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争鸣 > 第一章 恶奴

华夏争鸣 第一章 恶奴

作者:问长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5 09:24:35 来源:笔趣阁

这是一个走上了岔路的时空位面,在这里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古有黄帝、炎帝部落联盟而后成华夏族,夏禹治水而后有夏朝,成汤伐夏而有殷商,姬发牧野之战而有西周,秦灭六国一统华夏,后历经两汉、魏晋。在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神州陆沉,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部陆续入主中原。就在华夏族最为黑暗的一页当中,历史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拐点:一代枭雄赵胤风横空出世,趁着东晋司马氏势微,独揽东晋大权。而后赵胤风励精图治,待国力渐复之后挥师五十万北上,横扫五胡十六国一统天下,以国号‘大楚’立国。

大楚帝国在吸取了东晋灭亡的教训之后随之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皇权之下设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三位宰相分掌相权,其下又设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国家政务,而全国各地方则实行郡县制管理。在用人取士上,赵胤风吸取两汉、魏晋让世家门阀做大的教训,改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

此外,赵胤风以武立国,对于大楚帝国的军制进行了最为系统化的改革。兵部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但是却无调兵之权。同时在三省六部之外设立最高统帅部,由大将军、骠骑将军、参谋总长三人共同执掌,直接向帝国皇帝负责。最高统帅部日常只有万人以下的部队调动权力,战时则负责军队的全面指挥。地方军制则是已经接近近代军队,十人设一班,三十人设一排,九十人设一连,二百七十人设一营,一千人设一团,三千人设一旅,一万人设一师,三万人设一军。此外,战时还有集团军、兵团等建制,但不为常设。

由于赵胤风的一系列改革,使得大楚帝国一跃而成整个大陆政治、军事、经济第一强国,从而开创了华夏自两汉以来最为繁荣的盛世,史称“楚汉光辉”。

自武帝赵胤风开国以来,大楚帝国传至赵天宇这一代已有二十一帝。二百年余年的时间,曾经大陆最辉煌的强大帝国,也开始逐渐的呈现日薄西山之态。

在大楚帝国北方阴山山脉以北,向来被称为蛮荒之地。多少年来,这里没有文明、信仰、当然也没有国家,这里的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们崇尚鲜血和暴力,通过血腥的屠杀来掠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他们为了生存已经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但是在大楚帝国国力渐衰对北方的控制力大大削弱之际,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之上开始逐渐的孕育出新生的力量。在帝国皇帝赵天宇登基的第二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血色冰霜”之役。帝国西北面的‘水氏部族’突然间不宣而战,近五十万精锐铁骑悍然挥师南下,在大陆第一名将水柔冰带领之下,水家的“冰霜铁骑”仅仅五天的时间就夺甘泉,克洛川,破潼关,直逼帝都长安。仿佛在一夜之间,‘水氏部族’就给了一向高高在上的大楚王朝一记响亮的耳光,使他不得不正视北方。至此之后,大楚的北方多了一个强悍的近邻——水氏部族,堪称草原第一强国,带甲百万,虎视中原。此外,大楚要面对的还有原先的草原霸主金帐汗国分裂而来的东胡、西辽。在西面则是西羌部落以及吐谷浑、大勃律、小勃律等大大小小的附属国;南面则有南蛮、吐蕃两大强国以及各个杂居的部族。

然而“血色冰霜”一役并没有真正让大楚国人警醒。二百余年的繁华,使得居于大陆中央的大楚帝国从官僚到庶民陷入到了一种纸醉金迷之中,却没有发现如今的帝国已经从一头富于侵略性的雄狮变成了温顺而又多肉的大象,四面的群狼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此时,在大楚帝国的西南边陲——建宁郡下辖的会泽县龙马乡却在孕育着这个波澜起伏的大时代当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星辰。

建宁郡下辖多个县,主要是:麒麟县、沾益县、宣威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马龙县、师宗县、陆良县等。这里地形地貌多样,民族风情各异。在这里可领略到彝、壮、苗、瑶等各民族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信仰。

会泽县龙马乡,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宇流明,巴蜀益州人士,其祖上为蜀中富豪,后因得罪权贵,被迫举家迁往益州西南部的建宁郡,后宇流家族定居于此。由于建宁地处帝国西南边陲,四野蛮荒、不通商路,宇流家也日渐衰落,不复昔日之豪阔。传至宇流明之父宇流承业这一代,家产更是几乎消耗殆尽。家中仅有宇流明一代单传,随着宇流承业日渐老迈,他也把未来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

宇流明其人确有与常人不同之姿。其自幼敏而好学,经史子集触类旁通,但却是浅尝辄止并不似一般读书人深入钻研、埋头苦读,而且他本人对于科举入士似乎兴趣也不大,却是常好四处寻访交友。在龙马乡地界无论是乡间、田地,还是山野、密林,无不遍布其足迹。而宇流明不爱与权贵打交道,其所结识之人多为乡间农户、贩夫走卒,甚至是村中地痞竟都能与之熟稔攀谈。

宇流承业眼看着自己岁数越来越大,而唯一的这个儿子却越来越让人有些看不懂,不过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是自己心目当中能够中兴家族的栋梁之才。宇流承业心中也是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儿子守不住剩下的这点家产,干脆一狠心,用家中的余财疏通官府各个环节,给儿子谋了一个龙马乡户长的差事。户长虽是末等小吏,连从九品下的典史、驿丞,甚至里正都远远不如,但毕竟算是有了个官宦出身。宇流承业只盼着今后自己不在了,儿子能够靠着这份差事,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里正、户长和耆长是乡里的三级官员。里正主持全乡的各项事务,而户长则主要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总之,这些都是大楚帝国最基层的末等小吏。现在秋收已过,朝廷的赋税早已经交过,宇流明这个才上任的户长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整日里显得有些无所事事。

这一日,宇流明来到馆驿。今日里正罗驹又不在馆驿之中,虽然上任不久但对此宇流明却早已经习惯,自顾自的来到屋内。此时屋内有一老一少两个杂役正在收拾屋子。其中年老的杂役大概临近五十岁的样子,中等身材、须发花白,略显瘦削的面目之上长着一双三角眼,眼神之中透着一股子势利与刻薄。此人唤作刘成,他在这馆驿之中当差已经有七八年的光景,乃是里正罗驹的心腹。而年轻的杂役则叫朱茂,来的时日尚短。

刘成一见宇流明,眼神之中顿时闪过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轻蔑,口中说道:

“哟,你个娃娃户长来得倒是挺早。找地儿先待会儿吧,没见我和朱茂正在打扫吗?”

听见对方言语中的不逊,宇流明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只是淡淡一笑,道了一声:“好。”便没有再说什么。自宇流明上任以来这刘成便对他不假辞色,言语之间毫不掩饰其轻视之意。

宇流明自顾自的来到户长的书案之前,随手拿起书案上的卷宗正要翻看,却在这时刘成的声音又适时的响起:

“我说啊你这娃娃太不懂事,我这刚收拾好的书案你乱动什么?”

宇流明闻言不禁说道:

“这些不都是该户长处理的文案吗?”

刘成却是冷笑一声,说道:

“是户长处理的文案没错,但是你这娃娃有做户长的经验吗?知道前任户长在任时的情况吗?你啊,还是等着罗里正来了给你交代清楚之后再办公吧。你现在每日来点个卯就是了,没有罗里正的指示乡里的事情不要胡乱插手。”

话说到这份上,是个人听见都得上火,这个刘成的意思分明就是让宇流明明白,这龙马乡是他的主子罗驹说了算,你宇流明一个半大不小的娃娃,顶个户长的头衔当个摆设就是了。

不过宇流明依旧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口中说道:

“既然如此,现在没我什么事那我出去逛逛。”

说话间便抬腿出了馆驿的大门。此刻,刘成望着宇流明离去的背影,脸上的轻蔑之色显露无疑。一旁的朱茂见状不禁有些担心的说道:

“老刘头儿,你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儿过了?”

刘成满不在乎的说:

“怕什么,有罗里正给咱撑腰,这个娃娃翻不起浪来。”

说到这里,刘成又把目光投向门外,死死的盯着宇流明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口中继续说道:

“哼,银样镴枪头!”

宇流明自馆驿出来,心中自是颇有些郁闷,无所事事的在乡间闲逛。正在这时,迎面走来一群青壮,为首之人是一个八尺高的大汉,身着乡间少有的褐色锦袍,豹环眼,唇下留着钢针般的虬髯,颇有几分三国时张飞的模样。此人正是龙马乡的耆长吴二牛。大楚承袭魏晋时期的游侠之风,民间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的情况实属常有。这个吴二牛在乡里颇有些豪侠的名声,喜欢好勇斗狠,纠集了一帮无业地痞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本乡的一股势力。而吴家在龙马乡当地算得上一家富户,颇有些钱财,与官府的关系也相当不错,通过上下打点,给吴二牛捐了一个耆长,这下吴二牛更是如鱼得水,带着麾下的弟兄整日里在乡间招摇过市,名声自然是越发的响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