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102章 白做了小人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102章 白做了小人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5:11 来源:笔趣阁

朱棣笑了一会儿,看向儿子,柔声道,“你跟爹说说,为何要理会一个穷酸?”

尽管心里有了答桉,朱棣还是想听儿子说出来。

朱高燨本来不想说什么,但想到将来方孝孺的事,历史上,其实朱棣说诛方孝孺十族,也只是怒极才说了这句话,让天下读书人有了可胡言乱语的基础。

实际上,朱棣并没有真的诛方孝孺十族,“成祖怒,命磔诸市”,《明史》乃是清朝人所书,若朱棣真的做了这样的惨事,张廷玉等人没必要为他遮掩。

毕竟,清朝的读书人更加不要脸,为了给自己效忠夷族漂白,清朝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下限,钱谦益那种人居然污蔑朱棣乃是庶出,朱棣有一半朝鲜血统的谣都能造出来,好像如此,就显得女真人有多高尚一样。

方孝孺的弟弟和方孝孺一起被施以磔刑,可怜,他弟弟并没有如他一样,成为千古文人,读书人的嵴梁。他的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自杀身亡,两个女儿投了秦淮河。

所以,朱棣哪里来的诛十族一说?人气急了,说些狠话在所难免,但被读书人这般利用,背了千古奇冤,就是读书人的厉害之处了,杀人诛心,何须用刀枪!

朱高燨便觉得,王省这件事,是个好机会,他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和爹说一说,便道,“爹,儿子听说,到了什么山头就唱什么山歌!”

“和朝廷军对战,咱们用厉害的武器,但和读书人对战,咱们就要攻心为上,一击毙命,让他们没有可挣扎反抗的余地。”

朱高燨道,“比如说王省,不就是想拿爹的名声来成全他自己的名声,将来好青史留名吗?这份贪心,读书人自古有之,可咱们凭什么要成全他?他要名声,爹就不要名声吗?他想,儿子偏不给,反而要把他弄臭!”

朱棣目光灼灼地看着儿子,他如何不知道儿子是为了他这个当爹的着想,“那你想过没有,将来,若真的到了那一天,咱们需要读书人来治理江山,如何让那些读书人心甘情愿?”

“如飞蛾扑火,当年,武则天当女皇的时候,酷刑当道,当年,太祖皇帝杀天下贪官,剥皮抽筋,人头滚滚,不可谓不狠,不照样有那么多读书人为之前赴后继?有几个人真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所谓的往圣继绝学?他们是为了免除赋税,获得最大的实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才是最大的驱使动力。

朱棣听到这里,心头一震,读书人免除赋税这个规矩由来已久,难道他的小儿子又有什么怪异的想法不成?

“儿子,这个话,你跟爹说说就行了,记住了,在外头,你跟谁都不要说。”朱棣生怕被人听到一样,他挪过来,与儿子挨着坐在一起,低声道,“不过,你跟爹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你就不怕读书人造反吗?”

“爹,一项制度,由来已久,哪怕是从上古时候就有的,也没关系,只要操作得当,用更大的看得见的实惠去换他们的实惠,没有谁愿意把住不放。咱们只要让老百姓吃饱饭,不受冻挨饿,他们就会感激我们。这天下就能永远太平。”

他叹了一口气,“老百姓才是天下最可爱的人,他们感恩知足,是最不应该被辜负的人!”

至于,他将来要如何做,实现“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暂时,他不想跟他爹说,怕他爹的心脏受不了。

始皇帝焚书坑儒,所以留下了千古暴君的名声。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这个坐了了五十四年龙椅,打了四十九年仗的皇帝,重用酷吏,不让老百姓过一天安稳日子的皇帝,后世读书人们却疯狂追捧,不惜好评,“冠于百王”,“万世之业,后世之基”,“崇信圣道,师则先王”,着实是不要脸。

唐太宗当着父亲的面,杀弟屠兄欺嫂,侄儿一个不留,可谓不孝至极,但因为与文人配合把纳谏的表演工作做得好,欧阳修发出了“盛哉,太宗之烈也!”的感慨,范祖禹这个北宋的史学家更是评价“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燃文

宋太祖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夺了人家的家业,但与士大夫共天下,竟能与尧舜并肩。

所以说,始皇帝“暴君”的名声,让后世之君都非常注意与士大夫们修好关系,原因无他,历史是这帮握着笔杆子的人写出来的。

本朝还不能修本朝的历史。

他爹敢杀方孝孺,却不敢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这件事,将来就由他来办好了,办好了这件事,才能给天下老百姓一条活路,减轻他们的负担。

朱高燧出了门后,没敢离开,站在不远处,焦灼不安,他不知道爹会如何训斥四弟?

他倒不是担心他爹会把四弟骂得太惨了些,而是担心四弟能言善辩,三言两语就把爹给说服了,若是这桩事不能在爹的心里留下一个印痕,他白做了小人。

朱高煦从军营里回来,进门就看到了三弟在门口转圈儿,忙上前问道,“三弟,你怎么在这儿?”

朱高煦是个大嗓门,屋里,朱棣听到了两个儿子在外头说话,很是不悦,“进来,在门口鬼鬼祟祟做什么?”

朱高燧可担不起这样的名声,进门就跪在地上,“儿子是怕爹对四弟太过苛责!”

朱高燨一听这话里有话,不由得好笑道,“三哥,爹为何会对我太过苛责?不知三哥在爹面前告了我什么状?”

这番话说得莫名其妙,朱高燨也只是开个玩笑,谁知,落在朱高燧的耳中,肯定是他爹训斥四弟的时候,用自己的话来质问四弟了,四弟居然还不承认!

“四弟,三哥也是为了你好。三哥想了很久,总觉得北平城的时候,你坐爹的位置实在是太不合适了。且今天,听说济阳县的教谕生事,这么大的事,关乎到天下读书人对爹的评价,你居然都不跟爹说一声,自己一个人跑去了,三哥实在是担心不已,不得已,才会跟爹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