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打通全欧交通线,胜利会师

留在神圣罗马帝国北部的近四万精锐被消灭,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当消息真正的传到斯德哥尔摩时,还是让整个瑞典王国上下一片悲痛。

可悲痛之后,就是无尽的绝望,因为瑞典王国已经拿不出多少力量去对抗强大的明军了。

而明军也不会给瑞典人多少准备的时间,立即分成两路对瑞典王国发起进攻。

一路从丹麦王国的斯科尼亚这条陆路攻入瑞典王国本土,另一路则从海上进逼其都城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就在波罗的海北岸,直接处在大明舰队炮火的威胁之下。

不待明军真正的发起进攻,瑞典人自己就已经承受不住了,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信心能够抵挡住明军的海陆两路夹击。

于是,在刘光远的老熟人萨尔维乌斯的率领下,正式向明军递交了乞降书,宣告瑞典王国直接投降。

明军立即在斯德哥尔摩登陆,掌控其王室及枢密院等重要行政机构,先控制了瑞典王国的权柄。

接着,便接管瑞典王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以及其境内的战略要地,以便快速控制这个北欧强国,让他们无法轻易的反抗大明的统治。

接下来,明军还会逐步解散瑞典王国的军队,并收缴兵器,并接管他们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其他领地。

可是,还没等明军完成这些布局,在波罗的海另一头的神圣罗马帝国却传来了重要的消息。

“投降?主动投降?”收到这样的消息,沈浪多少有一点意外,但稍微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神圣罗马帝国眼下的状况,是其周边所有王国中最糟糕的,虚得一批,根本无法抵抗任何其他强大外力的摧残。

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很清楚的,他可不认为明军收拾完瑞典王国之后,会放过神圣罗马帝国。

“哪怕你们亲口说不会打我,我都不会相信。”

这些天,斐迪南三世考虑了很多。

他知道依如今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是明军的对手。

西班牙王国去年才被明军打败,自身都难保,肯定也无法再向神圣罗马帝国提供帮助了。

至于帝国东面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哪怕能够与他们进行联合又能怎么样?一样不可能是明军的对手,连他们自己都很危险。

因为在瑞典王国战败之后,瑞典人占领的领地都会落入明军手中,而明军又已经占领了罗曼诺夫王朝。

所以,波兰-立陶宛联邦已经处在明军几面的威胁之下,他们曾经强大,但现在连瑞典王国都比不上,怎么去对抗明军?

既然这样,神圣罗马帝国就没有必要垂死挣扎了。

与其等着明军主动来打我们一顿然后逼着我们投降,还不如我们自己主动一些,这样也少受一些痛苦。

虽然斐迪南三世懂事得令人心痛,但是李定国在沈浪的命令下,迅速抽出一支军队接管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力。

然后就让斐迪南三世下了一道命令:允许帝国境内的所有公国、侯爵领地、自由邦等实行自治,并允许他们的信仰自由。

这个命令,几乎是直接将本就不牢固的神圣罗马帝国给拆了个稀碎。

斐迪南三世虽然痛苦万分,但如今已经由不得他作主了,原本就对帝国统治不满的公国、侯爵领地和自由邦等,顿时将明军当成了救世主。

神圣罗马帝国一完,夹在神圣罗马帝国和罗刹国中间的波兰-立陶宛联邦顿时亡魂皆冒,知道接下来就要轮到自己了。

联邦内部迅速分成了两派:一派也准备像神圣罗马帝国一样,直接选择投降,因为根本打不过,战斗下去除了让联邦付出惨重代价之外,根本不会改变任何结果。

既然这样,坚持战斗又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投降派。

另一派则是主战派,甚至准备与信仰完全对立的奥斯曼帝国联盟,一起对抗即将灭亡整个欧罗巴洲的东方强敌。

因为他们担心波兰-立陶宛联邦一旦投降,也会被迅速拆分,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无法再反抗东方人的统治,甚至波兰-立陶宛联邦也将永不复存在。

可是,还没等他们争论出个结果,也没能与奥斯曼帝国消除双方之间的分歧结成联盟,五万明军便先一步从罗刹国西面分成三路进入波兰境内。

连是战是和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波兰人,怎么可能是如此强大明军的对手?

而且他们还要时刻防着明军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北边,以及西面的神圣罗马帝国发起进攻。

护头护不住尾,防不胜防,顿时兵败如山倒。

在此情景下,连主战派也不再叫嚣了,逃的逃,降的降,整个波兰-立陶宛联邦随即便被明军全面占领。

而随着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灭亡,明军在西欧的军队成功的实现了与东欧军队的会师,整个欧罗巴洲的陆上交通线被大明给彻底打通了。

沈浪多年前的伟大构想,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就是将交通线修到所有大明势力延伸到的范围内,将所有战略要地连接起来。

然后在各个战略要地驻扎一定的军队和锦衣卫,并用千里传声筒构建密集的无线电网络,以达到点控面的效果。

一旦某地出现重大状况时,附近的明军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己方控制的交通线迅速提供支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切叛乱扑灭。

而当大明军队完成这些布置,并用武力震慑住欧罗巴洲各地生不起强烈的反抗之心时,就开始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推行大明语言文字等等。

概括起来就是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同制、地同域,将大明的文化一步步灌输到整个欧罗巴洲。

因为沈浪在一开始就知道,单纯的军事占领很难永久,文化的渗透才是永恒。

当欧罗巴洲人慢慢的融入到大明的文化圈中来,也会更加有利于大明的统治,他们心底里的反抗意志也会一点点的被消磨。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对大明产生足够的认同感,将自己当成大明的一份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