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28章 纪纲和哪些人来往?

朱高燨还是住在自己原先的院子里,服侍的依旧是那一拨人,他梳洗过后,稍作休息,狗儿便进来了,禀报道,“殿下,方孝孺求见!”

“让他进来吧!”

朱高燨坐起身来,等方孝孺进来,行过礼,他指着旁边的凳子,“坐吧,坐下说!”

方孝孺很快打量了朱高燨一眼,他摸了摸袖子里放着的小本本,略有些紧张,“殿下,臣前来,是要汇报大明帝国学院的事情,一切都很顺利,今年下半年,可以招收约一千学生,设施、资源都已经预备到位了。”

“今年可以毕业多少人?”朱高燨问道。

“毕业六百人,但沐姑娘的意思要鼓励留校,臣等从自愿留校的的人中选拔了二十名留校,等开学后根据他们的教学能力进行评选。”

“评选等级是如何定的?”朱高燨好奇地问道,他没想到,自己并没有留这方面的信息,没想到,这两人居然还能创造出来。

方孝孺略有些羞耻,道,“臣等也是根据之前殿下提到的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再到院士,这样的级别拟了圣旨,呈给皇上,皇上批复后才定下来的。”

朱高燨点头道,“其实,我最初的设想里,副教授最好能够分成三等,教授则分为一到四级,其中一级教授才能获得院士称号。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眼下对大明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

“是!殿下所言极是!”方孝孺道,“今年即将毕业的六百个学生除了,留校二十个,其余全部都已经有了岗位,可谓供不应求,实际上,臣听说,一年里头,学不到太多东西,很多人都只能到了岗位上,再靠自己慢慢钻研。”

朱高燨道,“这样,一千学生里,每年进行过一次考核,若是考核合格,便可以往上,今后大学要多学一些知识量,常规按照四年来算。”

“是!”方孝孺有些捉摸不定,“若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要重新编制教材?”

朱高燨按了按眉心,他打算刺激一下心想图成的潜能,看能不能通过心想图成编一些教材出来,道,“把现有的教材拿来给我看看。”

朱高燨话才说完,便看到狗儿在门口一副非常着急的样子,他点点头。

狗儿快步进来,方孝孺忙站起身,挪到了一边去。

“发生什么事了?”

狗儿道,“回殿下的话,就在方才皇上皇后和两位殿下进城的时候,有人用一辆柴车做遮掩,拉了一车弓箭进来了。”

朱高燨略有些诧异,他略一思忖,正打算问父皇那边知不知道,想到了纪纲这个人,便道,“你去把黄俨找来!”

黄俨是服侍他爹的人,照理说,朱高燨不应当叫得动黄俨,这么把他爹身边的人喊来问话,非常不妥当,方孝孺正准备提醒一下,朱高燨却道,“我还要在北京城待几天,你先忙去吧,回头我再找你说话。”

科学院设立在北京城,就在积水潭旁边,想到殿下肯定也要去看看,方孝孺打算那个时候再找殿下汇报工作。

但他依然还是咬了咬牙,提醒道,“殿下,黄公公乃是服侍皇上的人。”

朱高燨笑了一下,点头道,“是,方校长所言极是,不过,今天事出有因,本王就不跟方校长解释了。”

狗儿已经快步去了,见四殿下已经端了茶,方孝孺只好退下。

他在门外的廊檐下稍微站了一会儿,心里有些不安。

殿下出外一年多的时间,连他们这些在北京城的人都听说了,皇上对大殿下非常恩宠,也极为信任,诸多政事都是大殿下在处理,上上下下都对大殿下赞不绝口,说大殿下一定是未来储君。

方孝孺看到狗儿领着黄俨快步走来,而黄俨边走边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问道,“殿下没有久等吧?”

两人看到方孝孺,只点了点头,来不及打招呼,便进了朱高燨的屋子。

方孝孺怔愣了一会儿,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不能在这里久站,只好抬脚离开。

黄俨要给朱高燨行礼,朱高燨忙抬手止住了,“黄公公,你这样,我就很难做事了!”

黄俨笑着讨好道,“殿下总是这么高看奴婢,大老远从海外回来,还给奴婢带那么多礼物,奴婢瞧着那些珠宝香料,感动得都不知道如何报答殿下才好。”

“你是服侍父皇的人,平日里我们兄弟不在父皇身边尽孝,全仰仗你了!”

“这原本是奴婢应当应份的事!”

两人寒暄几句,话题便步入正轨,朱高燨抬了抬手,狗儿领会了他的意思,站在门口,防备有人过来偷听。

见此,黄俨的神情越发肃穆,他垂手而立,一张显得老态的脸上,耷拉着眼皮的三角眼里,依旧精光闪现。

“若论这世上谁对纪纲最了解,除了黄大伴你,本王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人了!”朱高燨笑道,“你说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纪纲和哪些人来往?又做了些什么?”

黄俨心头一喜,忙道,“殿下过奖了,奴婢和纪纲都是近身服侍皇上的,天天儿打交道见面,彼此之间走得近一点,也就多了些了解。”

眼见朱高燨要端茶,黄俨忙上前去,弓着腰,将茶放到了朱高燨的手里,“纪指挥使要说做了什么,做的也是不少,去年万寿节,照着以往的规矩,地方上送了些愿意服侍皇上的姑娘进京,过了一道纪纲的手,进宫后,奴婢一看,哎幼喂,就没一个出挑的。”

黄俨凑近了朱高燨道,“听说纪指挥使家里常年修葺院子,里头亭台楼阁,连地底下都凿空了好深,在修什么地下宫殿,附近那些国家进贡的东西,都要过一道纪指挥使的手,可不得整一个大一点的院子?”

朱高燨捏了捏茶碗,克制住了心头的怒火,问道,“你主要说说,他和别的国家有没有来往?”

黄俨本来很想将纪纲和大皇子来往密切的事说一说,但想到,疏不间亲,道,“奴婢几次听人说,北元余孽进京,还有人亲眼看到,前脚鞑靼的人出来,后脚,纪指挥使也从酒楼里出来。”

“行,知道了,有什么消息,记得告诉本王!”

黄俨求之不得,“奴婢记着呢,皇上那边还有事,奴婢先忙去了。”

稍后,朱高燨让人请郭资来,得知郭资被朱棣召见,他便略等了等,坐在桌前,写了北元、纪纲出来,总觉得中间少了点什么?

他细细琢磨,少了一条纽带。

以纪纲的身份地位,他的身家性命都是系在皇权身上,若没有皇上,他什么都不是。

可他为何要与北元勾结呢?

虽然黄俨所言非常隐晦,但到了他们这样的层面,说话做事都是留一半,给自己一个退路,也给别人多一点空间。

因此,黄俨虽然说,只是有人看到,但朱高燨可以笃定,若黄俨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是不会说这样模棱两可的话。

黄俨跟在父皇身边十多年,行事稳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朱高燨不由得想到,当初密匣立储的时候,诸多人都在,唯独少了纪纲。

难道说,纪纲从中知道了点什么?

他背后有人,会是谁?老大还是老三?

朱高燨喊了狗儿来问道,“大皇子妃,哦,康郡王妃是谁?”

朱高炽续弦,朱高燨只让人备了礼物送过去,他爹写的信里头也只带了一笔,也没有细说是谁,朱高燨对此自然一无所知。

“回四殿下的话,听说是侧妃扶正,娘家姓韦。”狗儿道。

朱高燨想起来了,不由得一笑,“原来如此!”

他略一想,“安排人去调查一下韦氏,韦这个姓氏听说来源于北元。”

狗儿浑身一哆嗦,若是韦氏来自北元,现在成了康郡王妃,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另外,把鞑靼和瓦剌的情报收集给我!”朱高燨一一吩咐。

方孝孺回到了大明帝国学院,在城东,曾经是北元的枢密院,朱棣亲自定了地址,后来修葺一番,成为了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大学,这代表着,大明将在科技力量的带领下,走向现代化。

院内一座两层的小楼,正中间是校长办公室,从来没有人用过,只有沐汝嫚每天都亲自进来擦拭一番。

珠儿已经被征用,成为了学校的辅导老师,她每天都在为学院的事情忙碌,就算想前来给校长办公室打扫卫生,也没有时间。

沐汝嫚看到方孝孺回来,有些激动,问道,“方大人,见到殿下了吗?”

圣旨已下,皇上给朱高燨和沐汝嫚赐婚的当天,便已经封了沐汝嫚为燕王妃,只不过,她眼下还没有过门,因此,众人称呼她,自然不能为王妃。

“沐姑娘,我见到了殿下,但殿下很忙,并没有多问学院的事,但给了两点指示。”

沐汝嫚忙打起了精神,恨不得让方孝孺暂时不要说话,她去拿纸和笔前来记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