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五十五章 得天之助?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五十五章 得天之助?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07:04:02 来源:笔趣阁

唐宁自然不想看到事情这般继续下去,于是借此机会,他立即推行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

首先,唐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登记造册的青壮中挑选了两千新兵,并立即着手训练。

在前期的训练中,他们并不算正规军,所以只需要给他们食物和少量饷银。

但训练之余,很多事情却可以安排他们去做。

剩下的,三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也是一群可观的劳力,这些有手有脚的人不能让他们心安理得的每天接受施舍,必须付出劳动。

正好城墙需要修缮,城内人员不断增加,已经有些不堪重负,所以唐宁计划以现有的城池为基础进行扩建。

现在的黄冈城当做内城,扩建的部分当做外城。

其次,唐宁鼓励贸易,提升商人地位,为此他自己也建立了几座工厂,主要从事盐业和纺织。

盐业,就是他从军火库中拿出的军用物资,因为拿出来都是成袋装的,所以需要加工一下,变成更小的包装,方便进入千家万户。

至于贩卖私盐犯不犯大明律例,现在谁还有能力管到他唐宁头上?

至于纺织,主要是进购生丝棉麻进行再加工。

当然,在这两项主营业务内,还夹杂着香烟、火柴和打火机的销售。

这几种东西由于唐宁的控制,量放得很少,但却是一本万利,这段时间的不少开销就是靠这个顶着。

但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想要安稳的做生意可是不容易。

为了保障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成立了历史上的第一家镖局:顺风镖局。

按照商队规模大小,他将新军战士以五到十人为一组,负责护送商队到潮州和漳州两地。

因为漳州是姜世英叛军的起源地,双方达成了协议,有新军做保护伞,只要不做出格之事,相信姜世英军不会为难。

至于潮州,不管是美世英军还是官军,暂时都不愿意招惹新军,所以这里也会比较安全。

只要这两方势力不为难,一般的山贼、劫匪之类的,应该不是配备了冲锋枪或者机枪的新军的对手。

顺风镖局收费合理,再加上唐宁的名声在外,所以有想法将生意做到两府其他地方的商户,还是很愿意去试一试的。

除了以上几点,唐宁还大力推动生产。

由于战乱的原因,黄冈城周围有大量荒废的土地无人耕种,眼下正是春夏交替之际,适合耕种。

于是,唐宁先将土地按人口和劳力分配给各户耕种,并提供种子和农具。

耕牛的问题有些麻烦,但也在努力解决,暂时耕牛数量不够,就只能用人力充当。

为了让人们放心耕种,他初步颁布了一个三年的税收律法,税收不高。

只要不出现大灾颗粒无收,按照分配的土地耕种,养活一家问题不大,还会剩有余粮。

如果出现灾情无法自给,则可免税。

之所以是一个三年的税收律法,是因为该律法规定,这三年内只按照税法上规定的比例收税,绝不再以任何名义加税,更不会提前收取三年之后的税。

这条税法的核心内容看似没有几条,但却是百姓最在意的,大明的灭亡和胡乱收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崇祯当政以来,本就朝政糜烂,再加上天灾**,战祸连连。

崇祯为了平定内乱外患,不得不一次次用兵,但用兵就需要大量钱财。

多年的战争早已经将大明的国库消耗一空,面对国家的困难,那些士绅豪族晃若未见,只顾兼并土地、中饱私囊,继续掏空着虚弱的大明。

于是,崇祯不得不一次次向普通百姓加重赋税,甚至将几十年后的税都提前收了,但依然杯水车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每天都在偌大的大明上演着,逼得人们走投无路,揭竿而起者一呼百应。

越乱,就越需要武力镇压,越镇压,就越乱,形成了死循环,不停的消耗着大明最后一点生机。

所以说,大明的灭亡几乎是必然的结局,没有李自成,也会有张自成,周自成出现。

现在的黄冈城,唐宁颁布的税法就是抓住百姓最在意的一点,稳住人心。

人心稳了,百姓才能安定,才能去谈发展、谈生产。

至于徭役,唐宁直接杜绝,即便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征调民众,那也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的。

一系列措施的颁布,渐渐的让有些混乱的黄冈城慢慢的稳定了下来,不至于出现难以控制的动荡。

这座夹在漳州府和潮州府中间的小城,一时间成了受战乱之苦民众心中宁静的港湾,大家都倍感珍惜。

可是潮州府其他各州县的百姓,却更加煎熬。

因为闯军攻进京城,成功覆灭大明王朝,让同为农民军的姜世英军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仿佛看到了一个属于农民军的时代正在向他们疯狂招手,士气大涨,攻势越发凶猛。

反观潮州府上下官员和军队,却是人心惶惶,不知该何去何从,形势变得岌岌可危。

姜世英还趁着这大好局势,再次派人到黄冈城邀请唐宁加入。

这次可比上次的诚意足多了,直接一个副将的位置给唐宁留着。

但是,唐宁依然没有任何动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姜世英虽然心中恼火,但想到唐宁那诡异莫测的能力,还有新军的强大战斗力,不得不继续忍着。

正在姜世英等首脑得意,潮州府上下恐慌之时,又一首童谣以黄冈城为中心迅速传播开来:

闯军入京失民心,百姓哀嚎盼天明;山海关外吴三桂,改投建虏多尔衮。

双方大战一片石,闯军大败出京师;可悲可叹李自成,起起落落四十日。

建虏入关图中原,南明初立在应天;政权更替四五月,四镇拥立朱由崧。

不用想,这首童谣自然又是出自唐宁之手,有了前一首童谣的巨大反响,这首童谣方一出现,黄冈城上下无人不信。

知晓这首童谣的刘珙和扬球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短短的几句童谣,其中蕴藏着的风云变幻,看得人眼花缭乱,震撼莫名。

有了前一首童谣的巨大反响,对这一首童谣他们再不敢轻视,心中本能的相信了不少。

本以为闯军几十万大军轻取京师,这天下莫不是要归属大顺,却是没想到,那唐宁如此不看好李自成。

从童谣上指明的信息看,李自成占领京师四十天就会败退了,具体的败退原因是吴三桂联合多尔衮将其击溃,于是不得不逃出京师。

今天是四月十七,闯军在京师已经呆了几近一个月,那岂不是再有十多天,就将见分晓?

至于闯军在京师的所做所为,弄得怨声载道,在之前已经有所耳闻了,这首句倒是算不得预言。

但后面的几句,却都是言词凿凿的预言了。

特别是童谣的最后两句,还指明了四五月份将要发生的大事。

关外的建虏军联合吴三桂打败闯军之后,会成功入关并图谋中原,这自然是冲着大明的江山来的。

福王朱由崧将会被四镇拥立,在应天府成为新帝,但只有半壁江山,被称着南明也没有错了。

如果这么复杂的局势都被那唐宁全部料中,岂不说明此人真是得天之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