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时混账 > 第九章:镜子不错

唐时混账 第九章:镜子不错

作者:晏七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3 14:17:30 来源:笔趣阁

门口的那个名医被李恽提溜了进来,一看张公瑾又活了,腿脚立马就有点不听使唤,手也不太对了,有点顺拐的意思,好在李恽给踢了一脚,算是正过来了。本来还想再吓唬吓唬他的,但是转念一想,这种疾病在这个时代,也不能要求这些大夫做的更多。

这个时代的心脏病,主要靠针灸治疗,但是这个年代针灸高手,李恽却是一个都不知道,除了不要劳累动怒,也只能多休息,注意饮食、忌酒和油腻。当然也有可能李二会把他接回长安治病,毕竟太医院还是有不少厉害的牲口的。

把这些嘱咐都说给了那个大夫,毕竟目前张公瑾的病还需要他。其实,被李恽瞧不上的这位大夫,是襄州第一名医,手里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后李恽算是去见到了张公瑾,虽然捡回条命,但是起色确实很差,看起来也有点浑浑噩噩的,,李恽不想耽搁他休息,就让人服侍着张公瑾睡下了。李恽也算是完成了大唐名人的第一次见面,后面也许还有很多名人能见呢。

李恽婉拒了张公瑾家老仆的挽留,坚持出去找个地方住,但是走的时候还是把带来的药物留下来了,毕竟是宫里赏赐下来的,说不定用的上。

第二天一早,李恽和就王福、常时结伴,出门去找白菜去了,让赶来的张家下人扑了个空;原来张公瑾醒来后,脑子总算慢慢反应过来了,回忆起了昨天的事,于是命人前去请郯王,救命之恩怎么也得当面致谢,前脚下人出门,后脚又来了皇帝的私信,请他照顾一下偷跑出来的皇帝儿子,而且李二这点很讲究,完全是以老友的身份写的私信;于是张公瑾又赶紧派了一拨人前去请郯王过府,结果就是,两拨人都扑空了,郯王一大早就出城,不知道去哪浪了。

张公瑾只能提笔给皇帝写奏章,自己病重,险些不治,作为地方大员,这种事是要汇报给皇帝的,虽然自己的事皇帝肯定是知道的,百骑司就是天子的耳目啊,府上谁是百骑司的就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那小妾都有可能是;但是郯王救自己的事却也只能给皇帝回私信,这位可是偷偷跑出来的,自己总不能把人家卖了。

太极宫的李二很快就知道了襄州的事,李恽走的慢不代表那个时代的消息也走的慢,特别是这种大事;在和房玄龄、长孙无忌、李绩等人商议过后,决定派张亮前往襄州接替张公瑾,并派程处嗣携太医随同前往襄州接张公瑾回长安养病,顺便带某个悄悄溜出去的人回来,要是不回来捆回来也行。

程处嗣接到圣旨也是一头雾水的,前面说的很明白,带个太医去把病重的弘慎公接回长安养病,皇帝还给专门批了一辆大车用于接人,后面那个悄悄跑出去的是谁啊?问传旨的太监也只是说不知,到了可问张公瑾,气的程处嗣差点没把给太监送的礼要回来。

当然,在襄州满世界浪的李恽是不知道这些的;在离开襄州城没几天,就找到了自己要找的菘菜,买够了家里的地需要的菜种后,王福本以为这位就会回长安了,结果李恽好容易放出来,那有那么容易就走;上山打鸟下河摸鱼,甚至还去偷了只鸡准备做叫花鸡,结果被人逮住很狼狈的赔了不少钱;就这李恽也非常高兴,嚷嚷着王福和常时都听不懂的“纯天然、负离子、好空气“啥的,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王福很是头疼。

在名医的调理之下,张公瑾恢复的还不错,李恽教给这位大夫的东西,他也一直遵照着要求张公瑾照做,毕竟自己判了死刑的人被人家亲手救活了。

程处嗣和张亮到的时候,张公瑾正在喝药;张亮这个人,在李二陛下的圈子里,绝对是算不上核心的,如果说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是大小王的话,张公瑾能是个二点,张亮就撑死是个K;而且这人的人品不咋地,喜欢告密,所以贞观朝的重臣都不太喜欢这人,张公瑾又还在病中,接风啊、叙旧之类就不存在了,就是正常的工作交接,交接完了张公瑾就直接跟着程处嗣回到了自己住处。

张公瑾和程咬金都曾在王世充麾下干过,后来又都投在了秦王门下,而今两人职称都是国公,也都是李二嫡系,两家算是世交,在长安程处嗣和张公瑾之子张大象两人处的也不错,所以对于那位悄悄跑来襄州的人程处嗣是直接开门见山的问的,“叔,到底谁在襄州啊,皇上还让我捆都捆回去”。

“郯王,据说是来襄州找菘菜种子的,咋捆回去,我都不知道人在那呢”,程处嗣一听乐了,听说这位前段时间病重,怕不是脑子坏掉了。两人商量了半天也没个办法,只能发动军士和衙役去找,重点找那些种植菘菜的区域。

不知情的李恽正在和王福常时二人,在一个山坡上吃着叫花鸡;到底是做出来了,上次偷鸡被逮以后,李恽消停了几天,今天又想吃了,王福怕丢人,给李恽买了几只鸡,只说是自己去偷来的,生怕这位又去偷鸡。

“福叔啊,你不知道,这鸡啊,要偷来的吃起来才香啊”,王福也只能暗自腹诽:你偷的是我的,不过这鸡吃起来确实不错。

当被一群军士围住的时候,李恽还以为王福偷鸡的事漏了,一个劲的说我们赔钱、赔钱,顺便赔礼道歉。

李恽见到了程处嗣,带着军士的程处嗣见到郯王的时候,忍了很久才忍住笑,“臣见过郯王”,李恽很好奇,因为王福说这厮居然只有十六岁,第一句话居然问的是“不是,你爹给你吃啥了”,按说唐朝也没有饲料啊,怎么一个个的生长都那么野性呢;你见过十六岁的娃娃虎背熊腰的,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估计胸毛都长出来了吧,家里的屠夫韩宁也是这个揍性。

李恽在襄州见到了意识清醒的张公瑾,看样式恢复的不错,李恽上前见礼:“张伯伯身体可还安康”;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张公瑾对于这位小王爷倒是笑呵呵的,“好、好,这次多亏了你,老夫才在阎王那里捡了条命,回长安老夫再登门致谢”,“张伯伯不必如此,回长安更需好生静养才是”;李恽表现出来的的温良恭俭让完全不像是一个偷鸡的人。

程处嗣走了过来,递给李恽一封信,“出门前皇上让我给你的”,李恽拆开一看,只有四个字:镜子不错。

这还是小气啊,这玩意给你有用吗,这是给女人用的,也是,你女人不少。看来回去还是得给上一些才行啊,这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大腿啊,还是自己的便宜老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