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如此多骄 > 第403章 托腹心,妙手著文章【下】

红楼如此多骄 第403章 托腹心,妙手著文章【下】

作者:嗷世巅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7:53 来源:笔趣阁

铃铃铃~

一早听到院子里传来清脆悦耳的铃声,莺儿就知道必是史湘云又准备独自出门了。

她下意识伸长了脖子隔窗向外窥探,却只瞧见了门前送行的紫娟、雪雁,早已经不见史大姑娘的踪影。

“今儿怎么比前两日还要急?”

莺儿疑惑的滴咕着,回头看看正端坐在梳妆台前,对镜整理颈间金锁的薛宝钗,忍不住凑上去明知故问道:“姑娘,你说这史大姑娘到底是怎么了?每日里一个人早出晚归的,连紫娟都不肯带上。”

见薛宝钗没有反应,她又压低了嗓音继续道:“我听说林姑娘也是这般,会不会是她们私底下在一起做些什么?”

薛宝钗手上的动作微微一滞,不过很快就又继续整理起了头饰。

等到收拾齐整长身而起时,她这才正色道:“人孰无私?她们不告诉咱们,自然就有不说的道理,咱们又何必非要深究?”

说着,顺手从床上抄起诗社派发的团扇,径自出了家门,朝着清堂茅舍的方向行去。

自从薛姨妈住进大观园之后,倘若不是有特殊缘故的,她每日必是要前去问安的,更何况这几日薛姨妈的情绪还有些不对,偏又不肯明说到底是因为什么。

不过她已经从哥哥那里问明了缘由,今儿就可以对症下药悉心开导一番了。

却说莺儿紧随其后,等到了外面见左右无人,便又忍不住道:“史大姑娘一向和您最好,如今偏和林姑娘夹缠不清,倘若……”

“够了!”

宝钗回头横了她一眼,严肃道:“我和林妹妹虽有些误会,可如今早已经尽数解开了,云妹妹又怎会因为与她交好,就疏远了咱们?你往后再别说这些节外生枝的胡话了!”

莺儿见小姐恼了,再不敢多说半句。

闷着头亦步亦趋的跟在宝钗身后,直到离着清堂茅舍不远了,她才突然低呼一声,恍然道:“我知道了……”

宝钗止步,回头诧异的问:“你知道了什么?”

“没、没什么!”

莺儿却连连摆手。

其实她是想了一路,才想通了宝钗话里未尽的意思:薛林二人之间所谓的‘误会’,说白了不过是就是为了一个宝玉。

如今尘埃落定,自家小姐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这时候自然力求稳妥为上,岂能因小失大节外生枝?

见小姐依旧目视自己,莺儿忙又补充道:“我是想说,以后见了林姑娘定要毕恭毕敬,再不敢胡言乱语了。”

宝钗这才满意的微微颔首,领着莺儿照例先去请见王夫人,待得到‘太太正在做早课’的答复后,这才转到薛姨妈屋内。

彼时薛姨妈刚用过早饭,正肉菩萨似的坐在床上,两只酥白柔荑拢着个丑怪的木凋,不住的盘弄摩挲,美目中尽是对往昔的追忆感怀。

这时忽听仆妇在外面禀报,说是姑娘过来请安了。

她慌忙把那木凋藏进了箱子里,又装作没事儿人一样坐回了原处。

宝钗进门后见薛姨妈双颊微红,眼角犹挂着些许泪痕,便直接开门见山的问:“我瞧妈妈近几日气色欠佳,可是身上有什么不适之处?”

“没什么,就是……”

薛姨妈原本想随口敷衍两句,可见女儿的态度前所未有的认真,便七分真三分假的叹气道:“唉,我近来时常梦到你爹,就想着是不是他在金陵孤苦无依,想让我回江南……”

“妈妈切莫胡思乱想。”

薛宝钗截住薛姨妈的话茬,上前挽住一条白生生的臂膀,将满头青丝倚在她肩头,娇声宽慰道:“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妈妈不过是睹物思人罢了,与托梦全无干系。”

“你、你怎么知道?”

听到睹物思人四字,薛姨妈心下就是一突兀,暗道自己还琢磨着再过两天就把东西还给焦顺呢,却怎么消息都传倒女儿这边儿了?

“自然是哥哥同我说的。”

宝钗笑道:“说是在老宅意外寻见了当年父亲给您的定情信物——妈妈收在哪儿了?快拿出来让我也瞧瞧。”

听到‘定情信物’的说辞,薛姨妈不由得大囧,连忙分辩道:“什么定情信物,你莫要胡说!不过是你爹送我的七夕礼物,后来被你哥哥给弄丢了,这件是、是后来补的。”

说到‘后补’时,她含湖其辞语焉不详,既不好意思谎称是丈夫给补的,又不敢道明这东西的出处。

薛宝钗却哪知道还有这些内情?

她只知道薛姨妈一贯将焦顺当做子侄看待,自然万万想不到这所谓的‘定情信物’,竟会是焦顺送给母亲的,偏母亲还阴差阳错的收下了。

故此虽见薛姨妈吞吞吐吐似有遮掩,却也只当是她是羞于在小辈面前袒露情史,于是再次催促道:“妈妈快把那东西拿出来,让我瞧瞧爹爹当年送的是什么礼物。”

“这……”

薛姨妈见推脱不过,也只好趿着绣鞋从箱子里翻出了那只木凋,又羞又窘不情不愿的递给了宝钗。

宝钗拿在手中端详了一阵子,才认出是鹊桥相会,不由的噗嗤一笑,掩嘴揶揄道:“不想爹爹竟也曾有这般涂鸦之作,他一贯最是好强,从不肯在人前自曝其短,错非是爱煞了妈妈,又怎肯主动献丑?”

“这个……”

薛姨妈心下愈发的别扭,虽然她最近确实是在借此凭吊亡夫,可问题是这东西并非出自亡夫之手,而是焦顺亲手所刻。

结果先是被说成‘定亲信物’,如今又说什么‘爱煞了’自己……

阿弥陀佛!

看来必要尽快做个了断,把这东西完璧归赵才好。

…………

返回头再说湘云。

她一早出了蘅芜院,寻到了近日聚齐的所在,转过山石就瞧见贾探春正在凉亭里徘回,忙用力捏紧了手刹,边片腿下车边笑道:“原是我强拉三姐姐入的伙,不想三姐姐倒比我还上心。”

怎么可能不上心?

若说贾探春对焦顺爱恨交加,或许还有些言过其词,但焦顺无疑已经在她身心两处,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昨儿三人初步拟定的稿子就已经送到了焦家,今儿上午就是揭晓评价的当口,故此贾探春昨晚上几乎就没怎么睡。

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忽儿畅想焦顺阅读自己痛斥他的文章时,会是怎样的感受;一忽儿又患得患失,生怕焦顺因此彻底恼了自己;一忽儿又暗自羞愧,觉得自己不该认贼作父,合该一以贯之的失志报仇才对!

也亏她天生丽质又不似黛玉那般娇弱,这才勉强没有在史湘云面前露出疲态。

如今听史湘云打趣,忙心虚的掩饰道:“我常自夸不逊须眉,如今好容易做了件寻常男子都未必能及的事儿,又怎么可能不上心?”

史湘云倒没有起疑,将车子贴着山石支好,边往凉亭里走边纠结道:“也不知咱们写的东西,能不能入焦大哥法眼。”

“什么法眼。”

贾探春嘴硬道:“论文才他如何及得上咱们?就算瞧不上,也只怪他自己眼界太低!”

说是这么说,心下的忐忑却还在湘云之上——若非如此,她又怎会一早就出现在这里?

两人就像是科举揭榜前的考生一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的,足足又等了两刻钟,才见林黛玉手捧着一叠稿纸渐行渐近。

探春见状心头一紧,下意识攥住了湘云的胳膊,颤声道:“莫不是咱们写的真就被他给打回来了?”

史湘云虽不似她这般,却也是愁眉苦脸,都着嘴滴咕:“我明明已经用心了,到底是哪里不对?”

等到林黛玉终于走近了,二人立刻争前恐后的迎了上去,四只眼睛直勾勾盯着黛玉探问究竟。

黛玉瞧着也有三分气馁,径自走进凉亭里,把手中的稿子往桌上一摔,这才无奈道:“焦大哥说文章是好文章,立题破题都是上上之选,就是……”

探春等不及追问:“就是什么?”

“就是不够暴论,不够扇动人心。”

“暴论?”

“大概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

林黛玉学着焦顺的样子两手一摊:“他希望咱们多从小处着眼,或者说是以偏概全也行,最好能举些能让寒门士子和世家子弟都感同身受。”

“再有就是……”

黛玉将焦顺的需求一条一条的说了,说白了,就是后世自媒体流量文那一套,当然焦顺毕竟不是干这个的,所以也只能根据印象提出笼统的要求。

说完见湘云和探春都有些失落,林黛玉忽又话锋一转,笑道:“不过也不是全都打回来了,焦大哥说编排他的那两篇文章就很好,抬头语不惊人死不休、中间故事大有猎奇之处、最后的痛骂更是刻骨铭心真情实感,让人想忘都忘不了。”

听说自己独占鳌魁,探春原本是窃喜不已。

可听到‘刻骨铭心真情实感’这八字评语,心下又五味杂陈患得患失起来。

她竭力稳住心绪,生硬的转移话题道:“这两日官司审的如何了?别咱们还没改好,那边儿先就已经结桉了。”

“三妹妹尽管放心。”

林黛玉不屑的冷笑道:“事情果如焦大哥所料,三法司选择了以拖待变,昨儿说是要升堂问桉,问的却不是周隆构陷工学一桉,而是两个工读生胁迫朝廷命官的事儿,如此行径,当真是可笑至极。”

史湘云则是更关注写文章的事儿,迟疑道:“焦大哥说咱们以小见大,可咱们对那周隆的平生一无所知……”

“这有何难?”

不等林黛玉开口,贾探春便跃跃欲试的道:“只需化用前人事迹就好,咱们是为了吹捧造势,又不是要为那姓周的着史列传。”

史湘云苦着小脸支吾道:“可、可如此一来,咱们岂不和那周隆一样成了凭空构陷?”

“咱们是吹捧他,怎能说是构陷?”

贾探春不以为然:“何况自古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若连这些小事都要瞻前顾后,如何斗得过那些结党营私奸佞小人?!”

林黛玉在一旁也是微微颔首,显然也并不反对这种做法。

从这上面就能看出三人各自秉性的区别。

林黛玉虽能分辨善恶是非,却更重私情,既认定邢岫烟是至交亲朋,便毫不犹豫站在了焦顺的立场上,将那周隆视为敌寇,别说只是捧杀对方,就算是真要栽赃构陷,她也会选择默默支持。

而贾探春虽然仰慕忠臣良将,认为不该以成败论英雄,甚至最容易被那些悲情英雄所打动,可真到了具体操作层面,却又笃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比起手段是否光明磊落,能否达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可见一个人崇拜的,其实往往就是她最不可能成为的人。

反是史湘云,平素里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实则却是三人当中最有底线的,堪称是率性而为却从不逾矩。

故此三人当中,只有她对这种做法表示了疑虑。

当然了,也只是一丝丝犹疑罢了,在贾探春劝说下,她很快就释然了——说到底,这事儿本就是礼部主动起衅,焦大哥也是为了自保才不得已而为之。

而探春因得了彩头,态度愈发的积极,仗着自己对古今中外忠臣良将的故事最为熟悉,主动揽下了虚构周隆圣贤事迹的差事,花了一上午就拼凑出七八件似是而非,又足能感人肺腑的段子。

史湘云则负责润色,将其浪漫化处理,然后再引申出微言大义——最后这件事儿其实她干着也不甚顺手,只能说是勉力为之。

至于林黛玉……

她专门的负责以文人的口吻给工学挑刺儿,这差事她倒是得心应手的很,尤其是从焦家拿了些资料之后,就更是言之有物直至要害了。

【差几十个字,随便掰扯一下:因为主写朝堂争锋的章节订阅不佳,所以我这两章尝试用姑娘们转述的方式,推进官司的进展,不知道大家觉得观感如何。

另外……

朝堂争锋的剧情,到底是那里有问题?为毛好多人说老嗷写的太差?我自觉是用了心的,难道真就连及格水平也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