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凡人穿越生存法则 > 第五百二十六章 睡前故事

凡人穿越生存法则 第五百二十六章 睡前故事

作者:乔尘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04:12:32 来源:笔趣阁

夜晚的柘植城,到处都是夜巡的忍者。这里位于柘植川的上流,其实柘植城也不能称之为城,它就是一个村落而已。

这无遮无挡的村落,加重了暗忍营的防守难度,奇迹丸就在这么危险的地方,熬夜开展了伊贺调略工作。

与此同时,聪明丸则安逸的住在二条城内,躺在舒适的榻上,正在聆听细川信元的睡前故事。

认识这个时代社会的一个方法,就是有必要理解“庄园”的残滓“惣村”。

平安时代,由藤原道长为代表的公家政治,在日‘本全国创造了一种叫做“庄园”的小小独立领土。那是免除了年贡这种“税”的“私人领地”。所谓的武士,就是从替“庄园”警护的武装民开始,演变而来的。

从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

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开始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尔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

经过镰仓时代,进入室町时期后,“守护职”固定下来,特定氏族在某些国内逐渐变得强大。上位者不喜欢看到守护职的权力增大,于是催生了一种用来限制的制度,也就是“守护不入权”。

“守护不入权?孩儿记得以前三河闹一揆的时候,本证寺就以此特权被侵害为由,发动了一向一揆,差点儿没要了老乌龟的命!”聪明丸受到细川信元的影响,也叫德川家康是老乌龟。

“没错,这个制度一开始,就是让村落有权可以拒绝守护征税,并获得自治权。名目上惣村是直接交税给幕府,因此可以拒绝守护要求征收的税。就算是为了逮捕小偷等犯罪者,守护职和他的家臣也不可以进入这些被授予‘守护不入权’的村庄,只能站在入口等待村人逮捕犯人之后送出来,转交到他们手中。”

“哇!这不成了国中国了?权利好大啊。”聪明丸听得是聚精会神。

“因此,自镰仓幕府开始,由于武家政权凌驾于朝廷之上,手中拥有极大权力的村庄,便逐渐从‘庄园’,演变成更加追求自主的‘惣村’。”细川信元则继续讲着,这些旧时制度的演变,能教育聪明丸日后如何执政。

其实,所谓的“惣村”,再形象一点,就类似“美‘国驻日基地”一样。基地内并不属于日‘本,那是和日’本隔绝的地方,可以说是彻底的“美‘国领地”。

在基地当中有来执勤的军人,以及其家人,全部都是美‘国人,税金要交给美’国,犯罪者基本上也是要用美‘国法律来裁决。日’本的行政单位不能向他们征收地方税的“征税权”,各府县的警察也没有办法对他们执行“司法警察权”。这就是“守护不入权”。

“而这种惣村的支配者就称之为地侍,意思就是乡村土著并在当地拥有势力的武士,也就是俗称的豪族。这些豪族们只与幕府这个中央政府有所联系,当中的田地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只会落入豪族手中。守护是没有办法从惣村征得租税的。”

“这就像是村落的主人、豪族首领对守护说:幕府承认我们拥有守护不入权,因此我们不需对您缴纳各种年贡。就在这个时候,日‘本遭遇了‘小冰河时期’时期…”

“父亲大人,什么是小冰河时期?”突然听到一个新名词,聪明丸非常感兴趣。

“呃…小冰河时期嘛…就是天气突然变得异常寒冷,连年干旱或者大涝,粮食大幅减产…”细川信元一愣,忘了这是后来才有的气象名词,只好大概解释了一下。

“哦,孩儿明白了,就是发生天灾了!”聪明丸很直观地认为,毕竟这个年代都是这么称呼的。

“没错,只是这个天灾持续时间非常长,能横跨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所以,连年的灾害,造成饥民遍野,致使人口骤减,最终引发了动乱。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是第四次小冰河时期了。”细川信元点点头,就顺着孩子的想法继续说,这样能更好的让他理解。

“第四次?那前三次呢?”

“前三次啊…”其实细川信元也不知道日‘本前三次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知道中华的,因为中华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所引起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时期”,中华人口几乎每次锐减,都超过了五分之四。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华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的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所以才会有五胡乱华之后再无汉人的说法。

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而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但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了一半,是得益于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

但是,因为从万历十三年气候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加上腐朽的制度,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外满的入侵。最终,即便是有抗旱高产作物,明朝还是在天灾**、内忧外患之下灭亡了。还在为找不到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或搜索热/度/网/文,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