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八九章 弘光帝上位,一地狗血(下)

在清廷的帮助下,大明的疆土上,又迅速的出现一个新朝廷,一北一南。

让朱聿键更震惊的是,原弘光朝的官员,现在在应天府效命的一些人,居然秘密协商准备渡江北上去投奔弘光帝。

朱聿键明白这些人的心思,因为应天府的体制在唐宁的主持下,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之前在弘光朝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无法无天的那些人,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而且,他们的功绩还要经常受到考核,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很可能就直接被剃除官职。

这对很多视权如命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疯狂的追逐权利。

现在看到弘光帝又重新建立新的政权,便想着去投奔,想着更好的前途,想着恢复往日风光。

至于弘光帝虽然披着大明皇朝的外衣,实则清廷的傀儡,他们可不在乎呢。

面对此情此景,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商定,先在《明报》上树立自己的立场。

痛斥弘光朝廷是在清廷控制下的傀儡政权,不顾大明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利帮助清廷去对抗新军,对抗应天府的北伐大业。

这是对大明的背叛,对祖宗的背叛。

应天府不会承认这种卖国政权的存在,也不会向这种卖国政权进行任何妥协。

如果心系这种卖国政权的人,愿意继续为鞑子充当走狗的人,大可以渡江北上,应天府不会进行任何阻拦。

但是,应天府会和卖国贼抗争到底,不死不休。

应天府方面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立即中止与清廷的谈判。

同时,宋云舒和吴殳加强了应天府的防御,以防掌握兵权的前弘光朝将领可能会生出其他心思。

只要保障了应天府的安全,保障了朱聿键等人的安全,谅那些人即便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弘光帝又在多尔衮的撺掇下,主动与张献忠联系,表示张献忠只要退回四川,就可以与他划江而治,并公开承认。

本来张献忠并不是很意动,但是经过多尔衮派的人,还有他自己干儿子孙可望的劝说,也有些意动了。

因为自唐宁率军进击辽东,占领盛京,再败豪格,让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张狂不可一世的满清,已经不是新军的对手,别说保住江北的的半壁江山,似乎连自保都困难了。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得不绞尽脑汁的想出让弘光帝复辟的这出大戏,就是在努力挣扎。

从这里可以看出,清军已经不是新军的对手了。

对他张献忠来说,不管是新军还是清军,他都不希望任何一方坐大。因为任何一方坐大,就很可能成为他张献忠的大敌。

最好双方打死打活,他张献忠在边上捡些小便宜。

最后拼个两败俱伤,就像李自成那样,把大明灭亡了,却让满清捡了个大便宜。

他张献忠也像捡这样一个大漏,但事实证明,这种好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现在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满清基本上败局已定,他们最好的结果是和新军进行交换,唐宁让出辽东,将俘虏等归还给清军,而清军则退回关外。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清廷被剿灭在关内。

这两种情况一旦发生,清军不管是退到关外,还是被剿灭。

在大明的疆土上,新军已经没有了对手,接下来很可能就将目光瞄向他张献忠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张献忠在孙可望等利益派的劝说下,确实想了很多。

但是,他另外三个义子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却不赞同与清廷有丝毫牵连,建议应该先灭掉满清,至于大明的内部事务,应该再单独解决。

张献忠一时踌躇不定,因为理智告诉他,与清廷和弘光帝合作,可以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他张献忠也对满清甚是不喜,当初在李自成战死之后,甚至已经决定要北上抗清。

只是唐宁的新军突然出现,成为了清军的另一个强大对手,他张献忠希望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所以才暂停了北上计划。

如果现在与满清合作,与那些背叛祖宗的人又有何异?

见到张献忠的思想出现松动,孙可望又从另一个思路劝诫,表示只与弘光帝合作,不与清廷牵扯。

弘光帝乃大明正统,比之应天府的唐监国更加名正言顺,弘光帝才是真正的代表着大明。

至于清廷,看其形势,在中原的政权必不长久。

如果趁此机会,趁着唐宁带着新军大量精锐远在辽东,可以集中兵力夺下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在唐宁的治理下,已经非常富裕。

如果得到江南,进行一番经营,未来北伐夺取全国政权也并非难事。

终于,对权利的,让张献忠放弃了曾经在某些方面的坚守。

同意了与弘光帝合作,而弘光帝也是满口答应,并暗中命令湖广总督何腾蛟、以及浙江总兵方安国、王之仁等配合大西军的行动。

同时,他还下令让江北四镇的兵力拼力拖住江北的新军无法南下支援,到时候里应外合,大西军必可以拿下防守空虚的江南。

于是,张献忠停止北伐,派出几万人驻守已经占领的陕西南部地区,自己率主力回四川,准备东征事务。

张献忠态度的变化,应天府方面及时的知晓了,并确认其已经与北方政权暗中媾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情报部早就严密监视着整个四川,还有大西军的一举一动,又截获了弘光帝传达给何腾蛟的秘旨。

另外,秦良玉主动将弘光帝颁发给她的秘旨交给了应天府。

这一件件事情,无一不表明弘光帝彻底倒向清廷成为傀儡,而张献忠也只看重利益,忘了礼仪廉耻。

但却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般,如同秦良玉秦老前辈,她对大明是绝对忠诚的,她心里也知道弘光帝比唐监国更加正统。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弘光帝不该与清廷合作,还与张献忠这个反贼合作,想聚起这些反叛势力来祸乱好不容易稳定的江南地区。

甚至还要拉拢她的白杆兵做这大逆不道,冒天下大不韪之事。

可以说,弘光帝此举,让她对弘光朝廷失望透顶。

她忠于大明,但并不愚忠,如果真的依弘光帝所行之事,那就成了灭亡大明的帮凶。

所以,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不义之举,然后提醒应天府方面一定要加强防范,并表示白杆兵会全力阻击张献忠东犯。

唐监国朱聿键大为感动。

事已至此,再无他法,只能启动唐宁早已经准备好的暗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