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三零八章 进军察哈尔部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三零八章 进军察哈尔部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在休养了两年多之后,唐宁觉得是时候该逐步清除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了。

先不说强大的喀尔喀部,几十年之后说不定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依然会崛起,还有北方的罗刹国,皆是大患,必须要将这些威胁尽快扼杀在摇篮中。

当然,这些只是一方面原因,说白了,他不想落下西方殖民者,也想参与这场浩大的竞争中,否则的话,以后自己就要成为被掠夺者了。

唐宁聚集了五十多万大军,其中十五个骑兵师、三十六个步兵师,分三路从漠南开始进攻。

一路从北直隶直接北上进攻察哈尔部,一路从辽东进攻察哈尔部,另一路从努尔干都司进入科尔沁部未归顺的部落。

面对大明汹涌而来的大军,科尔沁未归顺各部纷纷归降,一方面确实是威慑于大明军的强大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孝庄和明安达礼等出身科尔沁部的人影响的结果。

科尔沁部投降的四万多降军,除了少部分直接留用作为向导之外,其余皆调入关内接受改编和训练。

随即,三路大军开始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对察哈尔部发起进攻。

曾经的清廷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很是悲愤,痛斥唐宁不守信用。

其实,当初唐宁与他们并未达成任何协议,只是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合作而已,双方各自得到了好处,现在说唐宁不守信用,好无道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达成了什么协议和条约又能如何?

协议和条约的签定,本就是为了撕毁的,只看是什么时候罢了。

当初察哈尔部各首领相信了新军使者的话,觉得双方最大的敌人是清廷,只要将清廷重创,双方都可以安定下来了。

察哈尔部可以摆脱清廷的控制,大明可以收复辽东,皆大欢喜。

察哈尔部甚至坚信大明短时间之内无法对察哈尔构成什么威胁。

但事实变化太快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唐宁将清廷从关内赶出之后,还不满足,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又迅速的发起了进攻。

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曾经那么不可一世的满八旗,一败再败,一退再退,直到退无可退,然后只能无奈的向新军投降。

从退出关内到灭亡,前后加起来不足半年时间,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但事实已经发生,也不由得察哈尔部各首领不信,立即加强了对大明的提防。

但是,大明在灭亡清廷之后,却没有再妄动,只是安心的经营努尔干都司,大量汉人迁入人烟稀少的关外地区,开垦荒地,建立村庄、修建城池。

短短两年时间,原本人烟稀少的关外地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人开垦了大量的荒地,种植了诸如玉米、马铃薯、番薯、水稻等农作物,而且产量都不低。

没想到荒芜的关外不毛之地,居然这般适合农耕,听说这是光明王唐宁大力推举的结果,特别是水稻。

之前在关外是很少种植水稻的,但光明王为了推广水稻,不但免费提供种子,还提供各种补助,这才让一些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植风险高得多的水稻。

但结果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关外种出的水稻口感非常不错,受到关内大家世族的亲睐,农民的兴致顿时提升了起来,第二年种植水稻的就更多了。

察哈尔部与关外相连,双方之间多有贸易,察哈尔部需要大明的粮食、各种金属等,而大明需要蒙古的优良战马,各取所需。

不过当时,有不少人是反对用战马与大明进行交易的,因为他们清楚,壮大了大明,以后恶果很可能作用在自己身上。

但是,除了优良的战马,察哈尔部能够吸引大明的东西真不多,大明不从察哈尔部进口战马,虽然有些影响,但并不大,因为满州族也可以驯马、养马。

可察哈尔部没有大明的各种物资,就有些艰难了。

所以,这种贸易一直没有中断,直到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已经积蓄起力量的大明在光明王唐宁的率领下,果然开始兴兵。

实力并不弱的科尔沁部甚至直接不战而降,不但没能帮助察哈尔部抵挡一二,还影响到了各部的信心。

如今,察哈尔部需要面对大明军三路大军几十万人的进攻,怎么能够抵挡?

要知道,其光是骑兵,就有二十万之多,包括之前骁勇善战的八旗军和关宁军,而察哈尔部连十万军队都很难凑出来。

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明精锐,察哈尔部内部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的赞同决一死战,有的则赞同向西转移,还有的赞同投降,毕竟对他们来说,他们之前已经投降过清廷,再投降更强大的大明也无可厚非。

互相之间,谁也无法说服谁,结果各部落便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苏尼特部在腾机思、腾机特等的率领下,向喀尔喀部逃去。

乌珠穆沁、浩齐特、克什克腾几部在阿布奈的率领下,准备集中力量主动迎击大明军的北路军,以期能够先破明军一路,然后再与明军游战。

而敖汉、奈曼等几部决定先暂时观望,等待阿布奈与明军的战斗结果再做决定。

大明军北路军的主帅是黄海如,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他现在已经沉稳了很多。

面对阿布奈主动率军迎击,黄海如虽然有信心能够战胜之,但为了减少损失,他没有主动接战,反而向西南方向转移,与东路军靠近。

知晓了黄海如部的意图,阿布奈不由心中大急,主动出击本就冒了不小的风险,却是没想到,明军北路军即便占据兵力优势,依然不敢正面交战。

但是,阿布奈清楚,自己要想取胜,只能先取一路,一旦明军两路,甚至是三路大军汇合,自己将没有任何胜率。

所以,不想功败垂成,他只能率军追击。

因为他知道,明军是骑兵和步兵组成,而他自己主要是骑兵,整体速度肯定超过明军不少,在明军两路大军汇合之前,完全可以追上。

果然,一天之后,阿布奈追上了黄海如部明军,不过此时的黄海如部,已经整齐列队,并摆好阵形。

七个步兵空心方阵一字排开,之间间隔近一里的距离,间隔的距离中间是炮兵阵地,后队是大量骑兵整装待发。

看到这种阵形,阿布奈头皮一阵发炸,当初归顺清廷时,他是听闻过新军的空心方阵的。

后来他亲自随豪格支援盛京城,唐宁当时只摆出了一个巨大的方阵,但即便如此,也重创骁勇善战的鳌拜部,满州第一勇士鳌拜当场战死。

现在,他阿布奈面对的,却是七个万人空心方阵,还有超过五万的骑兵,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