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484章 大结局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484章 大结局

作者:星月长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15:11 来源:笔趣阁

“世界消息:系统二号永久关闭!”

朱高燨的脑子里传来了一道消息,他还记得当年的第一条世界消息:【世界消息:阿维什王朝的建立者若昂创办了航海学校,为航海事业做出贡献,美好者系统奖励他一个美女】。

原来,阿维什王朝拥有的系统乃是系统二号,而系统二号永久关闭了。

次年的九月初三日,将西方蹂躏一番的大明航母回到了黄海海域,停靠在了基地附近。

源源不断的财富从航母上转运到岸上,再通过驰道运送到了大明的皇宫里。

新的库房很快就装不下了,朱棣不得已找夏原吉商量,“爱卿,户部的库房可否借给朕一个?明年还给爱卿?”

“皇上,西边几个国家都被您劫掠空了,这些财富,宫里百代人都不可能用得了,您就拿一点出来,为老百姓们办点事,不好吗?”

“还要办什么?修路?行,要是修路架桥的话,多少钱,朕都拨出来。”

“爹,要不,在长江上架几座桥吧,南北一通,对老百姓们来说,往来也方便。”朱高燨出主意道。

“行,修吧,你们说怎么搞就怎么搞。”朱棣手底有了银子,心情大好。

“爹,儿子还想让马三宝开着航母去一趟美洲,看看那边有什么,让他带些回来。”

“你安排就好,爹没什么意见。”朱棣的心情不知道有多好,他从库房里挑了一匣子珍珠钻石,拿着就去了后宫。

朱高燨觉得好笑,他重新拟定了大明今后的国策,“持续地修路架桥,村村通驰道,另外,尽量提高老百姓们的幸福感。鼓励移民明威岛,那边也要尽快发展起来。”

夏原吉等人围在朱高燨的身边,听他说一些想法,这些若放在从前,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事,村村通公路,修路架桥,这些都要钱,但现在,钱不是什么难事。

有钱就好办事,夏原吉等人领命前去。

马三宝要去新大陆的消息很快传了开来,很多人动心了,特别是曾经跟着朱高燨前往明威岛的那些家族,家家都跃跃欲试,有人前来找朱高燨,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去吧,去吧,一路上要注意安全就是了!”朱高燨知道这些人是要探他的口风,“那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有很多可口的食物,把这些带回来,我们都受用不尽。”

玉米可是养猪的好饲料啊!

朱高燨一直对玉米觊觎不已,只不过,去美洲路途遥远,海上风险重重,没有很大的把握,他实在是不想大明人前去冒险。

如今,有了航母,也有了他给出的一条比较安全的线路,马三宝又雄心勃勃,朱高燨觉得,这是最好的机会了。

永乐二十六年,在床上缠绵病榻数年的朱高炽,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徐氏在宫里眼睛都快哭瞎了,朱棣的心情也很不好,他下令将朱高燧一家放出来,等朱高燧进宫来向他请安的时候,看着两鬓斑白的儿子,朱棣的眼泪唰唰唰地流淌不已。

“爹,大和州是个不错的地方,儿子想去那边养身体。”

朱棣满心的悲伤被朱高燧这么一说,心情平复了下来,他沉吟片刻,“你去济州岛吧,朕让工部在那你建造一座宅子,以后你就在济州岛养身体吧!”

朱高燧恭恭敬敬地行礼,领旨,“儿臣领旨!”

“有时间,去看看你大哥吧!”朱棣朝儿子斜睨一眼,忍不住叮嘱道,“你去了济州岛,若无圣旨,不得回来!”

朱高燧再次伏地领旨,出宫的时候,步履有些蹒跚,看得朱棣心头有些不忍。

朱高炽的病榻边上,朱高燨坐在小圆凳子上,看着弥留之际的大哥,他的心情也很是复杂,不论如何,这都是他一母同胞的兄弟,两人斗了这么多年,这都是一场缘分。

“我也没想到,我最终是要和你争!四弟,你赢了,哪怕我是太祖高皇帝封的世子,我也输了。”

朱高燨没有说话,他从太医的手里接过了药,挪到朱高炽的床边,柔声道,“大哥,喝点药吧!”

朱高炽闭上眼睛他,推开了他手中的药碗,“我不喝,我这辈子喝药喝够了。四弟,你知道我有什么心愿吗?若有来世,不要生在皇家,生在农家,给我一副好身板!”

说完,他闭上了眼睛!

朱棣下旨,追封朱高炽为康王,以亲王礼下葬。

康王的葬礼之后,第二日,马三宝从海外回来了,他带回来了诸多植物的种子。

朱棣在宫里搭建了一个大棚,各种种子都种了一点,次年的夏天,大棚里结下了不少果实。

朱棣和徐氏穿着粗布衣服,徐氏的头上裹着一块布,两人如同那最朴实的农夫农妇,蹲在地上给植物除草,徐氏指着一个圆滚滚的大南瓜问朱棣,“皇上,这种瓜,您也要给它赐名才好。”

“既是从南美洲传过来的,那就叫南瓜好了。”朱棣将一个金黄色的南瓜摘下来,在手上托了托,“今日,我们就吃这个吧!朕瞧着就很好吃。”

徐氏笑着道,“把老二和老四喊来,老四总是有很多主意,他肯定知道这南瓜怎么做。”

旁边,太平郎将一株土豆秧子揪起来,下面的根须上挂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土豆,顿时高兴坏了,“皇爷爷,皇祖母,这是什么,好多胖娃娃啊!”

朱棣和徐氏扭头看去,见一个个黄灿灿的土豆挂在上面,这是他们从未吃过的果实,两人的心里同时想到,今日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菜。

日子似乎过得非常漫长了,永乐三十二年冬,徐氏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朱棣在坤宁宫里送别徐氏,他紧紧地握住徐氏的手,“你慢些走,我就快来了!”

徐氏的眼泪滚落下来,脸上却是怡人的笑。

永乐三十三年春,朱棣躺在床上,他紧紧地握住朱高燨的手,“你祖父开创了大明,活了七十一岁,当了三十一年皇帝,朕坐这龙椅坐了三十三年,开创了大明盛世,将来史书上,谁也不敢对朕口诛笔伐,朕这一生,真的很圆满了。”

朱高燨的眼泪却滚落下来,虽然,在母后过世的时候,他就知道,父皇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可是等真的到了这一天,他依然难以接受。

“爹,咱们喝点药,好不好?”

“傻孩子,爹多大岁数的人了!”

“可道衍活了九十岁,爹的日子还长呢,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您总想着娘不在了,您自己就放弃。”

朱棣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已是残阳落日,对儿子也无限不舍,抬手轻轻地抚摸儿子的脸,擦去他滚落的泪水,“爹已经尽力了,你跟爹说说,爹这一生,能得个什么庙号?”

朱高燨吸了吸鼻子,忍不住哭道,“爹这一生,当得圣祖的庙号,将来史书上,对爹的评价当是永乐大帝,以大帝称号,名垂青史,得后世子孙景仰!”

朱棣脸上含笑,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朕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便是有你这个儿子!江山美好,若没有你,有何意义?”

说完,他的手,轻轻地放开了!

(大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