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八十七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出现在外面人的眼中。

而直面在两个老者眼前的,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接触过官场的他们,一眼便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身上那不一般的军伍气息。

年轻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却拥有一种与这个年龄完全不符的气质。

唐宁神色一正,微躬身,并拱手行礼道:“后生唐宁见过两位前辈。”

两个老者相视一眼,连忙上前扶起唐宁,说道:“唐大人多礼了。”

唐宁起身,又拱手询问道:“二位可是奉新二宋,宋应升和宋应星前辈?”

左侧个子稍矮点,年龄稍长些的老者首先说道:“老夫正是宋应升。”

对宋应升的事迹,唐宁了解得不多,作为家中兄长的宋应升,没有三弟宋应星影响那么大,但唐宁对他还是很敬佩的。

因为按照正史中,在两年后,宋老先生看到大明复国无望,在悲愤交加中服毒殉国了。

宋老先生殉国之后,作为三弟的宋应星便隐居了,宁愿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也拒不出仕。

先不说二位的成就,光是他们这份大义,就不知道要盖过当今多少士族大夫。

对这样的前辈,唐宁是打心底里敬佩,所以只要有一丝可能,都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招到自己这边来,不让他们的才华和忠义付诸东流。

“老夫宋应星,家中排行老三。”旁边的老者也自我介绍道。

“唐大人,里面请。”宋应升抬手相请道。

“宋前辈客气了,称我唐宁即可。”

“唐大人,你是朝廷亲命的潮州总兵,我兄弟二人如今是平民,怎能落了礼数。”

见两人坚持,唐宁也不再多说,直接跨步而入。

宋云婉也跟着进来了,其他人则关门守在外面。

落座之后,宋云婉给三人倒上茶水,自己退到一旁。

唐宁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道:“两位前辈见谅,此次特意留下两位前辈,是有个不情之请。”

两兄弟相视一眼,还是由老大宋应升出声说道:“唐大人旦说无妨。”

唐宁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两位前辈应该也看到了,我潮州府上下,正在大力积蓄力量。”

“这不是我唐宁想做潮州王,而是想为以后多积攒一些反抗的实力。”

“因为潮州府往南,就只有大海了,等敌人打到这里,我们便退无可退。”

“现在多积攒一些实力,以后就可以为大明多积攒一些生机。但是,潮州上下百废待兴,不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大量的有能之士。”

“人力和物力,我都已经在想办法解决,唯独有才能之人是怎么都不嫌多的。”

“晚辈与两位前辈神交已久,多次期望两位前辈能早些来到我潮州府。没想到上天垂怜,让我今日得偿所愿,希望两位前辈一定要留在我潮州。”

宋应升摆了下手,叹息的说道:“唐大人实在是过赞了,京师被破之时,我兄弟二人为朝廷命官,却毫无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陛下罹难。”

“亡国之人,何以颜面得此谬赞?”

一旁的宋应星,也是满脸的伤感。

看来大明的灭亡,是兄弟二人心中永远的痛。

唐宁立即正色道:“大明灭亡,错不在二位,而是那些尸位素餐之人。”

“唉,事已至此,不说也罢,不说也罢。”宋应升再度叹息一声。

稍微控制了下情绪,宋应升又问道:“难道唐大人,想要凭这一府之力光复我大明?据我所知,唐大人手下可用兵力,不足五千。”

“新军战力,老夫也有耳闻,但是闯军、建虏军,皆几十乃至百万,如何力敌?”

唐宁立即振声道:“前辈不知,我新军出自红莲山,去年底也不过三百人。今年三月我们进驻黄冈,兵力发展至两千余人。”

“六月进至潮州府城,目前兵力已近五千。如今幸得潮州上下百姓支持,兵力依然在稳步扩张,我军士气、意志,皆非那些乌合之众可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以微末之身,出红莲山,蔓延至黄冈,再至整个潮州府。”

“以后,我们的影响会席卷整个广东,福建,江西,乃至整个南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大明不复?”

听到唐宁所说的一番话,宋应升几乎是激动的一站而起,神情激昂的复述着刚才所说的一些话,一些激动人心的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好,说得好啊……”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大明不复?”

突然,宋应升面朝北方,双膝一软的跪倒在地,痛哭着道:“陛下啊,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大明不是亡于你,是那些做臣子的没有尽力啊。”

“他们没有团结在陛下身边,没有和陛下齐心协力,才让我大明灭亡的啊……”

宋应星连忙扑过去,扶住兄长,神色悲戚。

看到两位老人如此,唐宁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走到两位老人身后,并没有去搀扶,而是默默的站着。

因为他清楚,两位老人心中压抑的情感太沉重了,若非如此,宋应升老前辈怎能走上服毒自杀这条路?

稍一会儿之后,两人才慢慢的平复心中的悲伤,唐宁连忙上前将两人扶起。

兄弟两人控制好情绪,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宋应升转身看向唐宁,拱了拱手道:“草民宋应升,但凭大人差遣。”

“草民宋应星,也愿意为潮州府尽绵薄之力。”

唐宁连忙躬身行礼道:“唐宁在此代潮州府上下,谢过两位前辈成全。”

随即,唐宁又对宋应升道:“前辈,我想让你就任潮州同知,如何?”

同知,是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官。

唐宁让宋应升这个平民直接担任潮州府同知,倒不是他心血来潮不按资历的胡乱任命。

其实,宋应升前辈已经为官多年,突闻国难才一病不起,卸任前的官职就是同知,也是在广东。

所以,这顶多算平级调动,连升迁都算不上。

至于唐宁此举有插手广东政务之嫌,现在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一步一步的和某些人虚与委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