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六六章 征调白杆兵和狼兵

商务方面的事情有程功去负责,内政、财政等各方面,也有专门的大臣去负责,廉政司则在后面紧盯着,以防**又迅速滋生出来。

而身为国防大臣的唐宁,现在最主要的工作,自然是尽力整合手上能用的军力,然后全力北伐。

如今,在江北与清军作战的,主要还是左梦庚的左军,李过等人的大顺军。

随着清军开始逐步据城而守,镶黄旗和镶红旗两旗主力援军的抵达,清军已经渐渐稳住了颓势。

但这不是唐宁想要的,他可不想通过互相消耗的方式,去旷日持久的打这场仗。

所以,还要继续的调集兵力,改变战略方针来改变眼下的局面。

于是,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英勇善战的白杆兵和广西狼兵。

白杆兵是著名女将秦良玉一手带出来的,战功赫赫,是大明少有的精良之军。

秦氏一门,忠烈之士颇多,几代人都为大明奋战,征战全国,任劳任怨。

唐宁对这位女将也是钦佩不已,乃真正的巾帼英雄。

张献忠几乎打下了整个四川,但同属四川的石柱宣抚司,却是他多次都啃不下的硬骨头。

直到现在,张献忠甚至有了一些心里阴影,不敢再轻易打石柱的主意。

只不过,秦老前辈此时年事已高,应有七十有余。

唐宁虽然没有亲眼领略秦老前辈的风采,但他却非常清楚,只要国家有需要,即便年事再高,她也定会义不容辞。

正史中,秦老前辈直至寿终而逝,都从未离开戎马生涯。

此番唐宁和参谋部商讨出了一个新战略,需要精锐之师,所以白杆兵是他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选项。

唐监国朱聿键也是知道唐宁的新战略,听闻之后,甚是激动,当听说需要白杆兵和狼兵支援之后,便立即亲书,专门派使节送往石柱。

唐宁还特意下令从广东调派一百万两白银,派人送往石柱交由秦老前辈。

因为,他对秦老前辈的练兵之法,也是颇为赞赏的。

一介女流,能够在相对偏远的地方,在大明如此**的军政体系下,能够凭一己之力,练出一支精兵,其难度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她就做到了。而且她得到的朝廷援助非常少,主要都是靠自己。

崇祯十三年,在与张献忠的一次关键大战中,秦良玉部由于无能明军指挥官的低级指挥错误,第一次付出了三万的惨重损失。

在此关键时刻,她没想着保存实力,主动请求再派出自己的两万溪峒士兵出战,甚至自己愿意再出一半的粮饷,另一半需要官府支持。

可笑的时,明军指挥官由于内部不和,拒绝了秦良玉的建议,秦良玉只得叹息而归。

在如此情景下,秦良玉一介女流之辈对大明都始终如一,不知道有些人会不会因此而汗颜。

唐宁能够体味到其中的艰难,此次唐监国亲笔诏书,唐宁不用去猜测,便知道秦老前辈绝对不会推辞,一定会尽最大的能力予以支持,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唐宁还知道,秦老前辈也不会主动向朝廷提出自己的难处,即便他唐宁不出一百万两银子,秦老前辈同样会毫不犹豫的出兵。

但他唐宁身为后辈,却不能如此的心安理得。

何况他也知道,秦老前辈即便得了这百万两银子,也不会挪着私用,肯定会用来练兵,尽力培养出更多的白杆兵出来。

这也是他唐宁希望看到的,虽然新军的训练方法更接近现代化,但却并不一定表明就是最先进的。

要说更适合冷兵器近战的,白杆兵怕是要比新军强上不少。

火器最终会全面替代冷兵器,唐宁也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全部将冷武器淘汰。

所以,适合近战的精锐一定要继续训练,即便以后培养成火器兵,既可远战,又可近战,只会更有战斗力。

此时,大明收复应天府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西南,秦良玉知晓后,难掩激动之情。

迫不及待的率领全族告慰先帝,告慰战死浑河的两位兄长。

不消半月,被唐宁夫人宋云舒派遣而来的葛嫩娘带领一队人马进入石柱,代表着唐宁。

对唐宁这个晚辈,秦良玉自然是早有耳闻,此番攻占应天府,重创阿济格部,就是唐宁亲率新军为之,让她对唐宁这个晚辈好感大增。

此番代表着唐宁前来的葛嫩娘,也是一女中豪杰,甚得秦良玉欢喜。

葛嫩娘不但带来了一百万两白银,还带来了十挺机枪,若干弹药和一些手榴弹。

之所以给白杆兵配备这些先进火器,一方面是石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很适合建立碉堡阻击敌军。

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应天府的使者应该不日即到,届时是要调出不少白杆兵支援,势必会造成石柱的防守空虚。

虽然暂时和张献忠达成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共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了这十挺机枪,张献忠胆敢向石柱伸出魔爪,绝对将其魔爪斩断。

石柱的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如果张献忠胆敢出川进袭湖广,白杆兵就有可能断其后路,所以加强白杆兵的实力,只会有好处。

秦良玉自然也听说过新军的神兵,现在亲眼见到,经葛嫩娘带来的机枪手演示,震惊的同时,又欣喜不已。

葛嫩娘也不掩饰,将应天府使者不日即到,以及使者前来的目的也提前一步告诉给了秦良玉。

果然如唐宁猜测的一般,秦良玉没有丝毫推辞,甚至不待使者抵达,就提前一步整兵,准备出兵一万五千精锐。

葛嫩娘也了解过白杆兵现在的情况,白杆兵总兵力也才三四万人,其中有不少还是新兵。

毕竟从崇祯十三年以来,白杆兵经历多番大战,由于明军指挥官的指挥错误和敌众我寡,精锐损失不小。

一万五千精锐,绝对是最大程度的支持了。

葛嫩娘感慨不已,现在能做的,就是连忙派人协助白杆兵在关键位置修建出十座碉堡。

随后,她还会留下几个机枪手帮助白杆兵培养出一些能够使用机枪的机枪手。

不日,应天府的使者终于赶到,唐监国亲书的内容,和葛嫩娘所说相差不大。

秦良玉不再耽搁,立即命令侄子秦拱明为主将,秦佐明为副将,率军前往应天府应援,全力配合光明王的调配。

可以说,此行非常顺利,唐宁顺利的借来了一万五千精锐白杆兵。

而另一路使者则去往广西,请调狼兵。

历来,广西兵都以善战著称,广西狼兵也是赫赫有名。

广西狼兵之前在辽东也是多次与清军交战,多尔衮等清军主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精锐之师。

此番既是征调精锐,自然不能少了广西狼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