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38章 热气球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38章 热气球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5:11 来源:笔趣阁

他这话,也在委婉向朱棣表达了一层意思,他不想回宁夏就藩。

朱高燨听出来了,笑道,“庆王叔有哪些疑惑?不如说说,侄儿帮庆王叔解惑。”

朱高燨希望是西夏墓群的事,他或许可以为庆王叔提供一些线索。

提起了朱栴感兴趣的事,朱栴便道,“我曾在贺兰山东麓看到过一些很奇怪的文字,据《宋史》记载,那里应当曾经是西夏国,我猜想,那些文字应当是西夏国的文字。”

朱高燨点点头,这与后世的考古结论相印证了,他道,“西夏乃是党项人所建立,三百多年前,李元昊称帝建国,与当时的宋、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后于一百多年前亡于蒙古。”

朱栴听得瞠目结舌,这些知识,他自然知道,但也是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他才得到了这些信息,难道说,十六岁的朱高燨竟然也熟读史书?

朱高燨道,“宋天圣十一年,李元昊开始使用西夏年号,其后几年,他建立宫殿,立文武班,定服饰和兵制,立军名,并创建了民族文字。”

朱栴还没有研究到这一步,但这对他来说,真是开启了一道崭新的大门,涉及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朱栴便情不自禁地上前几步,索性将心头的疑惑一一问出来,朱高燨自然是知无不言。

对他来说,亲王们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好事啊,省得他们天天胡思乱想,一不小心就偏离了方向。

朱高燨这边在算计朱栴,朱棣在一旁看戏,注意力全部都在小儿子身上,亲王们不知道朱栴何事和四皇子谈兴正浓,人人引颈观望。

到了这一刻,若亲王们还没有看出朝廷的风向变了,潮流已经变了,若他们还赶不上趟的话,将来恐怕要沦为穷人,他们就不配为太祖皇帝的子孙了。

文臣武将们各自三五成群,此时议论纷纷。

朱高炽这酒敬得简直是憋屈极了,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在意他是在代父皇敬酒,那他做这些有什么意义?

“小四手里这么多项目,别的不说,这汽车将来肯定好卖,一辆汽车上面多少零部件?怎么就不能做生意了?”

“就算是拿田地出去换项目,有什么不行?难道将来我还要买几台拖拉机种地?以后人人开厂子,我做个田舍翁?”

“不错,看到别人财源滚滚,我还在家里算一年多收了多少石粮,我疯了吧!”

……

朱高炽连喊了三声“谷王叔”,谷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朱高炽忙端起酒杯,笑道,“啊,大侄儿,已经到王叔这里来了,来,喝!”

说完,也不等朱高炽的唇瓣碰到杯子,便一饮而尽,也不寒暄两句,继续扭头和宁王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宁王就算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跟谷王说,笑了笑,“回头我去问问小四,工业这一块,我是一点都不懂,还要请教请教!”

“这有什么好请教的?“谷王大手一挥,差点将空酒杯砸在了朱高炽的脸上,朱高炽肥胖的身子一躲,堪堪躲开的同时,因吨位太大,有些控制不稳,而撞在了朱有爋的身上。

朱有爋及时扶了他一把,笑道,“大哥,你是不是该减肥了?”

朱高炽的脸顿时涨得如同猪肝色一样,肥胖和跛足本来就是朱高炽羞于启齿,不肯明言,而让他极为自卑的两点,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来,朱高炽真是恨不得地上有道裂缝,好钻进去。

“噗嗤!”朱高煦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朱高燧却忙上前,一把抓住了朱有爋的衣襟,想要为兄长扳回颜面,也想在父亲面前显示出自己维护兄长的优良品德。

朱高炽却忙拉住了三弟,安抚他看似火爆的性子,“三弟,快别,我相信有爋兄弟不是故意的!”

朱高燧愣了一下,那他算什么了?多此一举,没有雅量?

朱高燧深深看了朱高炽一眼,朝愣着的朱有爋道,“以后说话放尊重点!”

朱有爋的眼里充满了怒气,他轮得到朱高燧来教训?再说了,他说的是实话,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孙子,谁也不比谁高贵些,他爹和皇上难道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朱有爋的神色好半天才缓和下来,朝朱高炽拱了拱手,“大哥,是愚弟的不是,愚弟不该口无遮拦。我这也是跟小四学的,喜欢说实话!”

说完,他意有所指地朝御座上看了一眼,见朱高燨扶着他爹站起身来,是准备退场的,忙道,“咦,皇伯父是要回去歇着了吗?”

朱高炽等人也忙看过去,见朱高燨将他父亲递给了黄俨,自己袖手站在丹陛之上,俯视全场,这一刻,朱高燨俨然就是君临天下的帝王。

朱高炽的心狠狠作痛,他忍不住朝北望去,他似乎看到了正大光明匾后面的那个匣子,心里升起了念头,他要知道,那匣子里的密旨上到底写的是什么?

朱棣只是临时去更衣,稍作歇息后,便回到了殿内,等宴会差不多了,朱高燨又请他爹去城楼上观灯!

这万寿节明明是朱高炽一手安排的,如今,朱棣的每一举一动却都要听朱高燨的安排,这让朱高炽情何以堪!

但他的涵养相当好,跟在朱棣的身后,不说话,只做事,倒也让诸多大臣觉得,大皇子雅量十足,胸怀乃父。

奉天、华盖和谨身,以及后面的坤宁宫屋檐之上,四周的围墙上,攀爬着不少小小的灯,此时在夜空之下,闪闪烁烁,一明一灭间,与天上的星子遥相呼应,宛若仙境。

王公大臣们还又外邦使臣们被这美景迷惑,又有从玄武湖面吹过来的风,带来了初夏的凉爽,城楼下是挤挤攘攘前来观灯的老百姓,两边的街灯明亮,将这入夜的宫街映照得宛若白昼。

这才是真正的盛世吧?

人人的心里都有了这样的想法。

秦淮河南岸的大校场上,此时,大明帝国学院的学子们正在紧张地调试着一个热气球,这是朱高燨布置的作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