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63章 兵制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363章 兵制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6 17:37:47 来源:笔趣阁

看门老头朝他瞪了一眼,嘴里嚼着饭菜,待咽下去了,才道,“这是什么话,你要是只为了贪图学院的好处,你就趁早别想这心思,我要去告你!“

“别啊,大爷!”王二狗一笑,满口大白牙,“我只是嘴贫,说说罢了,那能真这么想。我要真这么想,别说您了,我爹都要削我!”

“你爹还活着?”

看来,老大爷虽然老了,也没有湖涂。

王二狗见骗不过去了,只好说实话,“不瞒您说,我这几年在码头帮人搬货,后来又弄了一辆小山轮拉货,又挣了不少钱。可是,钱再多,有什么用?人家大明帝国学院随便一个毕业生,走到哪里都被人恭敬得不得了,我就想啊,钱算什么东西,还是知识值钱!”

说白了就是,没钱的时候想要挣钱,有了钱,又想要地位,获得尊重。

看门老头斜睨他一眼,“怎么,想上大明国防科技大学?是谁告诉你的,今天来的那位书生,和你认识?”

“您是说徐琦吧?他可是我们那地儿有名的大才子呢,他肯定是上不了大明国防科技大学的吧?听说这是一所军校,他一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听说,听谁说的?是听我说的吧?”看门老头扒了一口饭后,嚼碎了,咽下去,“手无缚鸡之力,你以为以后打仗,还要拿把刀枪上去砍?告诉你,以后军队缺的都是高科技人才,能够开装甲车,能够修理枪械,听说以后还要开飞机,开个轰炸机,炮弹从上面掉下来,还需要人去冲锋陷阵?”

看门老头白了他一眼,“以后的军队里,书生可比你们这种莽夫要有用多了,以后又不是主要靠人打仗。“

王二狗瞠目结舌,顿时觉得,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以后在这个社会上就成了废人一个了。

他越发想要学点知识,最起码,识几个字。

“大爷,您行行好,给晚辈指条明路吧,我想读点书,您说,我现在这种样子,哪里能够去上个大学?”

看门大爷问他,“你读过书吗?”

王二狗摇摇头,以前他还能拍着胸脯,说一声“爷大字不识!”这会儿却羞愧得想要从地缝里钻进去了,脸涨得通红,“我小时候家里太穷了,吃饭都困难,哪有钱上学?再说了,我们那地儿可不比这南边,也找不到好老师。“

这话,别说半真半假了,一个字儿的真话都没有。他小时候是和徐琦一起上学,徐琦的书读得好,一篇文章,他背不出来,徐琦熬夜都要背会。

虽然穷,但他家里比徐家还是要富有,说是没有好老师,人家徐琦怎么就中举了呢?

所以这些话,都是王二狗为自己捡个面子。

但看门老头却是信了,王二狗也是来自宁夏那种地方,天底下能够和应天府相提并论的,也就一个北京城了,宁夏应当是想象不到的贫穷与落后。

看门老头瞧着王二狗是个灵光人,还是被家里和地区给耽误了,难免为这后生娃惋惜,便给他指点了一条明路,“你呢,今年验兵的时候,你就去当兵……”

“今年验兵?怎么验兵?”王二狗震惊不已,“难道说人人都能当兵了?”

“是啊,五月份的时候会募兵,这批兵说是和以前不同,进了军队,除了训练之外,每天晚上都要学习,你到了那里好好学,等学个一两年,军队组织人考军校,你就报名去考。”

看门老头低声道,“据我所猜,军队里考军校比起从外面招人,肯定还是要容易多了。”

大头兵嘛,能指望他们有多少学识?而且将来出来,多半要留在部队里,要学,一生都能学。

还能这样?

王二狗有些怀疑,他看着澹定地吃着饭盒里饭菜的老人,问道,“大爷,您在这里多少年了?”

就在这时,一辆车开了出来,老人忙站起身来,站在玻璃窗户旁边,目视着车离开,车走到门口的时候,驾驶室这边的车窗降下来了,露出一张年轻的脸,和老大爷打招呼。

老大爷激动地举起手来,朝对方挥了挥手,等车走远了,拐过街角瞧不见了,他才坐下来。

“大爷,这人是谁?”王二狗的心里有了个猜测。

“是殿下啊!是我们南方理工大学的校长。”看门老人吃着最后两口饭菜,“你若信我,你就照着去做,以后当兵啊,一般都是三年,三年干完了,要是想回家,就能回家,你又年轻,不耽误你事儿。”

“不是当兵就是一辈子吗?子孙后代都要当兵。”

“你想得美,还子孙后代都当兵,以后当兵,你抢都抢不到名额!”

王二狗决定相信老大爷的,他看着老大爷将最后一块五花肉吃到了嘴里,情不自禁地道,“您这伙食是真好!”

“食堂里的饭菜,每天都是两荤一素,就这,校长还说伙食不行,咋不行啊,非得让这些小伙子把他吃穷?”

语气里满满都是与有荣焉。

王二狗告别了老大爷,回到了客栈,他去找徐琦。

徐琦正坐在房间里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去考南方理工大学吧,未必能够考得上,不去考吧,他现在返回顺天府还能参加二月份的春闱,肯定能够考上,可他很不甘心。

王二狗让店小二送了一壶茶进来,和徐琦一起坐在窗前朝外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徐琦问他打听到的情况,“有什么打算吗?”

“我现在只后悔当初没有和你一样好好读书。”王二狗道,“以后的大明和以前不一样了,若是不读书,恐怕很难在这世道生存。所有六岁以上的孩子,都要读书,朝廷免费供孩子们读书,我们将来能做什么?”

“老大爷怎么说?”

王二狗道,“只有去当兵!”

他将看门大爷的话说了,问徐琦,“你比我脑子好,你说,老大爷这些话能不能信?”

“应当是能信的。”徐琦道,“老大爷为殿下看门看了这么久,我瞧着他是个和善的老人,应当不会在这种事关前程的事情上骗我们。再说了,募兵是在五月份,离现在时间还早,将来总有风声传出来的。”

风声很快就传出来了。

三月初,王二狗在码头揽活,就听到有人在传,“听说朝廷要更改军兵制度了,入伍三年以上,想退伍的人都能拿到一笔安家费,不管在哪里落户,每人能够分到三亩地。”

王二狗活都不想干了,上前去站在一旁听,“兄弟,能不能说细一点?”

“前边不是贴了告示吗?说是朝廷下的圣旨,你去那边打听。”

王二狗转身就朝城门口跑去,正好遇到了一个能识字的人在念那告示,话语都很直白,让人听得明白,和他方才听到的消息差不大离。

王二狗听到守城门的一个军兵在说,“上面都在统计了,有多少人愿意转业,以后咱们这些军兵的子女可以选择当兵,也可以读书了不当兵,嘿嘿,不当兵能去做什么?”

“你们现在好,当兵又不需要上战场,上了战场,死的是别个,又不是你们,换我,我也不转业。”

“嘿嘿,那是,傻子才转业。等我认几个字,我也去考军校。”

整个大明,因为这一条政策,全都沸腾起来了。

很多年轻人都在考虑自己的出路,等到了十月份开始募兵的时候,很多人都报名,但这一次的募兵与以往不同,由军队的军医把关,选取身体素质强的人入伍。

大朝会上,朱棣听说报名的人有上百万,他也吓住了,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怎么人人都喜欢入伍了?”

好男不当兵,这是老话。

茹瑺也没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现在教育是热潮,但很多人错过了上学的时间,听说军队每天晚上都要上课,将来可以上军校,年轻人的积极性高了很多。“

夏原吉可不想看到这样的变化,他上前道,“皇上,臣以为,征兵的人数不能太多,今年退伍的人一共是三十万,募兵只需要招募三十万人即可,否则会影响到生育和种地。”

没人在家生孩子了,也没有人种地了,对社会当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朱棣问朱高燨,“今年军校和航空航天大学各招收了才一百人,你觉得,今年募兵要募多少人?“

朱高燨道,“未来几年,大明都没有战争,儿臣以为,募兵的人数都不需要太多,主要还是改进操练方式,把队伍的素质拉起来,加强战斗力。“

如此一来,军队的身体素质就很重要了。

朱高燨不由得想到大明人的餐桌上,素比荤多,肉食依然属于老百姓的餐桌上吃不起的食材,主要是养殖业落后的缘故。

他记得养殖靠玉米撑起来的,但现在玉米应该还在南美洲,若是真要让谁出海一趟,马三宝是最好的选择,而他还欠马三宝一次去麦地朝圣的承诺。

朱棣对儿子的话深以为然,道,“这一次军队的训练就交给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