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时混账 > 第五八四章:安州别

唐时混账 第五八四章:安州别

作者:晏七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4:17:30 来源:笔趣阁

韩宁带着船队去到的地方不是原来孙一平他们占据的地方,而是更往南一点。这个地方有个特点,那就是水深,适合做码头,而且在岸上也有一块大的平地,只是上面长满了树木和花草。这个地方也不少韩宁选定的,而是王有才选定之后告诉韩宁的,并且指派了一个之前跟着自己去过这里的人给韩宁带路。

除此之外,此地还有个优势,那就是几乎没有人烟,属于一个港湾一样的存在。去到南边的船队出了躲避风暴很少会进来,但是却都会从这个港湾的外面经过。而家里的香料无论是从南边的那些地方还是北边一点的安南装货,都可以选择这里作为集运码头,甚至可以让他们直接送货到这里,装上大船后再拉走。

选择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地极其的安全,稍坐修整就能成为一个堡垒,易守难攻。而且此地没有什么归属地这一说,属于一个林邑和真腊两国之间的交界地带,而且两边都不管。不像之前他们占下的地方,是人家现成的码头,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好歹是口肉啊,你给人占了自然就会引起纷争了嘛。

所有人到了之后就开始平整地方,首先树木全都得砍了,草也得铲了,毕竟要在这上面盖房住人的。就是砍倒了的树木也得利用起来,全部给弄到外面的港湾口插进水里做栅栏。

好在这些人并没有怨言,因为孙一平作为他们的统领已经答应了韩宁开出的所有条件。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从今往后,他们就不再是海盗了,而是李恽的团练了,就驻守在此地,李恽负责给他们发军饷和提供军需,他们只需要守好此地以及原来的老巢就好,同时保证府里过往商船的安全。

当然了,韩宁并没有拿出李恽的大名来,孙一平也没有讲,只说是投靠了一个朝廷的大官。但是海盗也不是傻子,这附近能有的朝廷大官,敢给钱给粮还给兵刃的,就只有那么一个。

韩宁带了一千多人,加上海盗们原有的上千人,两千多人干起活来还是很快的,只得三天时间就已经平整出来大半,并且初具雏形了。但是这个时候,韩宁要打算离开了,因为安州那边王妃程娇和将军程处嗣这会应该都已经走了,韩宁也得跟着回长安去。

韩宁给孙一平留下了大量的兵刃和弩箭,甚至就是投石机都给留下了十架。这让孙一平很是感动,有了这些东西防身,就是真腊起大军来攻打他也有把握能守得住。但是也还是有些疑惑,韩宁给这么多东西,就不怕自己起异心吗?

虽然韩宁也留下了两百人的队伍驻扎在这里,名义上也是归孙一平管的,可是孙一平却是不明白,两百人就能钳制住自己?

带着这个疑惑,孙一平悄悄的询问自己的兄弟孙三才,得到的消息却是极度的不好。这两百人不算是很厉害,都是李恽在到了安州之后才新招募的团练,战力嘛,也说上多强,只能说比这些海盗好些。而且他们也不是常驻于此的,定时的会有安州那边的团练过来换防,但是人数还是只有两百人。

然而,这里面有几个王家的人存在,这就是最大的威胁所在,因为他们带着的有一个东西,很是神秘,孙三才也只见识过一次,差点没有当场丧命,这就是炸弹。

王家留下的人不多,一百多人的样子,但是留下来的人却都是王福亲自挑出来的,个个都是老手,只忠心于李恽的。王福因为李恽对海上生意很重视,这才派了些人手过来,而且也是定期换防的。

这些人平日里除了李恽王福之外,也就韩宁和黄升能喊的动,之前就是程处嗣都不敢去吩咐这些人做事的。

孙一平没有见过炸弹,但是孙三才描述的时候,那手不自主的颤抖还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虽然内心并没有再次造反的打算,但是还是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能让自己这个胆大的弟弟害怕成这样?

其实不仅仅是这里,就是安州现在的人事安排也变化很大了。

首先就是城里不在驻扎军队了,团练被全部赶到了容州桂州和邕州等地,统归独孤成管辖。但是在这之前,王福从新招募的团练里选拔了一千人出来,充入了王府,作为王府卫队。而之前被调过来府兵们,则是被全部赶到了城外,重新择了一个扎下了营寨。

除了琉璃作坊被关掉了之外,造船作坊也被关掉了。其实李恽要是在的话,断不至于把造船这事给停了的,可是程娇在和王福商议了之后,认定家里的大船目前已经够了,就干脆把造船作坊给停了,里面的骨干人员也被一起给拉去了长安。

晒盐的场所也大部分都关闭了,只留下了安州附近的几个盐场,晒点盐满足一下李恽封地的几个州,倒是一直负责晒盐的张午,办事颇为得力,原本程娇是想带他回长安的,可是张午拒绝了,他在这边习惯了,就留了下来,被王福找去当了个助手。

而程娇一手操办起来的羊毛作坊,则是整体搬迁走了,愿意跟着走的人也跟着去了长安。羊毛作坊里留下了约四成的人手,全都被王福给接手了,塞进了酿酒和制糖的作坊里。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安州,除了几座作坊和一个空荡荡的王府外,就只剩下一个学堂还有点李恽的印记了。之前的安州令方一平再次回到了安州,却已物是人非。

程娇他们走的那天是早上走的,之前就已经把该搬的东西都给搬到了大船上,甚至部分人员都已经提前登了船。程娇和程处嗣以及护卫等人走到码头的时候,却是发现几乎整个安州城的人都出来了,整个码头都挤满了人。虽然人数很多,但却很是安静,大家都无力改变什么,只能是这么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离开,满眼都是不舍。

李恽到了安州之后,其实对于本州,甚至就是容州和桂州的百姓,基本上是没有管过的。除了招募人手之外,其他的时间李恽很少或者是从来都不怎么去过问这些百姓。但是有了好处李恽却又会想起他们来,逢年过节也会给分发东西,家里作坊出的东西在这些地方卖也基本都是打本在卖。李恽甚至还看见过当地的百姓备着粮食甚至是海里打上来的海鲜来换酒的,而家里人也基本上都会给换,甚至亏着本在换。

因为李恽对于他们有个交代,咋们府里有钱,也不缺赚钱的手段,不必去赚这些百姓的钱,吃点亏就吃点,咋们以后处的日子还长呢。

王家人也确实是按照李恽的吩咐去做的,这也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李恽在安州的这些年是当地百姓日子最好过的时候。平时不收税这些也就算了,从来也不扰民,就算是出力去服徭役,官府还给钱不说,吃的甚至还比家里好;逢年过节都能有官府分发的好东西,更重要的是,家里的孩子甚至可以去进学了,将来不说去当状头,起码能识文断字,也能有个更好的前程不是。

好景不长的是,李恽被朝廷给调走了,当地的百姓虽然不舍,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在程娇他们要走的时候前来送一送,表示一下心意。而知道李恽爱吃海鲜的当地百姓,带来了大量的海里捞上来的事物,有新鲜的,有风干了的,也有腌制好了的,多到了以至于需要王福再派一条船的地步。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有时候真的是很好满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