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这是太祖附身了啊

“哈哈哈……沈卿,吴卿,周卿。来,和朕痛饮一杯。”崇祯的愉悦心情难以掩饰,也无须掩饰。

沈浪、吴三桂、周遇吉连忙举杯,与崇祯对饮。

这次京营的问题平稳解决,崇祯便将几个大功劳者请到宫中,设宴款待。

一开始他还担心这般对京营下狠手,会引起整个京营的剧烈动荡,甚至是引发席卷全城的兵变。

却是没想到,仅仅是勇卫营和关宁军一共不到一万的兵力,就让十几万京营接受了这个苛刻的命令。

至于那仅仅两千左右的伤亡,相比于这么庞大的数量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京营也确实没救了,要全部推倒了重建。

当然,这次能够一举成功,除了武力威慑,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打了京营一个措手不及,让一些用心险恶之辈没有时间去组织和鼓动。

京营的士气本就很低迷,战斗力更差,如果没有组织,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所以在圣旨,以及勇卫营、关宁军的武力威慑力下,最终没有胆量反叛。

而剪除了京营的威胁,就相当于剪除了那些权贵的爪牙,崇祯才感觉整个京师真正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再怎么大动干戈也不用担心谁造反了。

心情大好之下,除了和沈浪分享喜悦,也将吴三桂和周遇吉请来了,以示恩宠。

周遇吉的忠诚,崇祯一直都深知,也一直很放心。

倒是吴三桂,这阵子也很配合,让关宁军干了不少脏活、累活,没有在关键时刻给他崇祯耍什么手段。

崇祯自然不会认为这是吴三桂一下子变得像周遇吉那般忠诚了。

就像沈浪说的那般,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你站在他的立场上分析利弊,让他感觉到能够从你这里得到更大的好处,担负更小的风险。

然后,你直接把问题抛给他,不用怎么去劝说和威胁他,他自己就能够想明白,并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果然,吴三桂最终选择了听命。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初崇祯让关宁军跟随锦衣卫一起去抄家的时候,吴三桂的心里是很不情愿的。

不过,当时崇祯给了他一个保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若关宁军能够听命行事,那不管京师发生任何动荡,都不会牵连吴家的人和事,包括关宁军。

吴三桂多精明,仅仅是这一句话,他自己就会去权衡利弊的想明白。

这其中透露的意思很明显啊,陛下准备有大动作了,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京师。

而吴家和他吴三桂,甚至是关宁军想要在这场动荡中安然无事,那首先就是要听命行事。

站在一个上位者的立场去考虑,若有一支能够左右整个京师局势的力量不听命行事,他会怎么做?

想到这里,吴三桂当即吓出一身冷汗,他不敢赌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因为现在的陛下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是自己之前认识的那个陛下了,变得果决了不少,他不敢拿整个吴家和关宁军去赌,所以最终选择了听命。

然后,抄家的时候就有了关宁军的身影,而关宁军还多次作为证人控告那些被抄家的官员,哪怕其中一些人甚至还与吴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吴三桂都没有留情。

可以说,为了得到陛下的那个保证,他吴三桂和整个吴家的损失很大,得罪了一堆人不说,还破坏了自己的关系网。

也让其他人看到他吴三桂如此的不讲情面,以后谁还敢轻易与他吴三桂走得太近?

所以这个影响对吴家来说,是很深远的,吴三桂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

可已经做了,后悔也没有用了。

接下来对付京营,那影响就更大了,这几乎是在和整个京师的权贵作对了,之前敢对京营下手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李邦华还只是对京营进行一些改革,结果没多久就被一帮人给搞了下去。

这次,他吴三桂是要配合勇卫营直接将京营给整个拆了啊,如果京营不同意,还要血腥镇压啊。

当时听到这个命令时,吴三桂都觉得自己这个陛下真的够胆魄,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若是以前发现你有这样的魄力,我吴三桂哪还有那么多心思,肯定给你效死力啊。

现在倒好,刚抓了那么多京官,弄得满城风雨,转眼就要啃京营这块硬骨头,真的是颇有一些太祖之风了。

难道太祖显灵真的这么灵?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子了。

原本吴三桂认为,陛下将自己召进宫中下达这个命令时,肯定会将他软禁在宫中,然后再控制他麾下的关宁军听令。

然而,并没有,崇祯在下达命令,让关宁军配合勇卫营之后,就直接让吴三桂离开皇宫,去执行命令。

可以说,在回去的路上,吴三桂想了很多。

他想过阳奉阴违的去拖延时间,让勇卫营自己去掺和这件大麻烦事,关宁军就不要去得罪京师中的权贵了。

也想过提前去通风报信,然后在配合勇卫营的过程中出工不出力,必要的时候见机行事。

甚至,他还有过更疯狂的念头,自己这陛下如此冒险,势必会激起京营的强烈反抗。

一旦导致兵变,自己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控制整个京师?

最终的结果,是这几条他吴三桂都没有选,而是选择了听命。

因为他知道自己既然能够想到这些,难道陛下放自己出来,就不会想到会有这些风险吗?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敢放他吴三桂出来?说明陛下有信心在关宁军真的有什么不轨之举时,也有应对之策啊。

而且,他清楚自己在之前已经得罪了一堆人,现在再去得罪陛下,风险太大了,一旦出现什么变故,自己将是最被孤立的一方。

若是陛下感觉到了危机,主动向京营妥协,那么关宁军和整个吴家就危险了。

所以,即便万般不愿,吴三桂也只能陪着崇祯一条道走到黑,成了消灭京营的“帮凶”,将京师的权贵往死里得罪了。

不过现在,他反而不那么担心了,脑子够灵活的他,已经预示到了陛下的下一次动作,整个京师可能都要被彻底清洗一遍。

真可怕,这不是太祖显灵,这是太祖附身了啊。

突然,吴三桂直接走出坐席,面朝崇祯行了大礼,然后抬头,神情真切的道:“末将在此向陛下请罪。”

崇祯微微一愣,说道:“吴卿近日助朕匡扶社稷,功劳甚多,何罪之有?”

吴三桂再行了一礼,神情很是惭愧的道:“末将以往想保存关宁军实力,对陛下之令多有懈怠,有负皇恩。”

“至今想来,甚是愧对陛下。请陛下,责罚!”

吴三桂态度诚恳,让崇祯都觉得他是不是真的改了性子。

沈浪也很意外,没想到吴三桂此时能够说出这些话,但转念一想,这才是聪明人啊。

刚立了大功,此刻说出来,只要崇祯稍微讲一点情面,肯定就一笔带过,不会再深究了。

他吴三桂又不损失什么,只是说了一些场面话而已,至于心底里是不是真的改过自新,谁能知道?

反正那么多黑锅已经背了,得罪了那么多权贵士大夫,而且崇祯对大明的掌控力越来越强,这个时候不表忠心是傻子吗?

果然,崇祯微一沉吟,便直接说道:“这段时日关宁军在吴卿的率领下,劳苦功高,朕看到了吴卿对我大明,对朕的拳拳之心。”

“至于过往之事,既然吴卿已然悔过,朕岂有再责怪之理。”

“吴卿快快请起。”

吴三桂心中大喜,再大礼叩拜,感激的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龙心大悦,沈浪暗自叹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