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马之歌 > 第三章 求天马(101)君臣置腹论国势

天马之歌 第三章 求天马(101)君臣置腹论国势

作者:羽山苏东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4:36 来源:笔趣阁

半个时辰之后,丞相公孙弘的马车静静地停在了未央宫门口。一身簇新蟒服的丞相公孙弘从容地走下马车,抬头望了望巍峨的宫门,心中升起了无限慨叹,想不到年至古稀,竟然以区区布衣之身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丞相公孙弘一边遐想着,一边走下马车。早已等候在宫门口的宦者令韩襄,快步地走上前来,问候道:

“丞相大人!来得正是时候,陛下已经在前殿等候有时。”

“请韩大人前面带路!”

丞相公孙弘恭敬地施礼道。

不大一会儿,丞相公孙弘就被宦者令韩襄引入了熟悉的前殿。

“臣公孙弘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丞相公孙弘恭恭敬敬地跪地施礼。

“快平身!丞相大人!”

汉武帝兴奋地谕示道。

“谢陛下!”

丞相公孙弘称谢而起。

“赐座!”

汉武帝关切地谕令道。

宦者令韩襄听到后,立即搬过了一个圆形榻座。

“谢陛下!”

丞相公孙弘一边称谢,一边缓缓地坐上了圆形榻座。

“丞相大人!这个相位责任重大啊!朕思来想去,只有卿最适合出任。朕的灭匈之志,卿是知道的。匈奴乃我大汉肘腋之患,一日不除,则我大汉一日无宁日。朕欲出兵翦除,还需丞相多为谋划啊!”

汉武帝推心置腹地说道。

“谢陛下!臣惶恐无法胜任,深恐辜负陛下厚望!”

丞相公孙弘继续恭敬地答道。

“卿的能力,朕是了解的!想当年,朕策问诸儒生: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汤水旱,厥咎何由?仁义礼知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子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

汉武帝深有感触地说道。

“陛下雄才大略,古今罕见!臣虽不比伊尹、管仲,但一定会竭尽全力。记得臣当年对策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故民者,业之即不争,理得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

“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行和,行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德佩天地,明并日月,则麟凤至,龟龙在郊,河出图,洛出书,远方之君莫不说义,奉币而来朝,此和之极也。”

“臣闻尧遭鸿水,使禹治之,未闻禹之有水也。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桀、纣行恶,受天之罚;禹、汤积德,以王天下。因此观之,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纪。臣弘愚憨,不足以奉大对。”

公孙弘面不改色,一口气说出来五年前汉武帝策问的内容。

“丞相大人好记性!朕亲览卿的策文后,十分欣慰,想不到我大汉除了司马相如以外,还有如此洞察国势之人,朕当即诏订卿的策文为第一。没想到短短五年时间,卿的佐君辅政能力大为提升,深盼未来灭匈之战,卿能统为筹划,不负朕望。”

汉武帝欣悦地说道。

“诺!陛下!臣谨记于心,决不辜负陛下所望!”

丞相公孙弘继续恭敬而又坚定地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