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在前面四道防线迅速崩盘,近四万大军被歼灭时,德川赖房就火速派人前往江户求援了。

当这个震惊的消息传到江户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这次他派出去的人可都不是庸才,如果只是一个人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败,那还可以说是他犯了愚蠢而低级的错误。

可是松平直政、松平忠弘和牧野忠信三人先后被敌军击溃,且连本人都先后因战而亡,这就不能简单的概括为犯错和失误了,而是明军的可怕实力大大的超出了己方的预估。

毕竟庆长文禄之役时,同样面对的是明军,也同样犯了一些错误,可进行那么多次的大战,没有任何一次败得如今这么快,这么惨。

战败不可怕,四万大军,虽然数量不少,但是以幕府的底蕴,也损失得起。

可是损失这么多兵力,却没有给明军造成任何伤亡,哪怕是为明军作战的九州军,伤亡也不及己方的一成,这就太可怕了。

这样下去,哪怕幕府的家底再雄厚,也支撑不住啊。

原本还想着凭借下关海峡的天然阻隔,再利用重兵打造的防线,可以将明军挡在本州之外,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个计划便全面失败了。

形势严峻,德川家光第一时间紧急召集自己最倚重的六人前来议事,他们分别是:松平信纲、三浦正次、太田资宗、堀田正盛、阿部忠秋、阿部重次。

这六人也被称为“六人众”,他们的地位放在大明,差不多相当于内阁成员了,可见德川家光对他们的信赖。

可是,当德川家光将德川赖房派人送到的紧急战报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一个个不是大惊失色,就是眉头紧锁,没人能心平气和的对待这般重大的变故。

沉寂了稍许之后,德川家光直接问向松平信纲道:“松平君,明军之强,已今非昔比,你可有良策?”

德川家光之所以第一个问向松平信纲,是因为松平信纲是六人中战功最辉煌的一个。

十一年前发生在九州岛的岛原之乱,起初战事非常不顺,连总大将板仓重昌都战死了。

随后,松平信纲被任命为总大将,在不到两个月中就扑灭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

同时,他又驱逐了葡萄牙人,并将荷兰人限制在长崎的出岛,非常有手腕。

松平信纲沉吟了一下,便道:“大将军,此次明军入侵,并非为一城一岛,更不是他们所说的我们侵害了明国商人的利益,而是意在图谋我整个日本国。”

“既是全国之战,必动用全国之力,切不可让九州岛之事再次上演。若我幕府三百藩不能同心协力,必为明军所趁,我们将更加艰难。”

松平信纲的意思很简单,明军水军强大,舰队可以长驱直入,可以抵达日本国沿海各藩领。

而恰恰,很多偏远且靠海的藩领是外样大名,这必然会成为明军先一步征服的对象。

九州岛就是如此,明军先从与幕府关系不睦的外样大名下手,通过利益拉拢,或通过武力威慑,轻松收复了锅岛家、细川家这两个实力强大的外样大名藩领。

再借助这两家的武力,又收复黑田家,岛津家,至此奠定了明军在整个九州岛上的绝对武力优势,然后迅速将忠于幕府的力量绞杀一空。

借助九州岛自身的力量,明军几乎没什么损失就轻松的夺得了整个九州岛。

从这种策略中看到了显著的效果,明军必然会在整个日本国实行,所有与幕府有隙的外样大名都是他们优先的突破口。

幕府如果不尽快行动,将这些外样大名控制住,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松平信纲这些话,得到了其他五人的一致赞同。

“今时不同往日,控制这些外样藩领的策略需要做一些改变了。”阿部忠秋插话道。

因为从幕府建立开始,一直都没有放松对外样大名的警惕,那些外样藩领都有妻儿留在江户作为人质,这些人质有不少后来还成为了各藩藩主。

几十年来,都相安无事,没人敢违抗幕府的命令。

而幕府经过三代将军的努力,对整个日本国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更没有哪个藩领有实力和胆量来挑战幕府的权威了。

可没想到,这一切都被明军这个不速之客给打破了。

明军通过自身实力的展示,给予了九州岛的一些外样大名很大的信心,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来挑战幕府的权威,并迅速背叛幕府投入到明军麾下成为爪牙,连留在江户的人质都不要了。

所以,如今仅仅通过留在江户的人质作为手段,已经不足以控制住一些心怀不轨的外样大名了。

说到这里,松平信纲又出声道:“与幕府嫌隙最大的外样大名,莫过于长州藩的毛利家了,如今主战场又在长州藩,这会对幕府军非常不利。”

“此次大败,毛利家背叛的可能极大,说不定他们已经在暗中投靠明军了。所以,我建议幕府军尽快撤离长州藩,否则会非常危险。”

听了这话,众人皆是一惊,三浦正次随即道:“在赖房君出征之前,便心中有数,他肯定知道如何控制住毛利家。”

“毛利家即便有心,应该也没有这个胆量公然反叛吧,松平君是否多虑了?”

“而且长州藩可是距离九州岛最近的藩领,如果直接撤离,岂不是拱手将长州藩让给明军?明军也会彻底在本州站稳脚跟,必将后患无穷。”

三浦正次这话得到了其中几人的认可,他们都舍不得丢掉长州藩。

再说,长州藩的实力本就很强大,仅仅因为怀疑就将这样一个藩领抛弃,甚至是推到明军那一边去,那就太可惜了。

但是松平信纲还是非常坚定自己的猜测,可他没有直接证据,所以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

最终,还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亲自拍板,交由松平信纲自己抵达长州藩后便宜行事。

如果觉得毛利家不可信,哪怕杀错,也不能放过,这样也能震慑其他摇摆不定的外样大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