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23章 吏部的失职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323章 吏部的失职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这里已经摆了桌子,桌上是朱高燨今日的早膳,十来样面点,五种不同的粥品,还有十来样小菜,面条都有三种不同的种类。

可谓非常丰盛,每一样品种的量都很少,适合样样都吃,样样都吃不饱,但全部吃到肚子里后,足够一个人吃饱的份量。

还是宫里好啊!

朱高燨感叹一声,“等我用完早膳,让他稍微等一会儿。”

“是!”黄俨殷勤地帮朱高燨拉开了身后的椅子,等他站到了位置上,轻轻地将椅子往前推,恰好碰到他的膝盖窝处,方便朱高燨一屁股坐在位置上。

蹇义每次舔一点茶,不敢喝多,等舔了约有小半碗茶后,朱高燨用完了早膳,漱洗过后就来了。

蹇义忙给朱高燨见礼,之后,获得了赐座的待遇,他坐在小杌子上,比侍奉朱棣都要恭敬地面对朱高燨,真心请教,“臣打算先拿到户部和工部用人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出试卷……”

朱高燨接过了黄俨递过来的茶碗,两根指头拈起了盖子,慢慢地拨动茶碗里的浮茶,道,“如果本王没有记错,吏部是专门负责用人的?”

“是!”

“之前,本王让每个部门组织面试,面试之前,做出岗位职责,每个部门针对每个岗位应该都做了这项工作。吏部难道没有把这些岗位职责都收集起来?”

蹇义的两条腿开始打颤,额头上渗出了泪珠,他低着头,让人看不到他苍白的脸色。

朱高燨澹澹地瞥了他一眼,“是觉得,本王的岗位竞聘不符合祖制,吏部虽然也照着做了,实则,你们这些人的心里不以为然,还是仅仅因为大意,而没有往这方面想?”

蹇义身体朝前,双膝落地,两只手掌撑在地上,拼命磕头,“求殿下恕罪!臣……臣一时失误,没有往这方面想,臣有罪!”

朱高燨呵了一声,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将盖子盖上,放在桌上,提了提袍摆,看着匍匐在地上的蹇义,“不错,你的确有罪!”

朱高燨一改漫不经心的语气,变得严厉,“本王并不期望你们的思路能够紧紧地跟随本王,不拖后腿,但,离上一次岗位竞聘已经多久了?几年了?一直到现在,你才反应过来,不是有罪又是什么?”

蹇义快要哭了,他抬起头来,闭着眼睛,老泪纵横,“臣老迈昏庸,贻误机要,死有余辜!”

朱高燨站起身来,走到了窗边,朝外面看了好一会儿,才转过身来,他背着手,目光落在蹇义的身上,这是历史上与夏原吉齐名的人物,“义”这个名字还是太祖高皇帝赐下。

靖难之役后,蹇义也是和杨荣等一起归顺父皇的人物。

朱高燨想到这里,声音也难免和缓起来了,“本王知道,让你们这些守祖制的人接受本王这样的新观念很难,但是,昨日的大朝会上,本王也说得很清楚了,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了,今后的社会会出现很大的变革,一旦我们跟不上这个变革,你以为西方的那些强盗们不会来我大明的国土上烧杀掠夺?”

蹇义听朱高燨的话后,心中的恐惧渐渐地没有了,四殿下还愿意开解他,说明他还有机会。

蹇义恍然大悟之余,也越发惭愧,“臣身居高位,不但没有为皇上和殿下排忧解难,反而拖后腿,臣有罪啊!”

朱高燨的确不会在这种时候,随便开罪大臣,他不能勉强所有的人都跟上他的思路。

这是人的时代局限性,朱高燨不能因此而对人太过苛刻,只有暴君才会要求人无条件地遵从他们的意志,而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若蹇义依然不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朱高燨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想办法让他致仕,保留彼此的体面。

蹇义能够在这个时候醒悟过来,跟上思路,也不枉他有资格成为历史上的一世名臣。

“起来吧,先好好说一下,这一次户部和工部的用人需求。”朱高燨缓和了语气,也走了过来,坐在了椅子上。

蹇义再三谢恩之后,方才起身。

他身为六部堂官,身居高位,本来不需要待皇子如待皇上,他哪怕在监国郡王朱高炽的面前也不曾如此谦卑过,但所有的朝臣们都已经意识到,四皇子的身份已然不同。

朱高燨也想节省时间,问了蹇义一些问题,这才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本王说几点要求,做得到你就说做得到,做不到,你就把实际困难说出来,我们一起再想办法。本王最忌讳你们阳奉阴违,明明做不到,结果答应下来,回去之后要么使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压迫底下人,要么做事只做表面。”

“臣不敢!”蹇义眼看又要下跪,朱高燨拦住了,“不必这么麻烦!”

他略一沉思,道,“你先把握住朝廷的大方向,户部和工部要用的人,都是派往哪里?有些是留在国内,有些是要派往海外,而不管是哪里,都是围绕着攫取能源和经济建设这两个方面来的。这是其一!”

蹇义认真听着,思路也渐渐非常清晰了。

“其二,朝廷的大方向还包括改变经济结构,以前是大家都守着一亩三分地,各个阶层都要地,但现在不同了,已经聚集起了大量财富,有资本出海去殖民地发财的人,把地拿出来。本来也包括为朝廷效力,有能力不靠田地吃饭的人,包括你们这些官僚阶层。”

蹇义一阵汗颜,此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他在思考,殿下这是不是在暗示自己?

“当然,朝廷没打算用强制性的,生硬的,会引起社会动荡的手段来做这个工作。不管是商场,还是政治,玩的都是交换,一物换一物。所以,这一次选人的关键在两点,选出合适的人,想要得到岗位,就做出牺牲。”

蹇义总算明白了大义,他忙道,“臣将竭尽所能!”

朱高燨不忘嘱咐他,“吏部既然是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等工作,务必要紧跟朝廷的思路,选拔出适用的人才,每个岗位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臣遵命!”蹇义想到,回去之后,一定要让下面的人收集起朝廷各岗位的用人需求,不能再落后了。

等蹇义走了之后,朱高燨便问起他爹的行踪,黄俨殷勤地笑道,“皇上一时半刻还回不来呢,在和茹大人商量海外驻军的事,说若是午膳时回不来,就让殿下先用膳。”

这是怕饿着了儿子。

朱高燨道,“若父皇那边没空用膳,你就提前说一声,我去陪皇后娘娘用膳。”

“是!”

朱高燨便让狗儿拿来了万国博览会的资料,其中包括大明展馆的布置,展出的科技产品和传统产品,来参展的国家,那些国家要展出的东西,以及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国王首领等。

他看到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的首领名字,很想看看,这一次万国博览会,这三部会给他提供一份怎样的试卷?

永乐二年,瓦剌发生内乱,坤帖木儿被杀,原脱古思帖木儿旧部阿鲁台趁机和瓦剌决裂,拥立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鬼力赤为大汗,组建了汗廷内阁。

阿鲁台任太保、枢密院知院。

而这一次,鞑靼来的正是太保阿鲁台,这个历史上弑君的鞑靼重臣。

瓦剌来的是额勒伯克,瓦剌的大汗,对于这个占弟媳的大汗,朱高燨倒是很感兴趣,他用铅笔在额勒伯克的名字下面轻轻地画了一笔,拿过了大明的地图。

鞑靼部居住在后世的贝加尔湖和外蒙古的大部分地区,瓦剌则生活在外蒙古西部和准格尔盆地一块,而兀良哈部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带。

这三个部落,在靖难之役前,都非常不安分,时常滋扰大明的边境。但这几年,大约是忌惮大明的火器,非常收敛。

可即便如此,朱高燨依然秉持着大一统的思想,没打算将这些曾经凌辱,将中原百姓按在地上摩擦的混蛋们留在世上。

“北元在中原搜刮了不少财物,这些财物肯定要归还;窝阔台汗国和金帐汗国两个,都不可小觑,欲攘外,必须安内。”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想,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都必须尽快解决。先在万国博览会期间,找这三个部落的首领谈一谈,让他们帮忙将铁路修过去,然后运送兵力过去,将这些人一举消灭。”

朱高燨初步定了策略,这才将地图放下,没有管兀良哈部来的是谁。

兀良哈部不足以被重视,体量太小,又曾经归顺大明,只不过是暗地里和鞑靼部眉来眼去,永乐朝后,兀良哈部就如同一条大明养的家犬,为大明安顺地守着大门,每年主动送良马入大明,哪怕大明的赏赐非常吝啬。

朱高燨心里有了章程,便轻松起来,正要起身前往坤宁宫,狗儿进来了,脸色有些古怪,“殿下,礼部尚书赵大人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