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时混账 > 第四十一章:太子痊愈

唐时混账 第四十一章:太子痊愈

作者:晏七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2:38 来源:笔趣阁

回去的时候,在门口李恽见到了佘太医以及他妻子和一个**岁的男童,想来是佘太医的儿子。三人身上连个包袱都没有,李恽一问才知道之前一家是住在太医署的衙署里的,这次被赶出来就连随身的换洗衣服都没让收。

李恽赶紧冲着佘太医鞠了一躬:“此次却是我连累了你,若不嫌弃,以后你就在我府上吧。本王养着你一家老小。”这帮太医院的玩意,等太子好了,我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佘太医倒是没什么沮丧的表情,反倒是有点笑容的样子,对着李恽还了一礼说道:“郯王无需如此,此事本就十分凶险,能有这个处理结果也算是不错的了;在下跟着郯王这次也学了不少东西,离开太医署也好,至少不为名利所累。”

李恽赶紧安排王福给佘太医一家安排住处,本来想把那一千贯给佘太医一家补上的,结果却被王福告知家里没有多少钱了。向来大手大脚惯了的李恽倒是没这个概念,只好先支了一百贯,并保证余下的年前一定补齐。

刚进门把佘太医一家安置下来,常时跑来说韩宁回来了。这厮不是李靖领走了吗,咋回来了,跑出去一看,还真是韩宁,李恽赶忙拉住:“你不是去了卫公府上吗,咋回来了,放心,你的钱财被皇帝收走了,但是本王一定会补还给你的。”

韩宁只是摇头:“我不是为了钱来的,我穷惯了,再说就自己一个人钱再多也没什么用,我只是不想在他们家呆着,还是王爷这里自在些。”

这还是有隐情啊,李恽和常时再三追问,这厮却就是不说,人都回来了总不能赶走把,李恽也只得把人留下了。本想吩咐常时去卫公府上带个信,韩宁却说:“不用去了,他知道。”

人家的家事李恽不太好问就由着他去吧。这厮在也好,自己家的猪快出栏了,年底就能好好的弄香肠腊肉了。

安顿好了众人的李恽再次开始了闭关模式,整日的窝在家里那也不去,百无聊奈之下竟然召集起家里的几人开始唱戏。前世的时候自己无聊时爱听相声,跟着郭老板学过几段唱腔,有一段“未央宫”很是应景。

“尊一声相国听端的,楚平王无道行不义,败纲常父纳子的妻,金顶撵改换银顶轿,伍香女改换马昭仪……吴王他杀了伍子胥,说什么忠臣死的苦道什么忠良死的屈,似这等汗马功劳前功尽弃难道我今天要学伍子胥也要身首离。”

结果唱完了下面一个鼓掌的都没有,李恽还在想可能是自己这个身体太年幼,嗓子没发挥好。其实这倒是误解了,这个时代的人没听过这种唱法,完全被李恽的唱腔给震住了。隔了半天常时才喊了一声好,众人才反应过来跟着叫好,反倒给李恽吓一跳。

受到了鼓舞的李恽此后就一直躲在家里唱戏,还让常时把词都记下来,有时甚至还给吼上几段歌曲。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就连作坊的人休沐的时候都跑来门外搭个凳子听。看来唐代人的娱乐生活很匮乏嘛,自己这样的都能红。

太极宫的李二听完史太监的汇报后差点没把桌子掀了:“未央宫斩韩信,他是在说他是冤枉的吗,他是韩信吗,岂有此理。害了太子居然说我冤枉他。”

九月九,重阳节,李泰趁着放风的机会到了李恽府上。结果李恽家正在开庙会,因为过节李恽给作坊放了假,但是他们进不来,围墙外站满了人。李恽在开个唱,走进来的李泰也很快的听入了神,干脆让韩宁给搬了个椅子坐着听。

听了半天戏的李泰在李恽休息时候才想起来今天来还有其他事:太子已经能正常行走了,而且腿疾再没犯过,目前正在给皇帝求情,希望能免去李恽的处罚。

闭关闭了快二十天的李恽,终于有点回神了。太子的腿好了,这肯定是个好事,但是皇帝这个时候不表态,仍然关着自己,是在等我先表态吗。毕竟皇帝是不会错的,错的只能是臣子,看来是想我主动一点把这事遮盖过去。或者是说在这长安城我本就是属于不受待见的一类人,太子痊愈也只是太子福德深厚,关你李恽何事,说不定皇帝还认为是那帮出家人祈福的结果呢。

当天晚上,李恽蹲在椅子上发了很久的呆,也想了很多。王福和常时、韩宁以及佘太医都被叫了过来,但是李恽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倒是一直把李恽带大的王福,多少有些了解这位主,出来主动打破了僵局:“少爷,要不咋们走吧。反正在哪都是个闲散王爷,咋们何必非得窝在这长安城吃这受气饭呢。”

就连韩宁这厮也出来说话了:“王爷今年已经十二了,听人说太皇不少幼子都外出之国了,咋们不如也之国吧,王爷有着一身本事,在哪里都是一样啊,在这长安城反倒是处处受约束。”

李恽终于说话了:“常时,你帮我写一篇奏折吧,请求之国。现在咋们都被禁足不能出门,你还是郯王府长史,明天就带着这奏折直接交到门下省。”

第二天,李恽的奏折就到了房玄龄的桌上,这事他还做不了主,赶紧吩咐人给皇帝送了过去。却并没有什么回音,但是朝里大部分却都知道了。

第三天,李恽继续上奏折请求之国,皇帝仍然留中不发,并不回应。

第四天,李恽连着第三天上奏折,全朝廷的人都知道了。在东宫的太子因为不需要读书且身体已大好,最近也在开始帮着理政,此事自然也是知道的,赶忙去了太极宫求见皇帝。结果皇帝不见,但是下了圣旨,要求李恽参加九月十五的大朝。

这边李恽正在安排家里的一切,今年秋收的粮食李恽要求按照人头给交了税赋,余下的全部入库了,但是按照收获的数量从地窖里给每个人都分了粮食。新粮想自己吃啊。作坊也停工了,统计出来的糖都有四万两千余斤,酒更是有近六万斤,还有地窖那么多粮食。李恽很是头疼,糖酒之类肯定要往外卖掉的,就等王有才回来了。可是这些粮食咋办,总不能烧了吧。

但是作坊李恽是肯定会烧了的,甚至已经在安排王福等人准备引火之物了,工具啥的就全部便宜魏家村的人了,自己打造的大部分可都是铁制农具,在这个时代属于稀罕物。

至于太子那里,本来想写一封信的,但是又怕说不清,只能上门去和他好好聊聊了。

就在李恽在积极准备着撤退事宜的时候,史太监亲自到了魏家村,也带来了让李恽参加大朝的旨意,想来这事也该有个结果了。上次李恽为了泄恨扇了史太监一巴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还让人给他提了一坛酒,好在倒也没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