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99章 做大明人的荣耀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99章 做大明人的荣耀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是啊!”马三宝见朱高燨一下子就想开了,也很高兴,“殿下英明。”

“你不比宽慰我,让那一对祖孙和严家的家主见一见,等明日一早我们想办法靠岸,我好去找石油。”

严家的家主在另一艘军舰上与梁家的祖孙见面,请他们在军舰上吃饭。

梁忠听说大明人在军舰吃饭不用花钱,他拿着盘子的手都在轻轻地颤抖,等饭菜打到了盘子里,他端着盘子,与严敏初一起坐在窗边,隔着透明的玻璃,听着海浪声,熟悉的饭菜的香味钻进鼻子里,两颗眼泪在他昏花的老眼里打转转。

“老丈,您有十多年,快二十年没有回大明了吧?”

梁忠点点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指着孙子对严敏初道,“我们出来的时候,他才这么高一点,还问我,爷爷,我们去哪里,还回来吗?”

那一夜,夜黑风高,船帆被夜风吹得鼓鼓的,船离了岸之后,直在风浪里打转,他们都攀着船沿,比今日小船靠近大明的军舰还要紧张,那一刻他们全村人的命都不在自己的手里,如同飘荡在秋风里的一片落叶。

“大明现在是不是很不一样了?”梁忠看看四周,军士们都捧着餐盘在吃饭,边吃边聊天,口中虽然抱怨出海后,没一个地方可玩,但言语中并没有怨怼。

“是不一样了,您瞧瞧这船,都是铁板做的,今天那个西王还要和我们开战,现在命都没了吧?”严敏初道。

“是不一样了。”

身后,两个和自己的孙儿一般大的军士在聊天,一个总旗模样的人端着盘子过来了,两个军士起身让座,那总旗道,“坐吧,我是来告诉你们,殿下有令,你们每人有四十两银子的奖赏,是现在就领还是等回了大明再领,横竖少不了你们的。”

“头儿,这是真的?四十两,怎么这么多?”

“多吗?多的话,给我啊!”

“哈哈哈,头儿,给您就给您,就怕您不敢要!”

“狗日的,老子为啥不敢要?”那总旗开了个玩笑,认真道,“本来殿下说至少三十两,后来,一算,咱们人少,不就一人四十两?本来还说,这次出征了人分得多一些,后来,大将军说,难道跟着殿下,保护殿下的人就没有功劳。横竖咱们就是在军舰上放炮,就没必要和人家争多争少不是?”

“肯定啊,怎么能说跟着殿下的没有立功呢?依小的说,那功劳可不比咱们的小不是?”

“得了,大家均分,要拍大将军的马屁,别在我这里拍,我也不能把你这些话告诉大将军去。”

周围的军士听到了也都笑起来,因为人人都至少分了四十两银子,大家都很开心,军舰里面的气氛越发活跃起来了。

梁忠震惊不已,四十两银子啊,哪怕是现在,梁家的日子看起来说是好多了,可是,四十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他们一年的收入也就比以前在大明的时候要多,一年有个五六两银子就能让他们一家过得很富足。

四十两银子,他们一家不吃不喝,攒上十年,才能攒这么多银子,什么时候大明人的收入,这么高了?

梁忠指着餐盘问道,“严老爷,这一顿饭,不知道多少银钱?“

严敏初以为这老梁头要给他付这顿饭的钱,忙道,“不用了,这军舰上的伙食,虽然不怎么样,但只要是大明人,都是免费吃。”

这么好的菜,两荤一素加上白米饭,不要米饭的就是大白面馒头,居然说不要钱。

若早知道大明会有这一天,还能提供免费的午餐,他们当初为何要趁着夜黑风高,冒着全家沉海的风险漂洋过海到这里来呢?

老梁头和孙子多要了一个馒头。

梁思远边啃着馒头,边道,“祖父,这馒头好吃,真是好吃。”

这小岛上,稻谷一年两熟,长热如夏,也不存在大小麦,孙子没有吃过

老梁头眨了眨眼睛,他如老树皮一样的脸上,显出了挣扎的表情,良久,他将咀嚼了好一会儿的馒头咽下,问道,“严老爷,您说我们现在再搬回去,合适吗?”

严敏初想了想,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啊!大明已经重新造了鱼鳞册,说是以后不得随便出国,外面的人,没有朝廷批准的护照,也不能随便进来。

说着,严敏初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护照递给老梁头看,“您看,这上面说我是大明人,这是大明国发的护照,我到别的国家去,可以向他们展示我这护照,上面还盖了个钢印呢。”

这钢印可是伪造不出来的。

老梁头重重地叹了口气,只好换了个话题,“四殿下让我来见您,应当是想让您多知道一些岛上的事情,您若是有什么要问的,我一定会全部都告知。“

严敏初的人要在岛上长居,甚至将来还要参与爪哇岛的统治,他必然要知道岛上的一些禁忌之事。

用四殿下的话说,便是不要涉及宗教与信仰。

老梁头便道,“也没有太多的,这边的土人坐卧无床凳,吃食无匙筯,常年嚼槟榔,往来也无茶,只以槟榔待客。他们的一些奇怪的节日,比如竹轮会之类的,想必老爷们也不会参加,太过野蛮血腥,我们大明来的人也就看看,从不会参与。婚姻和丧葬之礼也大不与大明相同。唯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边的小孩子的头不能摸,若是父母看到了,会起生死冲突。”

老梁头将所有知道的事情全部都告知,次日,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坐在小木船上,由孙子摇着,朝家的方向划去。

眼看离大明的军舰越来越远了,老梁头伸出手,想要再触摸一下,却不可得。

他“哇”地一声,忍不住哭出声来,孙子梁思远不得其解,问道,“祖父,您哭什么?”

“当初,我为什么要带着你们离开呢?现在我想回大明,再做大明人,已经不能了啊!”

梁思远道,“我们做爪哇人有什么不好吗?”

家乡和国土对他来说,已经不存在这种概念了,他不解祖父对大明国土的那份卷念,只知道,他从小在爪哇岛长大,这里有能够令他们一家都吃饱的食物,有满山遍野的芭蕉子,随处都能摘下来喝的可口的椰汁,还有甘蔗和石榴。

将来,他或许会和当地的姑娘成亲,如果家里的人嫌弃,他还可以和一个与他一般从大明移居而来的姑娘成亲。

梁思远从未想过要回大明,对他来说,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人和事务。

眼看快要到达杜板村所在的那片海域,这时候,十来艘大船包围了他们的船只,其中一个年约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道,“东王有令,命你们前去说话。”

东王孛令达哈今天一早上知道,西王死了,尸骨无存,是被大明的火炮轰死的,他当即便惊骇不已,很想近距离与大明的海军接触一下,最起码,要能够找到机会向大明表达忠心。

得知海岛上有人前去看大明的长官,孛令达哈连忙派遣人前来请老梁头,他们拂晓时分就在这里等着了,终于等到了老梁头。

老梁头心知肚明,东王是找他去询问大明的事情,兴许还能得到一些赏赐,至于东王会不会一不高兴要了他的命,他倒是觉得不可能。

大明海军何等强大,东王应当从西王的惨剧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大明的海军如同勐兽一般,还在海上蹲着,东王现在应当是看到了猫的老鼠一样。

国王的王舍用砖头砌成,高三丈有余,周围约有两百多步,但和大明县衙都没法比,就别说和紫禁城比了。

东王盘膝坐在花草席上,看到老梁头和他的孙子来,很热情,让人端了槟榔上来给他们吃。

“多谢王上!”老梁头才见过了朱高燨,此时东王自然就少了几分尊敬,多了几分轻蔑,但表面上,他也不敢流露出来。

而梁思远,瑟瑟发抖,毕竟,西王死了,整个王室和头目都死光了,西爪哇岛没有了王,东王肯定要趁机侵占过去。

他害怕东王一个念头到,就会把他们给干掉。

“听说你们去见了大明的皇子殿下?”东王问道。

“是的!”老梁头低着头,答道,“小民们昨天上了大明的军舰,见过皇子殿下后,殿下留小民们用饭,吃过饭后天色晚了,殿下怕夜里海上起风浪,留小民爷孙俩过了一夜,今天一早下军舰。”

这番话,信息量不大,从头到尾都在说,皇子殿下对他们有多么器重,赏识,不光留他们吃了饭,还留他们过夜。

东王也听懂了,他一点儿都不怀疑老梁头的话,因为他还不知道大明的皇子殿下身份有多尊贵,既然他能在这里接见老梁头,大明的皇子殿下留老梁头吃饭过夜,又有什么不对?

“皇子殿下仁慈,连我都很羡慕你啊!”东王诚心诚意地道,“那你们知不知道,大明为什么会攻打西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