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江户幕府当少主 > 第187话︱家康对秀忠的点拨

我在江户幕府当少主 第187话︱家康对秀忠的点拨

作者:吴腾飞大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4:31 来源:笔趣阁

家康并没有马上对秀忠这番话进行正面解答,他只是饶有兴趣地端详着年届37岁的儿子。

秀忠是在庆长十年(即公元1605年)继任二代将军,如今在位已有十年,虽在战事上无甚功绩,但在处理政务与权谋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家康当初就是慧眼相中,秀忠在温厚老实的表象下潜藏的实力,发现这个三子实际上对朝野各大势力的平衡与制肘上很有作为。

这也是他选择秀忠继任将军之位的其中一个原因。

他始终认为,一旦将心腹大患的丰臣家悉数清除,天下必将迎来安泰平稳。

今后的太平世间,比起骁勇善战的武将型统领,无疑更需要精通治理、擅于权谋、专于内政的综合型统领,而秀忠恰好正拥有这样的天分。

只是如今察觉到秀忠在处罚忠辉一事上的犹豫与分歧后,家康才意识到秀忠还不够通达、并且仍旧囿于亲情和义理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中。

因此家康决定再好生对秀忠谆谆教诲一番,将“治理天下必先得有所割舍”这道理传授给他。

“将军,若我有个万一,届时政宗借忠辉名分号令各大名起兵,你可有把握一举挫败他们?”

“孩儿不敢妄言可以轻易取胜。只是对于忠辉……毕竟本为兄弟,我多少亦有些心存不忍。”

“将军也许忘了,你并非只是我的儿子、也绝非仅止为忠辉兄长,你乃要为万民之福负责的天下人。关于这一点,还请连在睡梦里也不要忘记。”

“是,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亲政十年的秀忠,在家康面前仍保留了谦逊好学的姿态,认真聆听并细细思量着父亲的教诲。

“忠辉与政宗之间的连接纽带,乃是五郎八姬。只要这桩婚事还存在一天,忠辉就仍将是政宗女婿,政宗自然也会仗着忠辉岳父身份图谋不轨。”

“幕府只能有一个主人,而这个主人也只能姓德川。若要天下太平,首先必得先平内乱,这个道理将军不会不晓得吧?”

秀忠脸上泛起愧色,微微将头给轻垂了下来:“是,孩儿明白。”

“我们当今要果断采取的措施,就是彻底斩断政宗与忠辉之间的这份连接纽带。那便要务必让政宗明白,他再怎样处心积虑,也兴不起风浪来。”

“我更有意籍着重罚忠辉,向尹达政宗表明:幕府对任何意图扰乱秩序的行为,都一概零容忍,在这个铁律之下没有人能侥幸逃脱!”

秀忠极为慎重地陷入沉思,抬起右手、以大姆指和食指一并捏住下巴,认真回味着家康的话。

“可父亲,治理天下需要恩威并重,在权衡朝野方面亦是如此。据说政宗对五郎八姬甚为疼爱,若我们令忠辉与五郎八姬和离,又会否折了他的颜面?”

“将军是担心我们本想籍处罚忠辉以震慑政宗,却反倒因为一个不慎而激起了他的反心?”

“孩儿确有此隐忧,若我们褫夺去忠辉领地、又令他与五郎八姬和离,以尹达政宗的狂傲个性,只怕反会促使他铤而走险。”

“恩威并重之术这个考量是对的,这点将军不必担心。我刚向朝廷举荐政宗、想必不久他将会获得官号,而且也赐给他庶子秀宗足有十万石的宇和岛领地。”

家康以指尖轻轻敲打扶几,老谋深算的他,又迅速在脑海里思索并组织着适当的应对之策。

“将军在下旨时,就说忠辉德不配位、因此希望尹达家领回五郎八姬,以免误了她的人生。”

“但本着两家世代交好之愿,幕府要将德川家一名公主嫁给政宗嫡子忠宗,再续金玉良缘。”

“给了庶子十万石领地封赏,又将德川家公主嫁给嫡子,这样也算践行了将军恩威并施之意、同时也安抚了尹达政宗。”

“将军,如此处理可还合了你的心意?”

家康表面上是在征询秀忠意见,但秀忠知道,但凡他决定的事,便很少会为其它意见而改变。

何况他还将个中利弊都一应俱全地作了均衡处理,也让秀忠总算搁下心头一块大石,当然不会再有异议,便谦逊地俯首称是。

“父亲深思熟虑,孩儿甚是佩服,那便依此来下旨裁定就好。”

家康点了点头,忽地又像想起了什么,便又语重心长地对秀忠追加了几句把控朝政的叮嘱。

“对了,将军,我这老父亲还要再多唠叨几句——”

“对于将嫁予政宗嫡子的公主,养女也好、旁支之女也罢,届时以将军之女名义出嫁便是。”

“还有,将军在下达让忠辉蛰居的指令时,必须要向诸位大名,彰显君临天下的不可侵犯!”

“所以必须慎重告戒他:蛰居期间势必要谨言慎行,若再行无礼之事就会领罪受死!”

秀忠望向家康的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尊崇之色,发自内心地回应:“孩儿一定谨遵父亲教诲。”

这一趟父子私谈,秀忠可谓受教匪浅、对自己这位三河老狐狸父亲更是钦佩得五体投地。

家康父子同时逗留在京都的这段期间,以家康亲自牵头组织并审阅、由高僧金地院崇传编撰的《武家诸法度》,也在此时被正式确立。

无论对江户幕府还是当时的日本来说,都是继大坂冬、夏两役之后,影响最为重大的事件了。

这部《武家诸法度》可说是一部关于武家的基本法则,完整地体现了家康的治世意图:旨在通过约束诸大名的权力、进而维护德川氏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家康从武家诸大名的誓纸里取出3条法令、再附加10条由金地院崇传起草的法令,最后形成了以下一系列的大名行为守则——

法度规则里包括了限制擅自修缮城堡、禁止建筑新城、禁止结党营私、婚姻须经幕府批准、以及参觐交代的方法等内容。

同时,秀忠召集了土井利胜、酒井忠世及青山忠俊等重臣,从而拟定了《一国一城令》,对限制大名势力及扼杀反叛之心发挥了极大作用。

这部《一国一城令》明言规定:在各大藩国里,由大名所居住、并作为政经所在的城只能保留一个,其余的城必须全部废除。

在起草了这部律令以后,秀忠专程前往二条城谒见家康、并仔细向他阐述了主张和考量。

“父亲,孩儿此举的用意是,剥夺各大藩领地内大名和家臣的诸多城池,让家臣们只能在大名自己修筑的城内集中,从而限制他们的扩张。”

“以后,这些城池或领地都由将军管理,大名仅有使用权。并且将来若有子嗣继承,也得经过幕府批准,否则一概视之为无效。”

“幕府今后将视之治理表现给予评判,对违反律令或法度的大名,一律处以褫夺封地的处罚。”

家康并没对此横加干涉,相反地,他在听了秀忠的解析后,还显出非常欣慰与愉快的样子。

“这样啊。原来将军这阵子是如此用心在操持着政务,我这老父亲还有什么可不放心呢?”

“这部《一国一城令》实施后,各地大名就老实了。我没什么意见,将军你大可放手去做。”

家康给予秀忠的这两句肯定,可谓为《一国一城令》一锤定音。

家康的表态也给了一直处于他羽翼庇护下的秀忠,对践行自我主张的政事奠定了更大的信心。

于是秀忠在伏见城召集了天下诸位大名,向武家发布了这两项具有时代风向指标性的法令。

同时,秀忠宣布年号由“庆长”更换为“元和”,这也标志着天下自此正式归为幕府统辖。

★——作者的话——★

希望大家不要养书、看完每天更新的章节,让本书有机会得到推荐位!

若喜欢本书,还请大家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推荐票和月票,让它被更多人看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