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378章 历史重演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378章 历史重演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5:11 来源:笔趣阁

朱高燨知道父亲对武器防御这一块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充分相信自己。

朱棣开开心心地领着后宫和孙女儿孙子去了大和州度假,朱高燧在码头上迎接父亲。

大和州如今被开发成了一块旅游胜地,但和明威岛不同,他的父皇一直不曾下旨将大和州封给他,作为他的封地。

相反,他的几个堂兄弟,朱济炫他们这些年倒是在外面到处征战,将尹里安岛那些无名小岛收入囊中,最起码成为了名副其实有封地的王,不像他,一直到现在都是一条给他爹,将来不知道哪个兄弟看门的一条狗。

朱棣下船的时候,深深地看了老三一眼,面对前来迎接他的人,他澹澹地说了一声“平身!”

朱高燧很快就察觉出他爹的情绪似乎不高,他的神经也立刻就紧绷起来了,“爹,行宫已经收拾妥当了,里头被温泉烘得暖烘烘的,儿子扶爹进去吧!”

“去看看你娘,你把你娘忘掉脑后去了?”朱棣没有给朱高燧一张好脸,他这个儿子以为,他远在乌布苏城,便不知道这大和州的动向吗?

前几天,他这个好儿子和几个部下喝酒的时候,还自嘲,他就是给父亲和兄弟看门的一条狗,等他回到内室的时候,他那好媳妇还跟他抱怨,要是不用接驾,他们能够得到这个岛的封赏,该有多好!

哼,两口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连带地,朱棣对朱高燧的儿子们也不怎么待见,几个孩子来请安的时候,他也是澹澹地,似乎很疲倦了,让黄俨把孩子们领出去。

黄俨是何等精明的人,服侍了朱棣一辈子,朱棣的眼皮子稍微动一下,他心里就有数,更何况,锦衣卫将刺探的消息告知皇上的时候,他还在一旁听着。

等出去后,黄俨将随行的太监宫女们都归拢来,厉声警告,“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这里可不比在宫里,皇上皇后还有几位小主入口的东西都要仔细些,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仔细你们的皮。”

朱高燧满肚子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为了接驾,已经整整两个月不曾合眼了,谁知,父亲根本不给他好脸色。

想想老大,至今依然守在南京,离他这里倒是很近,兄弟二人经常有船只来往传递信息,老大的身体这两年一日不如一日,浑身没劲,经常天旋地转,偏偏食欲还好。

太医越是不让他吃什么,他越是想吃什么,听说肥胖得已经下不了地,半步都走不动。

而他今天看到父亲,比起去年的精神似乎更加好了。

方才,他随便向父亲身边的人打听了一下消息,竟然听说父亲今年在北边狩猎的时候,居然还射死过一头熊,可能夸张了一点,或许也有侍卫帮忙,可是敢面对一头熊,父亲的血气不减这是事实。

人,只有精神和体力都非常旺盛的时候,才会充满血气。

看样子大哥未必活得过父亲,父亲虽然贵为皇帝,不得不说,十五年来,父亲当这个皇帝,从来没有任何事情让他为难过,比起皇爷爷来,父亲这皇帝当得实在是太轻松了。

国库里的铜钱已经没地方放了,粮食也在年年增产,黄河已经三年不曾闹灾害了,真正的河清海晏,盛世太平,如今谁还记得当年的建文帝,谁不赞一声永乐盛世?

听说,北京城附近已经有人家开始给皇上立长生牌位了,就盼着当今皇上真的能够活上万万年。

万万年?

朱高燧嗤笑一声,若是他爹真的能活万万年,还要他们这些儿子们做什么?

“殿下!”何德岳迎了上来,一面服侍朱高燧更衣,一面道,“人都到齐了,殿下是这会儿见还是歇会儿?”

他还以为朱高燧会被留在行宫用膳呢,如此看来,他们是不得不走那一步棋了,如果说从前,这些人对密诏立储的事,还抱着一份希望的话,那么现在,答桉显而易见,连大皇子殿下的心都已经灰了,就别说被发配到大和岛来看大门的三皇子殿下了。

朱高燧还有些犹豫不决,问道,“谭渊呢?”

谭渊可是他父皇的人。

何德岳是朱高燧郡王妃的表兄,乃是宁远侯何福的儿子,当然明白朱高燧问这番话的用意,忙道,“谭侯爷去了库页岛,暂时还没有回来。”

库页岛上貂皮很多,每年这个时候,谭渊都会亲自前往库页岛用一些食物换貂皮,带回来后,送给皇上,再由皇上带回去。

这也是朱高燧和他的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的缘故。

“会成功吗?”朱高燧来到书房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但只要一想到将来坐在高高的皇位上的是自己的兄弟,而自己只能在丹陛前跪拜,朱高燧便不再有任何犹豫,他要的只是一个太子的位置,真正的意图,并不是要逼死自己的父亲。

朱高燧一进来,书房里的所有人便都站起来了,他的身后,书房的门缓缓地关上了。

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整个空间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良久,朱高燧揉了揉眉心,垂眸道,“走到这一步,大家都没有退路了,说说吧,到底有几分把握?”

“黄俨不是个东西,这老东西看似对殿下们都很好,实际上,他只忠于皇上一个人,皇上如今春秋鼎盛,他当然不需要看好谁。不过,属下以为,黄俨肯定知道,密诏上写的储君到底是谁?”何德岳因为和朱高燧的关系,说话很直接。

孟贤道,“殿下,倭人已经说过了,这一招用起来非常应验,历史上他们的幕府曾经用这种方式谋害过一位天皇。”

朱高燧叹了一口气,“本王并非想谋害自己的父亲,只是,这皇位若是给大哥,大哥的身体根本吃不消,若是给二哥,他连个明威岛都治理不好,更何谈这么大一个国家,老四不用说,说好听点是雄心,若是实话实说,他就是在把整个国家架在火上烤。”

“殿下言之有理!”孟贤刚刚说错了一句话,此时连忙表忠心,“殿下为大明之心,天地可鉴,臣等感动不已!”

说着,孟贤真的就落下了几滴泪来,其他人也都跟着擦眼睛。

“那就做好一切起兵的准备!”朱高燧道,“我相信,老四一向自表孝心,对父皇纯孝,就让本王赌一把,对他来说是皇位重要,还是父皇重要吧!”

也趁机让父皇看清楚他的心!

这一次陪朱棣夫妇前来泡温泉的是大妞和檀奴,在池子里泡过之后,当天晚上,檀奴便发起了高烧,徐氏吓得手脚冰凉,忙让人去请朱棣。

朱棣睡得正沉,照理说,孙儿们生了病,不应当打搅他这个当祖父的,这实属于不孝。

黄俨却不顾一切地将朱棣叫醒了,“皇上,小皇孙已经烧得都抽搐了。”

朱棣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起来,他顿时一阵头晕目眩,这对他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事,朱棣当即便觉得不妥,撑着脑袋,问道,“太医怎么说?”

有人主张给孩子注射青霉素,有人主张将孩子送回去,说是水土不服,其中一个太医把脉之后,不顾死活地道,“臣以为是中毒了!”

此言一出,偌大的殿内,所有人连呼吸都没了,人人屏息凝神,生怕下一秒便惹来杀身之祸。

朱棣深吸一口气,伸出手腕,道,“给朕也把把脉,朕也觉得不好!”

一个个都上前来给朱棣把脉,把完之后,人人都跪在地上颤抖,瑟缩不已,谁也不敢说话。

“小皇孙的脉象与皇上的脉象一样,但小皇孙因为年幼体弱,比皇上的脉象凶险。”还是刚才说实话的太医,他约莫二三十岁,一张细白脸,颌下胡须稀疏,却敢直言不讳。

朱棣闭了闭眼,低声,却充满了威严,“查!”

赛哈智也是哆嗦了一下,忙应声道,“是!”

他转身出去,一面派人将行宫正殿团团保护起来,一面命人带着太医在行宫里查起来,里面惊天动地,可一丝风儿都透不到外头来。

徐氏坐在床边看着小孙儿,泪水如珠子一般滚落,她不敢想象,若是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她将如何面对儿子和儿媳,又该如何度过余生。

朱棣坐在一边,一面等着太医煎药,一面盯着床上的小孙儿,睡前,小孙儿浑身赤条条地和他一起在温泉里玩耍,此时,小小的孩子烧得满脸通红,那可爱的婴儿肥不到半夜便全部消失不见了。

大妞坐在脚踏上,哭得不能自已,却也非常懂事地不发出声音来。

徐氏看着孩子可怜极了,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你若是想哭,就哭出声来,你哭了,皇爷爷和皇奶奶会好过一些。”

药端来了,朱棣先把自己的一碗喝了,再腾地站起身来,走到床边,抱起了小孙儿,“都说朕是真龙天子,昔年,朕护住了老四,今日,朕也能护住朕的小孙儿。”

他说着,亲自动手给檀奴喂药,只可惜,檀奴已经烧得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一滴药都喂不进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