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51章 十七弟,四哥委屈啊!

巨大的轰炸声已经将辽东军都吓傻了,人人站在原地不动,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袍泽们飞上天,被炸得稀烂,再掉下来,血肉如雨一样洒落。

有的人两腿一软,噗通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有的人则直接眼睛一闭,晕了过去。

而此时,朱棣已经带人追过来了,如同切菜剁瓜一样,一面倒的屠杀就此开始。

耿瓛大喊一声,“撤!”

这才将人喊醒过来,要么被杀死要么被炸死,众人不知道如何选择,但看耿瓛纵马冲了出去,也就一窝蜂地跟着往前跑。

砰!

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冲在最前面的耿瓛直接从马上跌了下来,死狗一样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脚步再次停了下来。

辽东军迷茫不知所措。

砰砰砰!

枪声频起,站在最前面一排的南军毫无征兆地倒了下来,后面的人看到之后,掉头就往回跑,朱棣的精锐已经压了上来。

“投降!”朱能大喊一声。

这一声,如同赦令一样,将所有辽东军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丢弃枪械的声音纷纷响起,人人都跪了下来,双手抱在脑后,低头不敢看过来缴械的燕军。

“一个个都吓傻了!”有燕军笑道。

“呵呵,不吓傻,才叫不正常吧?”一个燕军朝一个南军踢了一脚,“你瞧瞧这小子,都尿了,以后不会不举了吧?”

“哈哈哈,举不举的,让你妹子试一下?”

“狗日的!”

这一仗,没有任何悬念地大获全胜,朱能将埋下的地雷清点了一下,基本上都炸透了,不会留下什么隐患,这才放下心来。

这可是四王子反反复复交代过的,为的是不伤自己人,不伤老百姓。

当晚,朱棣下令在刘家口扎营,打算次日前往大宁。

北平城方向送信来,李景隆已经到达了河间,并在河间扎营驻塞。

朱棣将信笺扔进了火堆里燃为灰烬,朱能很担心北平城的安危,“王爷,还是让属下领军驻守在卢沟桥吧,那地方易守难攻,兴许能拖延李景隆一些时日。“

朱棣却不许,“若李景隆知道我等在卢沟桥驻守,必然不敢轻犯。北平城深沟高垒,又有老四在,就算李景隆带雄兵百万,也不是轻易能够攻下,本王也正想李景隆能够屯兵城下,待本王从大宁还兵击之,定如摧枯拉朽一般。”

毕竟,诸多将领的家眷也在北平城中,朱棣知道诸位担心,他道,“有老四在,你们也不用多担心!”

他说完,便招来了送信的人,问道,“北平城如今情况如何?四王子的新式武器又弄出来了吗?”

那斥候说起来,眉飞色舞,“属下来前一日,四王子已经组装了一架冲锋枪,一眨眼功夫能够连续射击好多次。”

这斥候边说,边比了枪的样子,左右射击,“四王子说眼下造子弹的本事强多了,能够多造些子弹出来了,这冲锋枪使起来,完全没问题。”

朱能等听得耳朵都竖起来了,抓耳挠腮,激动不已,很想现在就回去看看,这么厉害的兵器,到底长什么样子,到底有多快?

可见,富裕已经拉高了众人的想象,当下,也没有人关心北平城的安危了,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潜意识的认知,正如王爷所说,有四王子在,有什么好担心的?

明朝的大宁城,在今日的内蒙古赤峰县,西面是七老图山,东面为努鲁虎儿山,老哈河从南面流过。

大宁北控辽河上游,东控大凌河流域,西与宣府相连,南靠燕山长城,乃藩屏要地。

大宁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

朱棣领兵翻过了七老图山,深夜,从大宁城的西城门攻入城中,鬼魅一般,拿下了都指挥房宽,朱鉴战死,整座大宁城便落入了朱棣的掌控之中。

次日,朱棣驻军城外,带了三五亲卫,轻装简从,众目睽睽之下,进了大宁城,去见宁王。

朱权迎出了府外,朱棣下马,握住了弟弟的手就开始大哭起来,“十七弟,四哥委屈啊!父皇才没了几天,你我兄弟就没了容身之所。四哥我只要一想起十二弟死得那么惨,我心里就跟刀割一样,恨不得替他去死。”

兔死狐悲,朱权即便知道自己这位四哥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来大宁的目的不单纯,他也难免眼眶湿润。

想到守藩这么多年来,在这大漠荒凉之地,一次次面对北元的攻击,连夜里都不敢两只眼睛闭着睡觉;想到这一年四季朔风不歇的地方,民稀土薄,连碗粳米粥都要从南边运粮过来,怎么比得上京城金粉之地,朱权的眼泪落得更加欢了。

他与四哥也算是难兄难弟,这么多年,每一次危机时刻,都是四哥领兵出关,保全大宁。

朱权先是有些矜持,见朱棣哭得实在是太伤心了,他也忍不住和朱棣抱头痛哭起来。

要知道,朱权的兵力装备,比朱棣更加雄厚啊。

后世人为文人所误,说朱棣不是马皇后所出。而实则,从朱元璋封藩一件事上,便足以可看出,朱元璋的头五个儿子乃是马皇后所出。

朱标乃是长子,被封为太子,老二秦王屏藩西安,老三晋王屏藩太原,老四燕王屏藩北平,老五周王,原先最早朱元璋准备迁都,将他封为吴王,打算让他留在南京,后来迁都的计划取消了,便将老五封在开封,那是中原了。

而看看其他的几个儿子,先说北面,十五子辽王在广宁,十七子宁王在大宁,十九子谷王在宣府,十三子代王在大同,在说西面,十六子庆王在宁夏,十四子肃王在兰州,十八子岷王在岷州,这些儿子们,毫无异议是庶出,基本上是和北元比邻而居的好邻居,常年战斗在第一线。

大明北方前线最重要的三个行省,从西往东,一字儿排开,分别是陕西、山西和河北,陕西的西安、山西的晋阳和河北的北平,在历史上都曾经做过京都,也都是北方的大都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