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末扬旌 > 第829章 高俭归来

隋末扬旌 第829章 高俭归来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4:05 来源:笔趣阁

春日的阳光暖意融融,和风细细,洞庭湖畔桃红柳绿,杨柳依依,红杏吐芯,美不胜收。高不凡、徐世绩、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崔九龄等谋臣漫步在湖中的君山上,不过隋唐时期的君山还不叫君山,而是叫洞庭岛,洞庭湖也因此而得名,嗯,洞庭湖还有个名字叫云梦泽。

唐代诗人孟浩然便有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作为中国的第二大澹水湖,的确烟波浩渺,波澜壮阔。

如今是天宝二年三月初了,正月十五灯节那天,高不凡进入豫章城,宣告林士弘这方势力被平灭,而就在五天后,徐世绩也在洞庭湖消灭了萧铣的最后一支水师,斩杀其座下齐王张绣、晋王董景珍,俘虏燕王许玄彻,至此,萧铣座下七王便只剩下一个宋王杨道生了。

萧铣率着残兵继续南逃至长沙郡,并且发出诏令,号诏湖南、广东、广西、交趾的地方官召集人马赶来长沙勤王。

徐世绩没有穷追不舍,而是循序渐进,先后扫平了洞庭湖周边的武陵郡、巴陵郡和澧阳郡,然后加紧安排恢复生产,一年之春在于春,春天来了,可不能误了农时。

而前些天,高不凡也率着主力从豫章郡来到了巴陵,与徐世绩会师于洞庭湖,双方兵力加起来超过了二十万之众,军容之鼎盛,兵力之强大,皆是齐国立国以来最豪华的一次,真个谋士如云,将似繁星,吓得躲在长沙郡中的萧铣瑟瑟发抖。

高不凡今日穿着一身便装,箭袖快靴,剑眉朗目,唇红齿白,俊逸非凡,一众谋士如众星拱月般簇拥在四周,暖暖的和风迎面吹拂,高不凡禁不住豪情顿生,忆起了后世太祖的一句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而此时此刻的自己,无疑正在建立一个皇朝,开启一个新时代,又岂止是澹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今围在自己身边的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牛人啊,而且这些牛人现在都是给自己“打工”的!

高不凡深吸了一口从洞庭湖上吹来的清新空气,悠然道:“两湖熟,天下足,农桑之事需抓紧,莫要误了农时。”

众人不由眼前一亮,随行的史官立即拿出了小本本,将“两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记下来。

徐世绩微笑道:“皇上放心,臣已经安排下去了,还给没有条件的百姓免费派发了种子和农具,不过‘两湖熟,天下足’,这样的说法,臣还是第一次听说。”

“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是由“苏湖熟,天下足”引伸出来的,明清时期才出现,两湖指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并非湖南湖北,所以徐世绩等人没听说过也正常。

高不凡愕然道:“没听说过吗?那可能是朕杜撰的。”

众人不禁哑然失笑,杜如晦捋须道:“洞庭湖和鄱阳湖周边郡县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又地处长江以南,一年两熟,粮食产出巨大,皇上这个说法也没错,以前没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但从今之后就有了。”

长孙无忌亦笑道:“皇上金口玉牙,言出法随,从今之后,两湖地区的粮食要闻名天下了。”

众人不由哈哈大笑,继续举步前行。高不凡看着眼前的美景,有点后悔把白云裳先行送回洛阳了,自己应该带她来游览一番的。

原来白妞儿近来开始显怀了,小腹微微隆了起来,高不凡怕她舟车劳顿,便派船把她载回洛阳去静养,道门领袖王远知也随船去了洛阳,换照约定,直到白云裳顺利生产,并清除了体内的蛊毒,王远知才会离开。

…………

且说梁帝萧铣,自从逃到了长沙后,终日寝食难安的,生恐齐军会来攻打,而各地勤王的兵马又迟迟没到,他很想继续南逃,奈何麾下的兵将都是荆楚人氏,南逃的意愿不高,而隋唐时期的广东广西一带还是蛮荒之地,毒虫勐兽横行,遍地瘴气沼泽,人口稀少,生存环境相当恶劣,任谁也不乐意远离家乡,跑到这种蛮荒野地去。

所以在部下的轮番劝说下,萧铣打消了继续南逃的念头,只能寄望于各地勤王救驾的兵马了。

然而,萧铣还没等来各地勤王的兵马,齐国的大军便压境了,十万大军将长沙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萧铣登上城头一看,眼见城外漫山遍野都是齐军,旌旗遮天蔽日,刀枪如林,映日生寒,吓得他双腿直打哆嗦,连站都站不稳了,只能由侍卫搀扶着走下了城头。城中的守军本来就士气低落,眼见连皇帝都怕成这样,更是战意全无了,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

萧铣回到宫中,不由唉声叹气,又搂着自己的妻儿妃嫔日夜痛哭。宋王杨道生见状不由劝道:“皇上不必过于忧心,只要再坚持一两个月,各地勤王的大军肯定能赶到,到时定能把齐军击退。”

萧铣闻言不由生出了一丝希望,下令死守城池,又取出库房中的财宝赏赐给将士,如此一来,守军的士气倒是稍有回升。

……

衡山郡,湘潭县,一支约莫三万人的队伍正在由南往北行进着,打的是萧梁的旗号,显然是一支正在赶往长沙勤王的人马。

这支人马正是从交趾郡而来,统帅名叫丘和,乃交趾郡太守,而此人的副手(长史)大家都认识,正是长孙无垢的舅舅,高不凡的族叔高士廉。

话说当初高士廉被斛斯政牵连,本来准备杀头的了,幸得高不凡出手相救,最终杨广网开一面,将高士廉贬去交趾郡朱鸢县出任主簿,而高士廉在狱中时已经作主,将长孙无垢许配给高不凡。

后来高不凡和长孙无垢在洛阳成亲,由于山高路远,而高士廉又是戴罪之身,没有杨广允许是不能回京的,所以没有参加二人的婚礼,而长孙无忌也只是去信告知了高士廉这个消息,但交践实在太远了,几年间音讯全无,也不知高士廉有没收到信。

且说高士廉当初几经辛苦,历尽磨难,终于到了交趾郡,还没上任,竟然被交趾郡太守丘和看中了,留在身边任职。高士廉满腹才学,多次立下大功,很快就脱颖而出,最终被丘太守提拔为太守府长史,相当于副手。

杨广死后,隋朝灭亡了,各地枭雄分裂割据,而丘和后来选择了投靠萧铣,献出治下了交趾郡,前段时间,丘和接到了萧铣召集各地勤王的圣旨,于是便传织了人马北上,至于是不是勤王就不得而知了。

且说高士廉和丘和二人率着队伍一路北上,路上遇到了几支广西的人马,同样是打算北上长沙勤王的,于是合兵一处,就这样,当大家走到湘潭一带时,兵力已经超过了三万。

从湘潭到长沙还有一百多里地,高士廉等人路上又遇到几支勤王兵马,兵力增至五万左右。

大军继续北进,这一日,终于距离长沙二十地里了,高士廉和丘和下令原地扎营,然后高士廉本人单枪匹马直奔齐军营地而去。

这个时候,长沙城已经被齐军围得水泄不通了,而高士廉刚接近十里地就被齐军的斥候抓获了,连忙亮明身份道:“本人高俭,出身渤海高氏,与皇上是同族,也是皇后娘娘的亲舅。”

斥候半信半疑,便把高士廉押送到御帐外,然后进去禀报道:“禀皇上,南边抓到一名敌将,不过此人自称高俭,是皇上的族亲,还是皇后娘娘的亲舅!”

高不凡愕了一下,继而急忙道:“快带进来!”

斥候连忙把人押进来,高不凡和长孙无忌一见,激动得弹了起来,脱口道:“士廉世叔(舅舅)!”

“快松绑!”高不凡急忙道。

斥候不禁冷汗直冒,乖乖,这位原来真是皇后娘娘的亲舅,连忙替高士廉松开了绳索。

高士廉拂了拂衣袖,扑通的跪倒在地上,朗声道:“交趾郡太守府长史高俭,叩见皇上!”

高不凡连忙上前把他扶起,笑道:“士廉世叔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高士廉站起来,与外甥长孙无忌四目相对,顿时眼圈都微微泛红了,唏虚不已!

“舅父!”长孙无忌略带哽咽地唤了一声。

“无忌,这么多年不见,你长高了,也成熟稳重多了。”高士廉激动地伸了双手,按了按长孙无忌的肩头,又问道:“你娘和舅娘可还好?”

长孙无忌眼眶湿润,点头道:“好着呢,还有无垢,她们都很好,若是知道舅父你回来了,肯定高兴坏了!”

高士廉心中一暖,感慨万千,他当初把长孙无垢许配给高不凡,固然是因为看好此子,但也没料到高不凡日后竟坐了江山,外甥女长孙无垢也摇身一变,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个时候,高士廉也不得不佩服自己姐夫长孙成的眼光毒辣了,竟然选了个天子作女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