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46章 上邦之怒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246章 上邦之怒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5:11 来源:笔趣阁

裴伯耆泪如雨下,“谁知,前不久,臣听说,胡季犛不知怎么得知了这个消息,竟然派人拦截王爷,将王爷杀死在途中。”

这也是安南使臣最后居然没有赶上朱棣寿辰的原因。因为使臣们听说这个叫做陈天平的王爷居然逃脱了追杀,他们都是胡季犛的人,怎么会不着急,万一让陈天平进了京城,被大明皇帝知道了此事,谁又能承受得了上邦之怒?

“皇上,我王冤枉啊!”安南的使臣里,除了裴伯耆,其他的人都是胡季犛的亲信。

若非小儿子对安南有了考虑,朱棣自然是要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以宗主国的身份来主持公道,但眼下,他正愁对安南师出无名呢!

“朕的寿辰乃是昨日,你安南没有把朕放在眼里,别说寿礼了,朕连贺表都没有看到过,此为一不敬;二不敬,不经朕的允许,你们私自拥王自立,朕且问你们,当今国王胡季犛是何来的乱臣贼子?”

裴伯耆听这话,松了一口气,他转而斥责与他一起来的使臣,“你们明知道当今国王乃是篡权贼子,却为虎作伥,不配为人臣啊!”

这些使臣们一个个均低头不语,羞愧难当。

朱棣故意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安南的使臣道,“好,好,既然尔等国王不尊我大明,不将朕放在眼里,朕少不得要对尔安南用兵,好叫尔等知道,什么叫正义之师,什么叫吊民伐罪!”

裴伯耆不知朱棣的意思,感激不尽,趴在地上,哭道,“皇上乃上邦明君,此等乱臣贼子不诛之,将来必为大明上邦之国带来灾祸!”

安南的使臣们吓得瑟瑟发抖,其中一人斗胆道,“皇上,安南陈氏已经死绝,眼下安南国在国王的领导下四海升平……”

“住口!”朱高燨呵斥道,“区区安南,巴掌大的地方,居然也敢用四海升平?简直是不知所谓!”

这一刻,朱高燨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副地图,安南就是越南的北面,南面是占城,合在一起在地图上狭长得如同一条弯曲卧着的毛毛虫,西北面就是老挝,西南面是柬埔寨,一步之隔的泰国与马来西亚接壤,沿着马来西亚到了新加坡。

新加坡向南,又是印度尼西亚,散布的小岛,最南面又与澳大利亚相邻。

要是把这一片都打下来了,是不是就可以开辟一条短航线了呢?朱高燨想到这里,又摇摇头,印度尼西亚太多小岛了,零零星星的,那一段也通不了。

次日的大朝会上,朱棣命带上杨渤,安南的使臣们,除了裴伯耆,其余均被捆绑上来,看到这些人,除了景清和张玉父子之外,其余都有些懵。

朱棣坐在龙椅上,清了清嗓子,道,“杨渤,礼部让你去安南查明情况,你说如今安南国王胡季犛乃是受臣民举荐上位,确实如此吗?”

杨渤认识这些安南使臣,此时哪里还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一句话都不敢说。

裴伯耆狠狠地瞪了杨渤一眼,忍住了揭露杨渤受贿撒谎的冲动,跪在地上请求道,“臣代替我安南万民,请求大明皇帝陛下发正义之师,惩罚安南乱臣贼子,正天地正气!”

朱棣环视一圈众臣,问道,“诸位臣工怎么说?”

征伐一个国家,乃是大事,朱棣虽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做这件事,但也不能不给大臣们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是一种彼此尊重,相互配合的表现。

夏原吉是早就知道朱高燨在打安南的主意,橡胶的重要性,如今,他这个当户部尚书的已经知道了,部库丰盈,打仗的话,也不是打不起,想了想,以后要从四殿下那里拿到更多的好处,自然要先支持四殿下。

说起来,以昔日燕军那样的武器装备,打安南,又能花多少钱呢?

只是,他还没有开口,便有人已经开始反对了,“皇上,安南乃昔日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今日皇上欲出师远伐,实乃朝令夕改,请皇上三思!”

朱棣的眉头狠狠地皱起来了,但身为帝王,也不能不允许臣子们讲心里话,他问道,“其余臣工呢?”

“皇上,臣以为,安南胡季犛大逆不道,若大明作为宗主国,对此不忠不义的行为视而不见,又如何正次序,竖威严?”

张玉自然是要支持儿子的,若张辅有灭国之功,将来张家的爵位还能再多传一代。

且,这件事,皇上和四殿下都已经有了主意,事不可逆,他怎么可能会不站在攻战这边呢?

朱棣自然很满意,但文臣们肯定是不愿意再兴战端的,眼下,大明蒸蒸日上,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文臣们要参与大明的建设,生怕跑慢一步就被时代给淘汰了,他们哪里还腾得出功夫来支持战争?

“国公爷,敢问,眼下陈氏已经没有后裔,总要有人来统治安南国,难不成国公爷可以坐镇安南?“有文臣嘲讽道。

对方言辞虽然激烈,张玉却并未见怒气,他雅量极好,拱手道,“郭大人,这是后话,我们总不能因为陈氏国王已无后裔,又因眼下是胡季犛这种乱臣贼子当权,就不得不承认其继统吧,若是如此,三纲五伦何在?”

三纲五伦是文臣们极为重视的理念,郭任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

朱棣站起身来,朝前走了两步,道,“朕绝无侵占安南之意,郭任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诸位臣工也要好好议一议,若是拨乱反正,胡季犛自然是要被议罪,将来安南的管理又当如何?朕以为,你们也要好好听一听安南裴伯耆的意见。”

今日的大朝会,相当于是朱棣将征伐安南之事,给朝臣们提前提个醒儿,也想看看这些人的反应。

朝会过后,朱棣将宁王、周王、军机处、张玉、朱能、夏原吉、茹瑺和宋礼都留下来议事,这是几个股肱之臣了。

朱高燨已经去了学院,朱棣将他们领到了世界地图的面前,道,“看看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