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九九章 众叛亲离的清廷

一旦做出撤离盛京城的决定,清廷的动作还是非常快的,显然他们也不是毫无这种心里准备,只是需要一个充分的借口。

多铎的战败和身亡,就是最好的借口了。

浩浩荡荡的近十万人,由满八旗军队和几万城中居民组成,拖家带口,带着悲伤、阴郁的心情从盛京城北的福胜门和城载门两道门向着北方而去。

在清廷撤离盛京城时,其另两条大军也与新军多有交战。

虽然对江北四镇步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是并未能将其击溃,更无法阻挡新军前进,而自身的伤亡也不小。

由于多铎部的悲惨下场在前,所以清廷不再逼着他们与新军发生决战,也没有下令让他们与撤出盛京城的队伍汇合,以保存有生力量对新军予以牵制和监视。

九月二日,新军西路军和中路军得到命令,两路大军的骑兵全部被抽调出来,共计两万五千人左右,由吴三桂率领,脱离大部队汇合一起,放开速度直接向北方追去。

他们的目标,自然是撤出盛京城的清廷大部队,这些人带着那么多徒步行走的居民,速度自然不会快到哪里去。

其实,在清廷撤出盛京城时,新军情报部便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毕竟盛京城中一直隐藏着新军潜伏下来的情报员。

之所以让他们先走两天再全力追击,是因为想让他们逃得更远一些。

如果在他们出城不远就全力追击,说不定就会让他们改变注意,在自知无力拉开距离时,会将拖慢速度的几万居民又重新送回城内。

这些人一旦回城,肯定会增加城防力量,到时候攻城就会麻烦了不少。

果然,在清廷得知新军大队骑兵正在追来之时,不是选择再返回盛京城,而是加快北逃的速度。

同时,多尔衮又命令牵制和监视新军中路军的万余骑兵与大部队汇合,加强防卫力量。

在九月三日,行动速度最快的西路军最先抵达盛京城下。

但是,新军主力对盛京城未有丝毫留恋,掠过盛京城,继续北追,只留下近四万人拿下盛京城。

因为新军从获知的情报得知,盛京城内只有不到五千的老弱残兵,还缺少火炮等各种守器器械。

在此情景下,用十多万人打这样一座城池,自然没有必要。

而原本将进攻线路瞄准盛京城的中路军,也修改了行进方向,直接往北追击。

九月十日,盛京城再次被新军攻城,守城的老弱残兵,除了近千人被俘之外,其余全部战死。

与此同时,吴三桂率领的两万多新军骑兵,已经将目标锁定了清廷逃往北方的大部队。

此时清军的队伍中,有满八旗兵力若五万人,其中还包括原牵制新军中路军的万余骑兵,余者六万余人,则是盛京城中居民。

清军曾想壮着两倍有余的兵力优势,准备一举将追击而来的新军骑兵给击溃。

但是,新军骑兵没有随军的百姓负担,吴三桂也不是无能之辈,他不直接与其决战。

如果清军追击,就引诱其与大部队拉开距离,然后再寻机冲击其没什么防护力的百姓队伍。

看出了新军意图之后的清军越发畏首畏尾,被新军弄得精疲力尽。

为了防止清军获得物资补充,吴三桂还派出一支队伍绕过清军大部队深入建州,将沿途的部落和百姓聚集地的物资进行收缴或者焚毁。

但甚少杀戮,原因很简单,让清廷和其百姓看到,新军不是嗜杀之军,新军愿意收编顺民。

同时,这些物资被收缴和被毁的百姓,在与赶来的清廷逃难大部队汇合之后,又可以进一步增加清廷的负担,除非他们不顾这些人的死活。

但如果这般做了,那就是离心离德,清廷最后一点凝聚人心的道路也被封死了。

果然,吴三桂此举,让清廷上下非常的愤怒,但又非常的无奈。

其实,事已至此,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带着这么多百姓,根本不可能从新军手中逃到安全的地方去。

如今新军的西路军和中路军依然在奋起直追,东路军也开始进行包抄,带着这么多百姓,迟早会被追上,到时候被四五十万新军包围,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但是,这些盛京城中的百姓,大多都是满八旗精英的家眷,有多少人愿意舍弃自己的家眷只顾自己逃命?

可如果不舍弃这些拖慢速度的百姓,等新军东路军主力追击过来,不但这些百姓保不住,连带着满八旗最后的精锐也都要丧失,大清也将不复存在。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继续上路,随即又传来了另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科尔沁部正式拒绝提供任何帮助,甚至拒绝满州人过境科尔沁,即便孝庄文皇后亲自出面,也没有任何作用。

他们甚至还威胁,如果满州人不听劝说,擅自进入科尔沁部,他们只能携手新军发起进攻。

科尔沁部的意思很明显,不想惹祸上身,连与大清关系最亲密的科尔沁部都离心离德了。

其实,这也在意料之中,科尔沁部与大清再亲密,也不可能陪着大清一起灭亡。

现在在科尔沁部眼中,大清已经是夕阳西下,迟早是失败,为了自己的部落,怎可能随大清一起覆灭。

科尔沁部几个部落,大多选择观望,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明安达礼所在的西鲁特氏,已经准备出兵。

因为明安达礼早已经投降新军,之前也随唐宁一起征辽东,此际其所部又一起追击清廷的最后力量。

虽然不是主力,但其本人却是得到唐宁青睐,受到重用。

此番将清军追击到科尔沁部不远处,作为西鲁特氏的首领,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以便给自己部落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他跟随唐宁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唐宁没有过多的掩饰自己的野心。

覆灭清廷不是其终点,不然的话,唐宁征剿日落西山的大清,何须用到五六十万大军,另外还有上十万精锐在山海关驻守,肯定有其他目的。

其用意自然是在大清覆灭之后,继续向外扩张,与满州族相连的科尔沁部,必在其扩张范围之列,而且还是首当其冲。

与其被动被唐宁吞并,还不如趁其未主动下手时,先一步归顺,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