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59章 从应天府到顺天府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359章 从应天府到顺天府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5:11 来源:笔趣阁

朱高燨让人开发的这个火车,与历史上地球第一辆火车不一样,不是蒸汽动力,也不是机头拖着几辆马车,而是正儿八经,不亚于后世的绿皮火车。

如高铁专列一般,能够有效减少风阻的子弹形机头,车身用0.5mm的钢板焊接,动力十足,内部宽敞,座椅上方装置了行李架,与后世的火车没有太多差别。

而朱棣的专列就更加不一样了,一共八节车厢,第二节是餐车,他和徐氏的车厢在第三节,里面有独立的卫生间,设置了书房和休息室等功能区,非常舒适,第三节是下人的车厢,后面三节则是关防人员和随行人员的车厢,因为行程不长,只安排了可以躺倒的座椅,位置也很宽松,却也足够舒适。

最后两节则是用来安放行礼的车厢。

朱高燨作为随行人员,随朱棣待在第二节车厢里,他陪在母亲的身边,沿途告诉徐氏,这是到了哪里,那是到了哪里。

徐氏的兴致很高,隔着透明的玻璃,清晰地看着外面的景致,如同一帧一帧的画面朝后倒去,她颇有感慨地道,“前几天,你姑姑们还在说,娘是个有福气的,跟着你爹跑了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

朱棣在一旁听了,很得意。

朱高燨笑道,“娘出来多走动,心情会开朗很多,身体也会很好!“

“这要是以前,出一趟门,动静又大,劳民伤财,多少人跟着前拉后推的,别说我了,你爹也不愿意出去,现在不同了,出门多简单!”

朱棣也过来,和母子二人一起坐着,汤嬷嬷送了一盏茶过来,站在一旁笑看着一家三口说话,其乐融融。

朱棣的专列在上午出发,到达北京的时候,正好是下午申时三刻,中午时分,朱棣还在火车上睡了一觉,下火车的时候,精气神十足,从火车上下来,看到前来迎接他的北京这边官员,朱棣眉开眼笑,抬手和他们打招呼。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后,看到后面跟着下来的徐氏和朱高燨,官员们再次行礼,朱棣道了“平身!”

宫城正在做最后的修葺,朱棣的车从宫城外面转了一圈,他看着崭新的,比应天府更加高大的宫殿,有些眼热,想要尽快搬进来。

下榻的地方依然是以前的燕王府,如今的延宁宫。

科学院的揭幕仪式安排在次日,朱棣主持完仪式后,便将会乘坐次日的火车回到应天府。

“走,我们先去看看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址行不行,要是不行的话,爹再重新给你选地点。”朱棣吩咐司机,在北京城里绕一下道,去曾经元朝时期的御史台。

自从朱棣选了这里后,便吩咐工部开始修葺,大门已经焕然一新,白色的围墙上爬满了蔷薇花,只在中间露出一块白色的油漆,用于将来安放校名。

里面错落有致的院落,靠东边是新修起来的大楼,一共两栋,有独立的围墙,将来用于学生宿舍。

车在校园里绕了一圈,虽然暂时面积不大,但图书馆,教室,食堂,实验室等都齐备,且面积暂时也足够了。

北方的春天虽然正在从遥远的地方赶来,但整个校园里都开满了茶花,这是朱高燨最喜欢的一种花,有的一树火红,有的枝头如缀着一堆雪,满校园都热闹得紧,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

“爹,就这里吧,前面那边再加几栋楼,做成直沽码头那边的住宅楼的样式,将来给老师们住,让他们把家属带来,可以安心教学。”

朱棣自无不可,扭头就让人把这个要求传给宋礼,让他想办法尽快把住宅楼做起来。

宋礼接到圣旨,他去找夏原吉,正好户部要给科学院拨款,另外要留两百万将来给还在娘胎里的航空航天大学。

等办事的人都走了,宋礼低声问夏原吉,“那两百万,你打算留着给谁?”

刚才,宋礼听说了什么航空航天,他没有听懂这是什么。

夏原吉是早就得了朱棣的指示,当时朱棣跟他说这件事的时候,他震惊不已,越发看不透朱高燨这个四皇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奇思妙想了。

上天?

原本夏原吉想说这是不可能的,但还好,他及时闭住了嘴,想到这些年大明的变化,夏原吉觉得还是暂时不说为妙。

万一将来被打脸了,要被皇上笑话一辈子。

“老宋,你就别跟我卖关子了,我不信你没听明白。”夏原吉道,“航空航天,你没听错,你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别拐弯抹角。”

夏原吉想说,他也没时间和宋礼打哑谜,现在大家说话最好直白一点,因为大家时间都很紧迫,多少事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和像以前那样,一件事慢悠悠地,你猜过来,我猜过去。

“老夏,航空航天,啥意思?难道四殿下想把人送上天?”

“四殿下是不是想把人送上天,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四殿下想开一个想把人送上天的学校,叫航空航天大学,发展我大明的航天工业。”

宋礼呆愣住了,他看着夏原吉忙得跟陀螺一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问道,“你是说真的?”

“圣旨不是说是之前选的那块御史台的址,要修楼,我告诉你,那一块就是用来开办学校的。”

夏原吉这番话没有保密,很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大明将在北方开办一所航空航天大学,用来培养航天人才。

上天啊!

大明竟然要上天了吗?

是啊,也到了时候了,陆地上有跑的火车,汽车,海上跑的有铁甲舰,如今可不是就剩下了天上飞的?

宋礼以为,人人都会像他一样,觉得这种想法不可思议,也不可能实现,从古至今,有谁在天上飞过?

可是,人人都记起来了,当年万寿节的时候,四殿下将送给皇上的祝福带到了天上去,既然如此,四殿下为什么不能把人送到天上去呢?

远在占城的张本收到了南方理工大学送过来的一台显微镜,附加一张说明书,他将去年收的种子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上面肉眼看不见的组织在这台显微镜下看得非常清楚。

“这是一台电子显微镜,最好能够在通电的情况下使用。”

张本看到说明书上的说明,他让人将发电机打开,屋子里通上电后,将显微镜启动,果然,镜头更加清晰,更多的组织非常全面。

张本接连比较了好几粒不同的种子,回忆起了这些种子的生长过程,打算重新进行配对种植,看今年秋天的收获如何。

“这可真是好东西啊,若是靠我自己摸索,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但现在有了这电子显微镜,我就能把种子看得更加清楚。”

张本抚摸着这台显微镜,当初四皇子说送他一台显微镜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显微镜是什么。

而今,这台显微镜成了他最宝贝的东西,放在他的办公室里,谁也不许碰,每天都要自己小心翼翼地擦拭一遍。

希望能够尽快研发出杂交水稻,唯有尽快提升大明水稻的产量,才能够跟上四殿下的脚步,才能对得起四殿下的支持。

大明皇家科学院将成为大明最至高无上的科研机构,对于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皇家将授予爵位。

次日一大早,从应天府跟着皇上前来的高官,附近的国家派来的使臣,大明的百姓们,以及皇室的人聚集在了科学院的门口。

大门打开,一条长长的红地毯铺向了科学院的主楼前面,楼下,科学院的四大院士,大明帝国学院和南方理工大学历届的毕业生盛装以待。

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朱棣的车便来了,徐氏与他一起从车上下来,两人走过了红地毯,来到了科学院的楼前,楼上蒙着楼名的红绸布垂落下来,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门口守着的人涌了进来,人人都想沾一沾这座大明最高科技机构的喜气,若说从前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升官发财的话,那么今日,大明的科学氛围已经兴起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将来能够走进这座最高科技殿堂。

“朕从来没有哪一天这么高兴过,当年,靖难之役胜利,朕没有这么高兴,当年朕坐在龙椅上,被逼上皇位,朕的心里战战兢兢。但是今天,朕可以坦白地告诉你们,所有人,大明的子民们,朕非常高兴!”

朱棣说的这些都是实话,他的确非常高兴,“朕是坐火车过来的,从应天府到顺天府,只花了朕三个时辰的时间就到了,这在从前,是完全不敢想!“

当年,朱棣北平到应天府,走了整整三年啊!

“这是科技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朱棣深吸一口气道,“今天,朕听说家家户户都不烧木材了,改烧煤炭,一文钱可以买三四个蜂窝煤,一个五口之家烧一天都够了。朕也听说,好多家庭都买了自行车,出行非常方便,常常有人骑着自行车绕着北京城跑上一圈,看看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