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405章 要是帖木儿打过来就好了

朱棣面沉如水,就算谏言,今日也不是好日子。

夏原吉和宋礼只好告辞从宫里出来,走在路上,依然看到货车运送着一车一车的财物,朝宫里驶来。

他们满心疑惑,四殿下这是把哪个国家的内库给扒了,才会弄到如此多的宝物?

正好,他们看到了阿扎失里。

阿扎失里既然进了京,作为都指挥使,他肯定要进宫给皇上请安。

看到夏原吉和宋礼,想到自己和朵颜三卫还有诸多要仰仗这两位权臣的地方,忙下马给两人行礼,“夏大人,宋大人,两位是从宫里出来的?”

夏原吉和宋礼正好有事要问阿扎失里,便格外殷勤,宋礼扯着阿扎失里,“真是巧啊,这会儿宫里皇上正要用膳,我和老夏从宫里出来,也饿着肚子,不如我们就在这里随意用点,也不至于让都指挥使饿着肚子进宫。”

“宋大人这主意好,正好我也饿了,都指挥使不介意陪着我们两个老头子用膳吧?”

“这……应当是我来请两位大人,小二,要一个雅间!”阿扎失里正好挣了一大笔钱,朵颜三卫现带甲一万六千八百人,两百万两白银,他们每人分了一百二十两,这只是小头。

阿扎失里的腰包正鼓着呢,这些银钱正好派上了用场。

原本是宋礼先说了要请阿扎失里吃饭,阿扎失里抢着买单,这算什么事?

他要坚持,被夏原吉拉了一把,“都指挥使这是挣了大钱呢,想要请你我吃一顿好的,老宋,你何不成全呢?”

宋礼明白过来,“啊”了一声,问道,“都指挥使,你这是跟着四殿下去哪里敲了一大笔竹竿回来?”

阿扎失里知道,朵颜三卫成为雇佣兵的事,是瞒不住朝中这些大臣们的,他也没想惹得文臣们不高兴,很是坦白,“只是挣了些银两,算不得是敲竹竿。”

酒菜上来了,阿扎失里一面给宋礼和夏原吉斟酒,一面将在帖木儿的事,能说的都说了。

“你是说,殿下去了一趟帖木儿,将原本国内朝局稳定的帖木儿搅了个天翻地覆,如今国内一分为二,呈东西对峙,而且战乱纷争?”夏原吉震惊地问道。

阿扎失里心说,果然这些文臣们都很厉害,几句话,就将他的一车轱辘子话都总结得如此到位,点头道,“正如夏大人所说,的确如此。”

夏原吉和宋礼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如若不是尊卑有序,如若搅动风云的这个人不是四殿下,他真想骂一句“祸害”,好好的国家,竟然给他搅得昏天黑地,从此以后,老百姓想过一天安逸的日子,都很难了。

“这么说,殿下是让对方花了两千万两白银让你们去帮忙收回都城?”夏原吉突然明白,那些箱子的来历了,“你们是把都城洗劫一空了?”

阿扎失里有些难为情,解释道,“夏大人,宋大人,两位是文臣,没有上过战场,想必不能理解我们的做法,但是,当兵打仗,图的是什么?殿下以尊贵之躯,万里迢迢去往帖木儿,为的又是什么?若是空手而归,何必还跑这一趟呢?”

夏原吉与宋礼对视一眼,两人看懂了对方的眼神,都觉得,道理是没错,可弄回来的,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阿扎失里不知道两位文臣的脑子想的是什么,兀自道,“帖木儿是我大明西边的一大国,听说若非他们的老大汗过世得早,两年前,帖木儿便准备亲自领兵十万,攻击我大明。只是在半路上,帖木儿去世了,他的子孙们又忙于争夺大汗之位,所以才歇了这心思。”

夏原吉和宋礼的心思,果然被拉到了这上面来,夏原吉问道,“帖木儿汗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怎么还想着要攻打我大明?”

“帖木儿,和曾经的大元差不多吧!”阿扎失里想了想摇头道,“要是当初他们能够打过来就好了,如此一来,我大明就有仗可以打了。”

这就说不到一块儿去了。

宋礼及时地将话题转移,说到了朵颜三卫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是阿扎失里非常关心的话题,他也连忙听取两位大人的意见。

朱棣的内藏库也小了,装不下如此多的宝物,次日,内监衙门想办法给皇上扩建内藏库。

朱棣在早朝之后,也花了几乎一天的时间,才搞清楚,他的小儿子给他带回来的财物究竟有多么的丰厚,将这些财物都分门别类后,他提了大约一千万两的银子,再加上所剩下的一千八百万两白银的雇佣费,一共凑了三千万两白银,成立了大明科研基金会,用于支持大明的科研事业。

如今的大明皇家科学院可谓人才济济,所评选出来的院士有十三名之多,所有院士均被授予爵士爵位,享受大明的皇家津贴。

这既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也是至高荣誉的象征。

大明皇家科学院的荣誉院长虽然是朱高燨,但负责人却是方孝孺,他刚刚从南京那边回来,才进了科学院,前台的负责人便如释重负地迎上来了。

“大人,宫里的公公来了,说是有要事。”

方孝孺身兼数职,礼部负责教育司的郎官,南方理工大学的校长,大明皇家科学院的负责人,这些年来,年岁不小的方孝孺,也渐渐地感觉到吃力了,但他依然不肯让人分担他手中的工作。

哪怕,他完全没有时间来攻他喜欢的文学,也依然愿意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大明的教育事业卖命。

“快带我过去!”

来的是黄俨,正在会客室里和郭璡说话,看到方孝孺在门口出现,两人忙起身相迎。

“方大人这是从南边回来的?风尘仆仆,真是辛苦啊!”黄俨由衷地道,这么多年过去,方孝孺身上那前朝忠臣的标签早已经不在了,为了大明的教育事业,他付出的艰辛也都被人看在眼里。

“为我大明做事,何谈辛苦?黄公公可是带来了皇上的旨意?”方孝孺也不客气,这位皇上身边的近臣,轻易是不会出宫的。

“皇上只是让咱家来看看,想请方大人出面,召集几位大学的校长商谈一下,宫里有一笔钱,想要投在大明的教育事业上,为科研发展多做贡献。”

方孝孺和郭璡听了这话,均是非常欣喜,皇上如此重视科学,这对他们来说,真是福祉。

“臣马上就安排,不知皇上什么时候有时间,臣将带几位校长进宫去,听从皇上的旨意。”

黄俨难免有些得意,“方大人,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殿下的意思,三笔钱,一笔用在科学院,一笔用在大学的教育事业上,还有一笔,打算专门用来奖励为科研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的科学家们,叫做什么皇家科研奖。”

他神秘兮兮地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方孝孺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我马上来办这件事。”

宫里,大好的早晨,朱高燨在陪着父亲说话聊天。

他刚刚又添了一个儿子,因生下来身体有些孱弱,小名叫阿狸,刚刚满月,此时被他父皇抱在怀里,一面逗着孩子,一面漫不经心地嗯嗯两声,也不知道有没有听他好好说话。

“爹,儿子跟您说了半天,您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两句?”

朱棣这才抬起头来,将孩子递给乳嬷嬷,“啊?你方才不是跟朕说,大学还是少了点,要鼓励地方多开设学校?这地方如何开设学校?银子又从哪里来?”

朱棣很能理解儿子的心思,“你还是嫌弃大明的人才太少了一点,但你想过没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人才的培养,须得慢慢来。”

朱高燨想到帖木儿国从各地搜罗来的人才,他叹了一口气,那些人虽然都有才,但终究还是一些局限于时代的人才,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人才。

叹了一口气,黄俨进来了,禀报道,“皇上,鸿胪寺卿景大人求见!”

最近有景清什么事?

朱棣满怀狐疑,他起身时,朱高燨欲跟着他,朱棣嫌弃地摆摆手,“你才回来,就留在春和宫里,多陪陪你王妃和孩子们,别叫孩子们不认识你这个当父亲的。”

“是!”

被嫌弃了,朱高燨便先去坤宁宫里向母后请安,看到桌子上摆的一些奇珍异宝,徐氏正在琢磨着用这些打什么样的首饰,朱高燨在一旁出了一会儿主意,这才告辞,慢慢地踱回自己的宫里。

他已经许久不曾如此悠闲过了。

春和宫的门口非常热闹,围了一群侍卫和太监,还有几位宫女,这些人正在激动地喊着“加油”,连朱高燨过来了,都没有察觉。

直到狗儿咳嗽了一声,这才有太监意识到什么,抬眼一看,吃了一惊,纷纷跪下来请安。

圈子的中间,朱高燨的长子正和一个年龄相彷的少年打成了一团,看到朱高燨,忙松开了手,过来请安。

“是雀奴?”朱高燨不可能真的不认识自己的儿子,昨天,一家人已经团聚过一次了,他抬手揉揉儿子的头发,看着陌生的少年,脸上面容有几分熟悉,问道,“这是你张叔叔家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