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 第二九六章 势如破竹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二九六章 势如破竹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0:52 来源:笔趣阁

面对新军的来势汹汹,清廷很想加强沿途各卫的防御,但是在几个月前的战争中,盖州卫、海州卫、自在州等几个据点已经毁坏不少。

连盛京城都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重建,更别说这些小据点了。

而且,这些据点本就不大,驻扎不了多少兵力,再加上防御设施毁坏,盲目的投入兵力去守,只会浪费兵力,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可是,这几个据点处在辽东中部位置,如果不派兵去驻守,处在辽东东南角,相对还算完好的复州卫、金州卫等,就容易被孤立起来。

如果这些外围据点都被新军占领,那么盛京城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此时清廷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死守盛京城,而另一派则建议舍弃盛京城,回归到草原上。

满州族本就是游牧民族,广阔的草原才是根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满八旗的实力最大的发挥出来。

新军以步兵为主,广阔的草原,满八旗来无影去无踪,任新军再有能耐,也拿满八旗毫无办法。

当初太祖起兵,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吞食大明的力量,直到大明再无能力反扑,这才定都沈阳卫,建立都城盛京。

可昔非今比,大清入关一次之后,损失巨大,反观新军却越来越强,双方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大明的国力,如果在一处位置拼消耗,大清不可能是其对手。

所以,主动放弃盛京城,才是明智之举。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盛京城是大清的都城,就这样弃之不守,颜面何在?怎么对得起太宗和太祖?

太宗的昭陵和太祖的福陵可都在盛京呢,他们都在看着呢?子孙后代就这样让太宗和太祖见识到如此懦弱的一面吗?

曾经的弱明,在百万闯军直抵京师时,崇祯帝都没有选择弃城而逃。

如今的大清,已经沦落到连一个覆灭的王朝都不如吗?

面对这一声声的叩问,那些建议要撤离盛京的人,也都只能闭嘴了。

毕竟,在场的很多人,都是跟随太祖和太宗的老将,一生征战,荣耀无数,都有着自己莫大的骄傲,自认是大清的黄金一代。

他们可以在一场战争中失败,也可以丢弃几座城池,但尊严和骄傲不允许他们将都城也弃之不顾,那是最根本的底线。

然后,有人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把家属和没有战斗力的妇女、孩童先行撤出城去,留一部分精锐守城。

这样的话,即便失败,大清也不至于立即覆灭,还有一条后路,还可以东山再起。

可如此做的话,他们又面临了当初的盛京将军何洛会一样的问题,还未开战就将一些人员撤离。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无法守住盛京城,未战就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而在清廷依然无法下定决心时,新军已经在旅顺口登陆,并先后占领了金州卫和复州卫,而进攻的主力,就是刚被整编不久的江北四镇的军队。

他们也像原来的大顺军一般,被整编之后,整个精神面貌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战斗力瞬间提升一截。

其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新军根本来不及对他们进行什么训练,甚至连衣服都没有换,只是在建制上依照新军的编制进行了划分而已。

那为何起那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很简单,心态变了。

就像一群能打的人,却被一个懦弱而无能的人指挥,再厉害也发挥不出实力。

而一群不是很能打的人,但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很强势的人,那他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连底气都要足一些,可以理解为狗仗人势也不为过。

原来的关宁军、白杆兵等,还有名将卢象升、孙传庭等,都是很能打的,但都被先后葬送,主将战死,军队损失惨重,他们自然是属于第一种情况。

而这些江北四镇的人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他们的战力原本只能算得上是战五渣,但无奈他们背后是如日中天的光明王唐宁,是新军啊。

连曾经牛气朝天的鞑子都被打得狼狈的退出关外,有这样的老大在后面顶着,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狐假虎威,壮着老大的气势,去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军面前显摆显摆,那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了。

而清军,却觉得自己是虎落平阳受犬欺。

占领了复州卫之后,东路大军就直接向着东北方向,直指定辽右卫,准备依着大明与朝县的边界进行包抄,进入曾经受大明控制的努尔干都司,建州女真的发源地。

而努尔哈赤就是建州女真的首领,其也是依托建州女真才统一了女真各部,这才聚集起了实力可以与大明朝掰掰手腕,一步一步壮大起来。

所以说,努尔干都司,才是清廷真正的祖宗之地,是他们最后的退路。

唐宁不确认清廷会不会与自己在盛京城进行决战,但他却要做两手准备,要想真正的根除满州族的隐患,就一定要收复努尔干都司,并牢牢的控制住。

在东路军向东北方向包抄而去的时候,中路军也成功的在辽河口岸登陆,再按上一次的目标去攻占盖州卫、海州卫、自在州,然后直逼盛京。

西路军则早就从山海关出发,现在已经占领了宁远和锦州,因为当初的和约中,关宁锦一带是作为双方的缓冲区,没有双方的驻军。

现在新军迅速出动,自然第一时间不费吹灰之力的将这一片区域收回囊中。

此时,新军正在攻打广宁卫,广宁卫原是大明重要的军事重镇,主要控制漠南蒙古和弹压女真各部的要地。

随着女真的迅速崛起,弹压不住,广宁卫这才慢慢的失去作用,但无法掩盖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所以,清廷在退入辽东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加强了广宁卫的防御。

可无奈新军的西路大军超过十五万人,而且配备了超过七十门红衣大炮。

清军现在极其缺乏火炮,所以几乎只能被动承受新军的一轮轮炮击,城墙被砸得千疮百孔。

然后,那些原本和他们携手与新军作战的江北四镇军队,就一窝蜂的发起进攻。

这些人当初在面对新军时,可没看到其有那么旺盛的战斗意志。

现在,却一个个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勇猛了不知几何。

一时间,广宁卫就陷入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