,打心里有些看不起鞑子。

但最后,为了利益,他亲自踩过了自己设立的底线,之前不甚在意,临死之际,才幡然醒悟,于是有了这番言语。

一个时辰之后,一代枭雄张献忠就此闭上了双目,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