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一三二章 燧发枪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一三二章 燧发枪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0:52 来源:笔趣阁

吴殳结交并非只有武者,在知道潮州府重视各方面人才之后,也向其他好友去信举荐。

这其中就有医学家、思想家傅山,理学家、文学家陆世仪等。

当然,单兵个人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能够团体协作,毕竟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

所以兵学、阵法都尤为重要。

而吴殳同样精通兵学、阵法,他对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茅元仪的《武备志》等兵学巨著都有过精心的钻研,他的《手臂录》中便吸收了其中的精髓。

现在,《纪效新书》《武备志》和《手臂录》等武学、兵学巨著,都是新军的必修教材。

需要的武器,则有精通兵器锻造的宋应星提供支持,潮州府的兵工厂可以及时的将所需武器锻造出来。

这就是整个运行系统完备的好处,不用担心某个环节跟不上而影响整体的运行。

正当唐宁看得有些入神的时候,宋云婉走上前,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

唐宁微微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立即说道:“走,去看看。”

大约一柱香时间,唐宁出现在了兵工厂。

听闻唐宁来了之后,宋应星第一时间拿着一支长枪出来了,和鸟铳很像。

这自然不是鸟铳,一把鸟铳也不值得唐宁跑过来,这是兵工厂制造出来的第一支燧发枪。

能这么快,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有大明燧发枪发明人毕懋康的《军器图说》做参考,还有现成的西洋燧发枪做研究,又是宋应星这个兵器大家亲自负责。

什么都准备好了,造不出来,那才稀奇。

燧发枪与火绳枪最大的区别是改进了点火装置,火绳枪是通过点燃火绳来引燃火药,火绳的燃烧不但慢,还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

而燧发枪的点火装置主要依靠燧石,就是常用的火石。

通过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火石会重重的打到火门边上,擦出火星,从而引燃点火药。

这种引燃方式,叫撞击式燧发机,所以这种燧发枪也叫撞击式燧发枪。

宋应星指着唐宁手中的燧发枪说道:“我们试过了,这种燧发枪在射击距离上,并没有显著提升。它简化了射击过程,所以在发射速度上有了不小的提高。”

“和西洋人的燧发枪对照过,除了样式有一些区别之外,其他方面都差不多,我们暂时也无法对这款枪做出多大改进。”

听到宋应星的解释,唐宁也可以理解,毕竟燧发枪和火绳枪最大的区别是在点火上。

这就像一个用火柴点火,一个用打火机点火。

燧发枪就像是用打火机点火,点火速度快些,受环境的影响也比用火柴要好些。

所以主要只提升了射速也可以理解,光是这一点已经非常重要了。

不管任何时代,枪支的射速都是一项重要指标,仅仅靠这一项,燧发枪就可以取代火绳枪了。

“宋院长,我们先造一批出来,然后试枪,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就大量的造。我们不造鸟铳,就造这款枪。”

虽然唐宁已经决定量产燧发枪,但对唐宁来说,现在这种燧发枪也只是一种过渡枪支。

因为只要解决了几个技术难题,这款燧发枪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大,比如在枪管中加装膛线。

有了膛线,子弹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也更高。

膛线技术早已经出来了,西方人一百多年前就会了,现在唐宁也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了相关技术。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子弹,子弹问题不解决,有膛线比没有膛线的枪装填速度还要慢很多。

正因为如此,即便有膛线的枪能大幅度提升射程和精度,但线膛枪还是被人扔到垃圾堆中,只作为实验枪用。

现在还是滑膛枪的天下,没人能忍受线膛枪那慢得令人发指的装填速度。

按照正史,直到两百年后米涅弹的出现,才迎来了线膛枪的时代,第一款大规模列装的线膛枪就是米涅步枪。

而且是先有的米涅弹,为了配合此弹,才有了米涅步枪,所以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很明确了。

唐宁有查过米涅弹的资料,他知道大概的原理和构造,但他自己不会造,所以将自己所知的信息全部告诉给了宋应星。

如果造出了米涅弹这种类型的子弹,由此就可以设计出新式步枪,新军的武器又可以来一次集体升级了。

唐宁阻挡不了欧洲军队列装燧发枪的步伐,但如果自己这边列装了更新式的步枪,那么在单兵武器上,就可以全面超越西方了。

当然,目前这款枪还只存在于理论,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关。

但唐宁相信,这应该难不倒宋应星这个兵器大师,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应该能够研制出来,所以这个项目也是当前兵工厂的主要项目之一。

其实,宋应星最初并不想将精力浪费在米涅弹上,他的野心更大,想直接研制后膛枪。

因为他通过98K等德械武器,看到了后膛枪的巨大优势。

对宋应星独到的眼光,唐宁很是佩服。

因为在两百年后,后膛枪真正问世时,很多枪械专家都抱以排斥的态度,觉得前装才高级,后装枪无疑是用屁股吃饭,恶心至极。

所以还给后膛枪取了个外号,叫“灌肠枪”。

最终,后膛枪通过几次实战彻底的证明了自己的巨大优势,才被人们普遍接受。

而后膛枪,也是终结米涅步枪的“罪魁祸首”。

作为后来人,唐宁自然也更青睐后膛枪,后膛枪迟早会替代前膛枪,但以眼下的技术条件,难度要大了很多很多。

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子弹,后膛枪的发射原理与前膛枪就完全不同了,从一出现就是针发式射击。

这种击发方式的首要条件便是子弹要有底火,通过击针冲击底火,将发射药引燃,从而起到击发子弹的目的。

现在研制底火的条件很不成熟,虽然其中一种关键的材料雷酸汞已经被欧洲人研制出来了,但真正的底火要差不多两百年之后才出现。

底火的问题要复杂多了,可供唐宁解释的信息也不全,所以唐宁对研制出底火也没有多大信心。

而且时间完全不够,这才说服宋应星先研制米涅弹。

当然,唐宁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这从他特意交代所有配备德械武器的士兵要回收弹壳就可以看出。

如果要复装子弹,底火的问题就要先解决。

而有了底火之后,哪怕是制造不出金属弹壳,用纸来做弹壳也可以解决子弹的问题。

因为在金属子弹出现之前,人们就是把底火、发射药还有弹头用纸包在一起做成纸壳枪弹。

现在,唐宁就决定把这种技术用在自己的第一款燧发枪上,虽然没有底火,但可以将弹头和发射药包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重要好处,一是可以提前将这种弹药在兵工厂生产好,在实战中就可以加快士兵的装填速度,因为不用将发射药和弹丸分开装填了。

现在都是先装填发射药,然后再装弹丸,这无疑繁琐了一些。

另一个好处是,这样提前装好,可以很好的控制发射药的量,做到定量。

如果在作战过程中由士兵自己装填发射药,再装填弹丸,发射药的多少只能凭感觉。

发射药量如果精确了,那射击的精度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所以,别看这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技术,实用性可是很大的。

现在这个技术欧洲人还不知道,唐宁只告诉了自己这边以宋应星为首的技师。

至于用什么纸最好,相信他们实验几次应该就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